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槽规格尺寸对照表(弱电工程线槽规格及种类,线缆的敷设要求)

线槽和电缆敷设的规格和品种

在布线系统中,除了电缆,线槽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金属槽、PVC槽、金属管、PVC管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材料。在综合布线系统中,线槽主要用于以下情况:

1)金属线槽及附件;

2)金属管道及附件;

3) PVC塑料水箱及附件;

4) PVC塑料管及配件。

金属槽和塑料槽

金属槽由槽底和槽盖组成,每个槽通常有2米长。槽与槽连接时,用相应尺寸的铁板和螺丝固定。凹槽的外观如图所示。



综合布线系统中常用的金属线槽规格有:50×100 mm、100×100 mm、100×200 mm、100×300 mm、200×400 mm等。

塑料槽的外形与图纸相似,但品种和规格更多,包括:PVC-20系列、PVC-25系列、PVC-25 F系列、PVC-30系列、PVC-40系列、PVC-40Q系列等。规格方面,有:20×12、25×12.5、25×25、30×15、40×20等。

与PVC罐配套的配件有:公角、母角、直角、平三通、左三通、右三通、接头、终端头、接线盒(卡式、明盒)等。


金属管和塑料管

金属管用于支结构或埋地管线,规格很多,以外径mm为单位。工程建设中常用的金属管道有D16、D20、D25、D32、D40、D50、D63、D25、D110等规格。

在金属管中穿线比在线槽中布线更困难。选择金属管时,要注意直径大一点的。一般管内填充物占30%左右,方便穿线。另一种金属管是软管(俗称吃毛管),用在弯曲的地方。

塑料管可分为两类:聚乙烯阻燃管和PVE耐能管。

PE阻燃风管是一种塑料半刚性风管,根据其外径有D16、D20、D25、D32四种规格。外观呈白色,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柔韧性好、内壁光滑等优点。既可以在明处穿线,也可以在暗处穿线,同样以托盘为单位,每个托盘重25 kg。

PVC阻燃风管是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适当的添加剂,经加工设备挤出而成的硬质风管。小直径PVC阻燃风管可在常温下弯曲。人性化,根据外径有D16、D20、D25、D32、D40、D45、D63、D25、D110等规格。

PVC管安装配件包括:接头、盘管、弯头、弯头弹簧;单向连接、双向连接、三通连接、四通连接、开口管夹、专用切管机、PVC粗混合料等。


桥架是布线行业的一个术语,是建筑中布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桥梁分为普通桥、重型桥和槽式桥。在普通桥中,又可分为普通桥和直边普通桥。

在普通桥梁中,有以下主要配件可供组合:

梯子、弯头、三通、四通、多节双向、凸弯头、凹弯头、高度调节板、端部连接板、宽度调节板、垂直转角连接器、连接板、小转角连接板、隔离板等。

在直通普通桥中有以下主要配件可供组合:

梯子、弯头、三通、四通、多节四通、凸弯头、凹弯头、盖板、弯头盖板、三通盖板、四通盖板、凸弯头盖板、凹弯头盖板、花孔托盘、花孔弯头、花孔四通托盘、连接板垂直转角连接板、小转角连接板、末端连接板护板、隔离板、宽度调节板。


电缆沟和管道的敷设

首先,采用电缆桥架或线槽与预埋钢管相结合的方式。

1.电缆桥架距地面应大于2.2 m,桥架顶部距天花板或其他障碍物的距离不应小于0.3 m,桥架宽度不应小于0.1 m,桥架内截面的填充率不应超过50%。

2.电缆在电缆桥架内垂直敷设时,电缆上端应每隔1.5 m左右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每隔2 ~ 3 m在电缆的始端、末端和转弯处固定电缆..

3.电缆槽应高出地面2.2m。在吊顶内设置时,槽盖开口面应保持80mm的垂直净空,槽段利用率不应超过50%。

4.水平布线时,在线槽内敷设的电缆可以打结,槽内电缆尽量平直不交叉,电缆不要溢出槽外,电缆进出槽的拐角处要打结固定。垂直线槽中敷设的电缆应每隔1.5 m固定在电缆支架上..

5.在水平和垂直电缆槽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电线时,系好电缆。绑扎间距不应大于1.5 m,扣距应均匀,松紧适度。

预埋钢管如图所示,它与敷设槽的位置相结合。



二、预埋金属线槽支撑保护方式

1.建筑物内的预埋线槽可根据不同尺寸设置为一层或两层。至少应预埋两段线槽,线槽的截面高度不应超过25 mm

2.当线槽埋深大于6 m或在线线槽走线有交叉或变化时,需设置电缆箱,便于电缆敷设和维护。

3.拉线箱盖应敞开并与地面齐平,箱盖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4.线槽应用金属管引入接线盒。

5.金属线槽的埋设方式如图所示。



三围尺寸对照表

三、预埋埋管支架保护方式

1.暗管应采用金属管,埋入墙中间的暗管内径不应超过50mm;;楼板内暗管内径宜为15 ~ 25 mm,直线布管30 m处应设置黑匣子等装置。

2.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0C,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点不应超过两个,且不应有s弯。弯管时,每隔15 m应设置暗装的接线盒等装置。

3.暗管变换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管道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 mm时为10倍

4.暗管的管口应光滑并配有绝缘套管,管口凸出部分应为25 ~ 50 mm..喷嘴延伸的要求如图所示。



四。格构线槽与沟槽相结合的保护方式

1、沟槽和格槽必须相通。

2.凹槽盖板可以打开并与地面齐平。盖板和插座的出口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3.凹槽的宽度应小于600毫米

4.格槽和凹槽的结构如图所示。



5.在活动地板上敷设电缆时,活动地板内的净高空不应小于150 mm,用作通风系统风道时,活动地板内的净高不应小于300 mm。

6.当公共柱作为吊顶支撑时,可在柱内敷设电缆,柱的支撑点应避开沟槽和线槽的位置,支撑应牢固。公共柱的接线方式如图所示。



7)不同种类的电缆在金属槽内走线时,应与槽分开(用金属板隔开)。金属线槽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干线电缆敷设的支撑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缆不得敷设在电梯或管道井内。

!干线之间应该有通信。

!竖井电缆穿过每块楼板的孔应为矩形或圆形。矩形孔洞尺寸不应小于300×100mm;圆孔处至少应安装三根圆形钢管,管径不小于100 mm

8)当工作区内信息点的位置和电缆敷设方式未定时,或电缆敷设在工作区地毯下时,宜在工作区内设置交接箱,每个交接箱的服务面积约为80 cm2。


设置电缆桥架和电缆槽的支撑和保护要求:

1.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架间距一般为1 ~ 1.5 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物体上的间距应小于1.5 m。

2.敷设金属线槽时,下列情况应设置支架或吊架:在线槽接头处;间距1 ~ 1.5m;距线槽两端口0.5m;转过拐角。

3.塑料线槽底部固定点间距一般为0.8 ~ 1 m..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