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举报电话号码骂人(接到骚扰电话想骂人?电话那端可能是个机器人……)

骚扰让大家深恶痛绝,监管部门的打击力度也不大。那为什么我们还会接到各种骚扰电话?谁打的这些电话?让我们看看“秘密”是什么。

骚扰电话其实是机器人电话

怎么举报电话号码

在一家楼盘售楼处,从业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用电话向客户推销他们新建的楼盘。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记者并没有看到有人打电话。




原来机器人是用来打骚扰电话的,传统的人工拨出电话的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这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以每台3000元的价格从中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购买了出库机器人。




机器人语音和人工客服完全一样

记者来到中科智联公司。负责人王经理说,他们的智能机器人很受电话销售公司的欢迎。

王经理介绍,这个系统是专门为电话销售公司开发的。

智联科技有限公司王经理:任务今天开始,结束时间可以定到100年后。

记者:电脑一定要开机吗?

智联科技有限公司王经理:不用开。现在都没电了,机器人在拨号。

许多科技公司都推出了机器人人群呼叫系统。一格科技有限公司的业务人员向记者演示了机器人如何打骚扰电话。

机器人:你需要多少钱?

一格科技有限公司卓经理:贷款200万,有吗?

机器人:好的,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一格科技有限公司卓经理:姓卓。

机器人:你是自己当老板还是打工?

一格科技有限公司卓经理:我现在在上班。

电话里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和人工客服的声音一模一样。我们平时接到的很多骚扰电话都是这个智能机器人打的。

一格科技有限公司卓经理:跟真的一样吧?

记者:对。

一鸽科技有限公司卓经理:这个产品卖的很好。我们有一个客户(代理人)做了几千个机器人。




陕西亿龙鑫科人工智能有限公司自称是“西北人工智能语音营销系统领域的领导者”,主营业务是为骚扰电话提供智能去话。公司专门配备了专业录音棚,模仿很多人的声音。




机器人调用次数多,每年分配40亿次

记者走访了多家提供外呼系统的公司,发现使用智能机器人拨打骚扰电话正逐渐取代传统的人工外呼,骚扰电话的数量大大增加。

翼龙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吴经理:从开始到现在,我们筛选出来,打了40多亿个电话。

他:这40亿个电话用了多久?

吴经理翼龙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一年多。

2018年7月,工信部等13部门联合整治骚扰电话,重点整治商业营销、恶意骚扰、刑事骚扰电话,共同斩断骚扰电话利益链。

为了逃避监管,一些机器人R&D公司可谓是挖空了空心思。




智联科技有限公司王经理:我们管这个叫硬件透传。实际拨打的号码不是你给我的号码。我只是显示为你给我的号码,就是我们改的。这样就算打骚扰电话,就算被用户投诉,监管部门也没证据查。

探针盒之类的可以获取用户信息,甚至做出精准画像

在优居地产的一个售楼处,记者发现了一件更神奇的事情。业务人员在手机上简单操作后,就可以直接给门店附近的手机用户打骚扰电话。




这个业务员是怎么拿到身边人的手机的?原来“秘密”就藏在这个小盒子里。这是圣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探测盒”,圣亚公司的李经理告诉记者,当用户手机的无线局域网打开时,它就会发出信号,寻找周围的无线网络。探测盒发现这个信号后,可以快速识别出用户手机的MAC地址。

音牙科技有限公司李经理:采集手机里的MAC地址,转换成IMEI号,再转换成手机号。




李经理详细解释说,他们公司有全国6亿用户的信息。包括用户的手机号等各种信息,只要搜索到的MAC地址与公司系统的后台大数据匹配,就可以转换出用户的手机号。




收集附近用户的手机号码,拨打骚扰电话,是“探针盒”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公司都推出了类似产品。Bi科技的“幸运喵”和支子信息科技的“支子盒子”不仅可以收集用户的手机号码,还可以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

必和科技有限公司谭经理:我们也可以知道他大概的年龄,性别,使用的手机设备,互联网搜索的关键词,常用的app。

盒子背后的数据来自用户安装的软件

那么,这些盒子背后的海量数据从何而来?从业者告诉记者,这些大数据主要来自用户手机上安装的一些软件。

为了正常使用该应用程序,用户只能在安装该软件时同意获取个人号码和其他信息。然而,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些个人信息成为一些企业的牟利工具,被房产、贷款、教育培训等第三方公司用于打骚扰电话等商业营销目的。

为了获取更多用户的个人信息,一些公司在商场、超市、便利店、写字楼等场所放置这种小盒子,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




记者:这个盒子现在每天的活动量是多少?

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应该是五千多台到一万台。

必和科技有限公司谭经理:目前国内也差不多了,三万多台设备在用。

藏在我们身边的“探针盒”无时无刻不在收集我们的信息。对于这种违法行为,从业者心理其实很清楚。

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李经理:如果是3月15号爆炸,那么3月15号以后开始调查。如果3月15日不爆炸,还能用一年左右。

“探针盒”收集信息,大数据提供支持,智能机器人呼叫,我们的个人信息被肆意收集,我们的生活被无可奈何地骚扰。

执法人员紧急出动核查公司

节目播出后,记者从上海市杨浦区公安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他们已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依法进行核查,并根据核查结果进行处理。

被曝光企业纷纷回应

在3月15日的晚会上,碧禾科技涉嫌通过探针盒获取用户信息的报道曝光后,碧禾科技发表声明称: 碧禾科技与“幸运喵”产品没有直接关系,“幸运喵”产品从未归碧禾科技所有。

碧禾科技背后的股东蓝色光标发布声明称碧禾科技是蓝色光标早年参与财务投资的企业,蓝色光标并未占据其董事会席位,也未参与其日常经营决策

高科技本应服务于更美好的生活,却在不法企业手中成为给生活增添障碍的工具。我们在打击骚扰电话的时候,监管的利剑也要指向这些技术平台,让他们明白,再先进的技术也要用在正确的道路上,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而迷失了自己。

▌本文来源:央视财经



制片人/唐艺主编/张天宇

编辑/潘梦莹

央视新闻

维护消费者权益!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