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食品批发市场有几家(有菜有肉有米有面,价格还在跌!申城各类商品供应充足)

近期,申城疫情防控压力加大。主副食和防疫物资供应怎么样?今天,记者从上海多家商业生产流通企业了解到,从蔬菜、猪肉、粮油等主副食品,到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本市都在积极做好保物价工作,确保“供应可用、稳定、安全”。

“抗疫包”会直接送到被封控小区门口

早上7点,松江区陈达路丁咚购物城分拣中心,4辆大货车缓缓启动。近2000个新鲜的“抗疫包”将按时送到松江某控制社区,保证家中隔离家庭的日常饮食需求。

作为民生保障供应队伍中的重要一员,近日来,丁咚买菜承担了松江区约2万个“防疫包”的集中供应任务,每个包都精心搭配了蔬菜、肉类、鸡蛋、糕点等十余种不同的生鲜食品。



描述:丁咚杂货店购物提供给被送到控制社区“抗疫包”的受访者(下同)。

“保鲜材料种类多,需求频率高。为了在短时间内立即做出反应,我们专门成立了近30人的跨部门专项小组。”买菜负责人告诉记者,供应需求已被列为公司最高优先级,采购、生产、物流各环节均有专人衔接,不仅优先调配货源、分拣、包装、运输人员,而且24小时运营,确保新鲜食材能按时、保质、保量提供给居民。

此外,随着市民减少出行,很多新鲜的消费需求转移到了线上市场。近几天,上海各前置仓订单明显增加,部分站点单量达到平时的两倍以上。

上海食品批发



描述:丁咚购买食物。最近上海前仓订单明显增多。

丁咚购物用户服务中心副总裁舒威表示,丁咚购物已经提前做好了蔬菜、肉蛋、家禽等刚需产品的备货计划。目前上海各前置仓库的刚需产品平均备货量达到了日常的1.5-2倍,大部分地区货源较为充足。

库存充足,“菜篮子”价格还在跌

疫情反复下,申城的“菜篮子”如何保障?江桥批发市场的蔬菜供应量占全市的一半。在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下,近期市场批发交易量呈上升趋势,最高日均交易量达到5760吨,环比增长16.3%。

记者从上海蔬菜集团了解到,其西郊国际、江桥市场、江阳市场等批发市场积极调运广西、云南、福建、海南等南方地区不同颜色、不同品种的蔬菜,组织山东等北方地区群众消费的大棚蔬菜供应上海市场,日均供应蔬菜6000余吨。蔬菜批发混合均价4.87元/公斤,同比下降5.07%。

同时,针对近期上海有多个社区被疫情隔离控制的情况,江桥市场主动上门服务,为社区配送企业和生鲜超市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保证供应品种和数量,并积极协调主要供应基地增加供应数量,确保隔离社区配送的蔬菜价廉物美。

猪肉供应方面,1-2月蔬菜集团各大市场供应白条猪近50万头,同比增长34.14%。成交均价17.53元/公斤,同比下降56.21%。3月8日凌晨,集团系统供应白条猪8304头,均价15.38元/斤。





描述:良友集团在市内外设立了多个粮油储备库。

粮油供应方面,良友集团成立了粮食应急指挥部,负责粮食应急工作。目前,良友完整的粮油加工体系可满足全市应急加工需求,日加工小麦1400吨,食用油800吨。良友集团外高桥物流园拥有上海长江岸线唯一的大宗粮油收发码头,年粮油吞吐量近700万吨。目前城市物流配送能力约为2200吨/天,其中自主配送200吨/天,合作伙伴海博物流2000吨/天。

加班加点制作防疫材料

“我们已接到相关单位对防疫物资的紧急需求,立即启动防疫应急预案,全力组织相关部门和员工进行防疫物资的生产、调度和运输。”



图说:三枪医疗卫生事业部员工加班生产防疫物资。

记者从三枪集团了解到,接到紧急防疫物资需求后,三枪医疗卫生事业部员工主动放弃休息,集中到单位洁净车间参与生产、搬运、审核、发货。目前,1000多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1000多双医用隔离鞋套已送达医护人员手中,完成了防疫物资的及时供应。

随着疫情的变化,三枪集团又接到了一次性医用口罩等新订单。医疗卫生处由正常的8小时工作日改为12小时工作日,确保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防护服、医用隔离口罩、医用隔离鞋套等防疫物资在2个工作日内送达,齐抓共管,确保供应。

新民晚报记者张伟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