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年与俄罗斯的服装外贸集群到现在的国内服装外贸,拥有共享办公、公寓出租、酒店业务等多元化业务。北京朝阳区雅宝路市场的发展,一直在坚持和转型。1月25日,《中国贸易报》记者走访了这条不到500米长的雅宝路,详细了解产业转型的酸甜苦辣。
住在雅宝路的居民说,雅宝路服装批发贸易兴盛的时候,波及到了附近的日坛北路,那里也出现了一些同类型的大型服装批发城,从而出现了雅宝路地理范围之外的广阔的雅宝路服装外贸产业链。
记者的探访从北京朝阳区日坛北路日坛国贸中心开始。这里新建了一个明星互动直播基地,尝试带货直播等服务,附近的咖啡馆也能看到一群人交流短视频的技巧。一位与记者交谈的中年男性服装店老板对直播充满了兴趣,表示愿意与直播从业者合作,也愿意拿出各种服装参与直播。可见,在直播受商品欢迎的大环境下,传统服装集散地很难摆脱“低俗”。当然,也有一些服装店老板并没有参与直播,而是继续从事线下实体服装店的生意。可见,直播等新生事物对传统外贸集群的推动需要一个过程。
从日坛国贸走了一小段路,就来到了首都儿科研究所门前,也就是雅宝路的东起点。记者首先看到的是国雅公馆。据知情人士透露,在俄罗斯服装对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年代,国雅公馆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这栋楼已经翻修一新。虽然一楼有奶茶店等新店,但楼上仍以服装经营为主。与以往相比,国雅大厦目前的服装经营风格发生了明显变化。内销的服装店比较多,甚至有的服装店以内销为主。虽然有很多俄罗斯风格的因素,但是整栋楼的外贸味比以前淡了。以前,雅宝路服装市场为了防止同行或竞争对手得知自己的款式和风格,拉上窗帘的店铺很常见。现在只有少数服装店还在继续做这种“反偷艺术”,大部分店铺都开门做生意,市场氛围还算和谐。交谈中,记者发现,在一些新开的服装店,店主对雅宝路的前世今生并不太了解,也不太在意。他们没有过去雅宝路的细节,却没有过去的包袱。他们相信新人和新气象。
出国亚亚大厦,记者来到当年雅宝路的另一个服装外贸主楼——天涯大厦。在中文“天涯公馆”招牌的左下方,由俄文字母组成的招牌见证了这里与俄罗斯的贸易历史。天涯大厦看起来还不够繁华。工作人员提到,1月27日大楼放春节假。目前楼里的一些店铺已经搬走了,还有一些还在坚守。
当记者走进天涯大厦的一家服装店时,店主热情地提到,他店里的衣服都是样品,不零售,顾客看到这些样品后会下批发订单。“疫情下,虽然国外的商家不能亲自过来看货,但是通过微信交谈下单,再通过跨境物流把货送到国外客户手中,还是很方便的。”记者发现,随着楼内服装店的减少,楼的主人首都儿科研究所已经收回了部分门店用于医疗服务。
疫情给这里带来的最直接的变化就是,不再像三年前那样到处都是俄罗斯和中亚商人。有店主向记者反映,疫情之下,虽然身处不同国家,相距甚远,但俄罗斯商家的变化牵动着这里服装店主的心。雅宝路一家服装店老板透露,她的一个俄罗斯客户,一个壮汉,2020年死于俄罗斯新冠肺炎。事情发生得又快又突然。
此外,多年前雅宝路上的另一个重要建筑——国兴大厦被改成了EPARKE共享办公区,到现在已经运营好几年了。雅宝大厦转型为公寓租赁业务,吉利大厦变更为酒店业务。如今的雅宝路,服装生意只是其中的一个板块。
雅宝路上,过去一些店名带有明显的俄罗斯风格,一些楼前甚至地上随处可见俄语的现象已经大大减少,商业多元化发展的特征更加明显。当年的服装外贸集聚区逐渐焕然一新。
来源:中国贸易报记者刘
提交材料/建议:geyan@ccpi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