购买基金的步骤(如何正确买基金?)

当这青一块紫一块的时候,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买基金的经验,这叫熊市实践技术。

一、公民与基金(公司)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明白,基金公司的利益和基民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基金公司赚的不是基金定增的钱,而是管理费。所以他们更关心规模,而不是基金业绩。

规模是怎么来的?答案是利用明星效应:无论是通过新发基金抬轿,还是选择与其他基金公司抱团,打造业绩亮眼的明星基金。这位市民看到明星基金这么厉害,买买买。

所以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基民涌向高点,买入后遇到大跌,在20%左右套牢,不愿割肉,躺着装死,被基金公司慢慢收管理费。运气好的话,慢慢熬几年,最后把钱拿回来,赶紧卖了。然后,就是下一个循环。




二。买什么基金

购买基金步骤

相对于依赖基金经理财务和道德水平的主动基金,被动基金更适合基民,如沪深300ETF、新能源汽车ETF、创新医药ETF等。既有覆盖各行各业的广阔基础,又有某个领域的行业基金,总有一款适合你。

三。买卖时机

公司推广的长期持有是好的。长期持有可以让复利发挥威力。更重要的是,如果买点是在高点买入,长期持有的结果很可能是无解卖出。

为了不逞英雄,买卖时机尤为重要,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问题。每个人的价值观、资金成本、资金使用周期都不一样,但如果说有什么不赔钱赚钱的秘诀,那就是买了没人管,卖了人满。

人气的另一面往往是估值,所以买卖时机指的是估值水平。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成份股的变动对估值的影响。看来估值低未必真的低。



基金,新基金,基金经理


四。具体操作

可以采用加权网格法。以买入为例,将资金分成10份,在你认为价格合适的点位作为基本仓位买入2份,下跌20%再买入3份,下跌20%再买入3份,也就是说,在你认为合理的点位基础上,下跌40%。此时你还有2份基金,浮亏14% (0.2 * 0.4+)

这种买入后下跌40%已经是极端情况,处理的重点是批量买入和仓位控制。前者保证你跌的时候买的股票越多(即使同样的基金,因为净值下跌买的股票越多),后者保证你的头脑不会失控。

一个自信又幸运的小伙伴问,买了以后涨了怎么办?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浮盈加仓或者寻找下一个基金。前者要注意加仓的时机和仓位控制,防止出现“浮盈加仓,失光”的现象;后者更容易理解,市场总有机会。

最后祝你基金盈利。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