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盲盒的盒子(如何把10块钱一斤的垃圾,卖成人人都喜欢的惊喜?做成盲盒)

你今天打开盲盒了吗?



无论是在Tik Tok,还是在Aauto Quicker,还是在哔哩哔哩,总会有一大群人在拆各种盲箱,总会有一大群人在看。无论是POP MART的molly还是各种直播间的蓝牙耳机和手表棉签,似乎总会有人买。



数据显示,每年有近20万人在盲盒上的花费超过2万元,花几十万、几十万买盲盒的也不在少数。

盲盒到底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

盲盒的来源还没有得到证实。有人说它起源于日本,原名是迷你人物;。也有人说起源于美国,叫盲盒。



但它们的共同点是,盒子里有各种可爱的玩偶,但盒子上并没有标明是哪一个。以其有限的饥饿营销方式,极大地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和复购欲。



其实很久以前,国内也有类似的。比如浣熊酥面的水浒牌,也是盲盒的一种形式。



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大概就是POP MART系列的盲盒了,从Molly系列到碧琦和盘神。从拉布布、YUKI、兔宝宝、懒人王、大猫、helloKitty到蜜娃娃等。

这家估值50亿美元的中国企业,依靠“盲盒”这一王牌产品,在2019年获得了近17亿元的营业额,仅茉莉IP的营收就达到了4.5亿。2019年双十一当天,仅线上就售出近200万件,被网友戏称为“最好的韭菜盒子”。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有如此强烈的购买盲盒的欲望呢?你交了“智商税”还是真的值得?

第一,离不开商家的疯狂营销。

饥饿营销是商家最常用的手段。商家通过设置“藏钱”来刺激消费者的赌徒心理。而且通过铺天盖地的宣传,盲盒击中了消费者的好奇心;同时,在玩家分享的过程中,也引起了消费者的收藏和炫耀。

很多年轻人自称“宝宝爸”“宝宝妈”,就是炫耀心理,商家正好击中了这一点。

二、收藏价值和内心诱惑。

不可否认,大部分盲盒确实很漂亮。可爱的外观和精致的做工给人带来了心理和视觉上的双重愉悦。



怎样做盲盒

而一些隐藏的钱或者限量的钱,把收藏价值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让人觉得买就是赚,就算别人出价也不会亏。

其实这和赌瘾是同一个心理机制:间歇性强化。

人们在打开盲盒看商品的过程中,体验到领取奖励的快感,同时也感受到惊喜的震撼和让人上瘾的惊喜。赌博和彩票就是基于这种心理发明的。

但与POP MART的高大上的游戏相比,其他人有自己的游戏:

与Molly总是七八十元不同的是,在Aauto Quicker和Tik Tok最受欢迎的直播间是10元一个的盲盒,里面有口罩、数据线、手机壳、贴纸、牙签、铃铛、勺子、丝带等等。虽然有一些蓝牙耳机、手表、电脑等贵重物品,但是相应的价格会高一些。

直播间的主播们一边红着脸喊着值,一边使劲对观众喊:买了不亏!万一你开机对着电脑/手机/耳机赚钱呢!然后疯狂带货。



每次走进这些盲盒的直播间,感觉就像走进了彩票站。每个人都希望以极低的价格得到“宝藏”。

正是“得小不亏,得大带血”的心理,让盲盒经济迅速走红,各大直播间的盲盒生意也迅速红火起来。

据某媒体调查,其实这些所谓的“盲盒”大多是各类电商卖不出去的尾货、退货,还有很多低价的“垃圾货”混在里面。

这些“商品”的来源多为义乌和各种无头快递件。随着盲盒的流行,价格也从1.5元/斤逐渐上涨到10元/斤。



在义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几辆10米长的卡车一字排开,装满快递件的麻袋哐当一声向上抛,一次几吨,然后被下游商家做成盲箱出售,最后流向各个直播间。

一个靠拆盲盒卖盲盒的主播,最辉煌的时候三个小时赚了20万,而那个时候其他主播纷纷效仿:

“诀窍就是让他们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输!”一位主播说,“比如你卖三把牙刷10块钱,可能没人买,但是你把它们装进盲盒里,打开的人会觉得不亏!”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