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乔·
北京时间2022年3月16日中午,国内运动品牌特步发布了五五计划实施以来的首份年度财报。
财报显示,集团2021年收入创下100.13亿元的纪录,同比增长22.5%。主要品牌收入增长强劲,达到创纪录的88.41亿元,增长24.5%,其中下半年收入增长超过34%。
2021年全年,虽然消费市场因疫情反复承压,但在港股民生消费领域,受益于国际赛事的体育用品股依然实现高增长,上涨趋势跑赢整体。
特步成立于2001年,2008年在HKEx主板上市。官方资料显示,主要品牌在全球拥有超过6100家零售店。
2021年9月1日,在集团成立20周年之际,特步国际在投资者大会上推出了第五个五年计划(简称“五五计划”)。
特步集团认为,未来几年,特步主品牌仍将是集团最大的增长动力,新品牌能为集团带来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预计到2025年,各大品牌营收将达到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3%。新品牌预计2025年收入40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特步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丁表示:“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体育运动的热潮,以及国家对体育产业的扶持,mainland China的体育用品产业必将有一个光明而长远的发展前景。我们看好集团2022年及以后的业务发展。”
国家体质监测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调查公报》显示,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饥民中,散步和慢跑是最受成年人欢迎的运动。值得注意的是,与6年前相比,步行者的比例从54.6%下降到22.7%,而跑步者的比例从12.4%上升到19.8%,中国的运动人口也从14.7%上升到30.3%。
庞大的跑步人口基数是本土品牌乘势而上的机会。
艾瑞咨询预计,2019年,国内核心跑者和大众跑者数量分别为1亿和3亿。对应人群每年分别购买2双和0.5双跑鞋,以500元/双的均价计算,跑鞋市场规模达到1750亿元。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运动鞋行业全景图》显示,中国运动鞋行业目前正处于改革重塑阶段——从2014年开始,行业逐步走出库存周期,随着龙头企业积极的内部改革和调整,行业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事实上,在全球运动鞋市场份额排名前十的品牌中,包括特步在内的国产品牌占了五席。
美国市场研究机构NPD集团去年的研究发现,自2020年开始爆发以来,跑鞋品类的销售表现明显好于其他类型的运动鞋。专注于跑步、徒步和行走的运动品牌将是2021年最大的赢家。
2021年,特步主品牌继续拓展跑鞋品类,发布了多款新品,包括赛车家族的160X 2.0、160X PRO、300X 2.0跑鞋,赛车训练的260跑鞋。据介绍,160X PRO是特步跑步系列的核心产品,300X 2.0和160X 2.0分别面向大众和专业跑者。
目前,特步集团内部的品牌矩阵细分明显:主品牌特步定位大众体育市场,索克尼、迈乐定位职业体育市场,K-Swiss、Palladium定位时尚体育市场。
年报显示,2021年,时尚运动事业部营收9.71亿元,占特步集团营收的9.7%。体育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80.2%至人民币2.01亿元。
今年2月下旬,索科尼和梅勒的母公司、美国鞋业巨头金刚狼(Wolverine Worldwide)披露了2021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和全年业绩,显示营收为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约35%,并超过疫情前2019年的收入。
其中,迈乐同比增长22%,索科尼增长57%,两个品牌均创下历史销售纪录。
在中国市场,索爱和麦乐正在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2021年618购物节期间,其线上销售额分别上涨超过257%和221%。
特步对界面新闻表示,2022年将对零售渠道进行升级,针对主力品牌推出更多九代店。
针对这四个新品牌,在提升在中国消费者中的知名度的同时,我们也注重优化mainland China的零售网络,提高门店效率。
具体而言,针对Sokoni和Maile,集团将通过加快在高速城市主流购物中心开店,增加服装和本地化产品供应,持续提升两个品牌在mainland China的品牌知名度;对于歌诗薇,预计2022年上半年,在省会城市上线试运营门店;针对帕拉丁,优化电商业务和零售网络发挥O2O的协同效应,推出新产品线形象店等。
事实上,特步在时尚运动这一细分领域的潜力一直被资本看好——2021年6月,高瓴集团向特步全球投资有限公司投资6500万美元,该公司拥有格诗薇和帕拉丁品牌的经营权和所有权。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盖世威在亚太地区拥有44家自营店。帕拉丁亚太区和欧洲分别有57家和3家自营店,其中25家位于mainland China。今年1月,盖世威在mainland China的首家自营店在哈尔滨开业。
随着国内消费热情上升的大趋势,不少券商看好特步的前景。
瑞士瑞信银行去年12月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特步国际“跑赢大市”的评级,并将2022年收入增长预期上调4个百分点至27%。瑞士瑞信银行预计,Sokoni将成为特步的下一个大品牌,从而带动特步的整体业绩增长。
今年年初,CICC发布研究报告,表示看好特步的产品和渠道升级,目标价上调17%,至14.62港元。同时还基于疫情反复波动、终端零售环境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潜在因素进行了风险提示。天风证券给予特步国际“买入”评级,预测2022年规模增长将达到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