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微信怎么能定位找人(微信推送新功能「聊天图片搜索」,网友直呼过瘾)

微信又上热搜了。


原因是微信推了一个新功能——“聊天图片搜索”


I-设置-常规-照片、视频、文档和通话中,可以开启相应的功能。


哎,目前iOS端只有推送,好像还在灰度测试阶段。


还有一些小伙伴体验不到。





使用起来也很简单。直接在“聊天详情”-“查找聊天内容”-“图片和视频”中搜索即可。





其实比iOS相册搜索还要好用。


毕竟苹果的搜索在搜词的时候基本没用...





另外我们试用了一下,断网也能使用,也证明了这个功能不依赖网络。





推测微信是通过取回手机里的缓存来实现这个功能的。


当然,还有很多小伙伴还在担心微信的这个新功能会不会侵犯个人隐私。





虽然开启这个功能的时候,微信会自动弹出一个小页面,提示微信不会采集或者保存你的图片资料。





但也不难理解网友的担忧。毕竟我们要想看到软件在后台做什么不是那么容易的。


获取用户信息,手机APP做了什么?


每隔一段时间,相关部门就会通报一批有违规行为的应用软件名单。


以这份摘抄清单为例。涉及的问题大多与非法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有关。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类似的情况:和朋友聊天时,刚聊完某款手机,点开电商软件,立马给你推送同款。


有人担心,手机到底是在窃听还是在窥探自己?





当然不是。太显眼,太容易被看穿。


用APP最简单的就是你手机的剪贴板





用词少空,抓取后软件上传到云端分析更方便。因此,剪贴板里的文字成了很多软件厂商眼中的灯塔。


再者,十有八九会对自己会抄的字感兴趣。





此外,有些软件会在用户截图时尝试添加水印。


别说钉钉这种特殊的工作软件了,最近有网友发现豆瓣也增加了类似的设置。






截图后,用户对图片进行一系列的颜色调整,会在图片中发现一串未知字符。





有懂行的朋友说,这一串字符代表了截图者的各种个人信息,甚至截图什么时候能看到。


你以为网页截图就能蒙混过关?太天真了...





也有网友透露,这种行为违反了苹果的隐私政策。





或许豆瓣也发现了这件事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目前看来,该功能已经悄然下线。





再者,在获得用户许可后,软件可以名正言顺地跟踪用户的浏览/购买行为。


这时候可能会有朋友说:我什么时候允许了?





回想一下,每次登录您的帐户时,您都会勾选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你仔细看过了吗?





而且就算你仔细阅读消化,选择不接受,APP也会拒绝你的登录行为。


最后只能选择不用,或者“被迫同意”。





其实在以前,手机app获取用户信息的方式更野。


但近年来,在手机厂商的推动下,隐私保护越来越完善,app也停了很多。


手机厂商都做了哪些保护用户信息的工作?


在隐私问题上,手机厂商这两年做的还挺多的。


2020年,MIUI 12发布。





除了更新的动画交互和系统UI,MIUI 12还带来了照明弹、拦截网、隐藏面具等隐私功能。





不管MIUI后续有什么争议,至少当时下大力气的隐私保护已经给Android阵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随后,Android 12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MIUI 12的影响,在隐私保护方面加大了力度。





像调用摄像头/麦克风提醒,模糊位置功能等。





而且安卓也一直在隐私保护方面增加新的功能来完善。


就像前几天,谷歌宣布在Android中推出“隐私沙箱”功能,推出更新更私人的广告解决方案。





这项技术旨在取代第三方Cookie,让广告主获得模糊的人群图像,而不是用户的本地数据,从而进行广告投放。


你不用切断广告主的财路,还可以保护用户隐私,一碗水端平。





安卓老大哥大呼小叫,其他厂商自然也积极跟进,纷纷推出相应的隐私保护功能。




▲ColorOS 12擦除隐私信息


除了Android阵营,苹果也在推动隐私保护。


比如APP调用定位时,用户可以选择“允许一次”、“使用APP时允许”、“不允许”。





当应用程序请求访问您的照片时,您也可以选择一些想要共享的图片,而无需访问整个图库。





知道微信号怎么定位找人

目前普通用户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是相当无力的。


隐私保护和更便捷的个性化服务之间有着天然的冲突。


交出信息换取方便,这是等价交换。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手机厂商没有责任。如何平衡软件开发授权范围和用户信息之间的矛盾,是厂商后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当然,如果用户不在乎自己的隐私,无论手机厂商怎么努力,隐私保护都是没有用的。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们的同事推荐了一种热敏纸修正液。


有朋友不同意,认为没有人会翻垃圾找自己的快递信息。





但其实保护个人隐私就是要一步步习惯这些小事。


的确,我正在编写这篇文章,而你正在阅读这篇文章。也许我们俩都不是什么大人物,我们的个人隐私可能不值两块钱。


但是我就是不喜欢别人利用我们的隐私来赚钱。


仅此而已。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