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蝎子赚钱吗?蝎子养殖前景如何?
蝎子的药用价值
全蝎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具有息风止痉、疏通经络、消肿止痛、攻毒散结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惊厥、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破伤风、淋巴结核、疮肿等疾病。对食道癌、肝癌、结肠癌等有一定疗效。蝎毒是蝎子的主要成分,含有神经生长激素、溶栓因子、血管多肽、抗癌多肽等多种有效成分。可预防和抑制对人类危害极大的心血管疾病、三叉神经痛、肿瘤及各种病毒。蝎毒对人有害。如果中毒,会引起局部炎症、疼痛、疲劳、身体不适、心律不齐和呼吸衰竭。蝎毒有几大毒素:神经生长因子、溶栓因子、血管多肽、抗癌多肽,可预防和抑制心血管疾病、三叉神经痛、肿瘤及各种对人类危害极大的病毒。
养蝎子赚钱吗?蝎子养殖前景如何?
蝎子的食用价值
全蝎含有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和14种微量元素,是很好的滋补佳品。具有调节人体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细胞活力的作用。经常食用,不仅具有良好的祛风解毒、止痛通络的功效,对消化道癌、食道癌、结肠癌、肝癌等也有滋补保健作用。可见蝎子在动物药材和很多保健品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蝎子好吃又有营养,人们把它做成精致的菜肴出现在餐桌上。
人工蝎子养殖现状
(1)规模问题
多年来,蝎子的人工饲养还停留在农民家庭的水平,国内很少有大规模的养殖场。因为蝎子需要高温才能正常生长,很多养殖户由于资金不足,试探性的养了几百只蝎子。夏天和秋天气温高,可以繁殖,但是冬天蝎子太少,不值得取暖费用,就让它们灭绝了。小规模的蝎子养殖场,因为有资金和技术支持,可以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2)技术问题
我国对蝎子养殖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起初,人们对蝎子的认识非常肤浅,蝎子养殖技术缺乏。采用了一些民间饲养方法,如盆养、钵育、坑育等。,繁殖成功率极低。到80年代末,没有出现大规模养殖的趋势。近年来,在科研机构和养殖户的不断努力下,养殖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幼蝎成活率不断提高。
因为蝎子价格高,有人炒蝎子品种。这些投机分子根本不懂养蝎子的技术,就毫无依据地对养殖户说:“养蝎子简单,你一眼就能学会。”最后,卖完苗,天天逃亡。导致很多养殖户得不到良好的技术服务和产品回收保障,养殖失败,给人工养殖的“星火计划”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3)品种问题
很多养殖户对蝎子品种的培育不太重视,不知道如何优化提纯复壮杂交。有的直接从野外捕捉野生蝎子繁殖蝎子,导致母蝎子死亡率高,幼蝎子成活率低。因此,幼蝎子的数量很少,品种也在恶化。
(4)心理问题
蝎子不是宠物,是低级有毒动物。虽然养殖能带来经济效益,但过去也有不少养殖户被蝎子蜇过,社会上有“毒如蝎”的说法,一提到蝎子就让人毛骨悚然,起鸡皮疙瘩。再加上蝎子生长缓慢,一些养殖户觉得蝎子长不大,失去耐心和信心,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导致管理不严。
(5)销售情况
卖蝎子有几种方式:卖给宾馆饭店;卖给需要活蝎子治疗的病人;卖给农民当蝎子;提取蝎毒用于医学研究;卖给当地的制药公司。由于蝎子的消费量越来越大,缺乏大规模养殖,预计最近10年供需紧张。
养蝎子赚钱吗?蝎子养殖前景如何?
蝎子养殖的前景
全世界每年对蝎子的需求量在5000吨左右,但年产量只有400多吨,不到需求量的10%,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我国仅有少数省份有野生蝎子来源,市场缺口巨大,养殖前景看好。
随着医学的发展,蝎毒的作用被广泛认识。蝎毒比黄金还贵,每公斤15万左右。而一万只蝎子每年只能消毒480克,所以蝎毒的药用价值远高于蝎子本身。多年来,蝎子市场的供应大多依靠野生捕捉。然而,随着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野生蝎子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目前市场供不应求。
养蝎子的利润分析
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全蝎属东亚钳蝎,也是我国栽培最广的药用全蝎。而东亚的蝎子一般不会传染疾病,不需要防疫。即使因干燥、潮湿、挤压、压榨等环境因素造成人员伤亡,部分蝎子仍可制成药材,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人工养蝎子投资少,占地小,业余时间可以管理,室内室外都可以养,所以各种规模的养殖场都很适合。蝎子可以和黄粉虫、蔬菜、水果叶一起作为饲料。10个月后,它们会变成蝎子。按每只蝎子年产2胎计算,出生25-30胎,幼蝎长成蝎子需要9个月。按照商业蝎子0.4元计算,利润非常丰厚。一只母蝎子一年产2胎,每胎20 ~ 40只。比如按照雌雄l: 3的比例引进1000个引进品种,年产仔数为750(母)× 2(胎)× 30(种)= 4.5万只。按照成活率65%计算,经过8 ~ 12个月的饲养,幼蝎可以获得商业活动:45000×65% 1000。扣除各种费用:5000元(种苗)+200元(建池等。)+900元(饲料)+1000元(人工等。)= 7100元,净利润40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