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工作台下载手机版(深水区的移动办公,云之家讲了一个不一样的故事)



文|曾玲

来源|科技方向(xiangling0815)

移动办公突然又热闹起来。苏宁的豆芽、平安科技的快乐平安、JD.COM的击鼓工作台在内部充分使用后,已经开放API准备IM。做团购的美团也介入,其IM工具“大象”于11月9日开放注册。从功能描述上看,应该是硬而结实的。

别人进了会场,往往被钉在地上却变成了硬件。11月19日,智能前台M2、智能传播中心C1、智能投影焦点三款产品一次性上线,收割流量的生态心明显。另一家该领域的老牌玩家,企业服务巨头金蝶旗下的云之家也在线上线下大张旗鼓地发起“活力星青年”活动,将习惯于C端的主题营销带到企业级服务的推广上。

新的交集,玩法和思路的不同,风口过后再次荡漾的移动办公的乱象滋生了。在准入方式上,似乎任何背景、任何领域的企业都可以开放共享移动办公这一块,没有任何门槛。在具体玩法上,做生态和营销的方式也是花样百出。

那么,移动办公作为一种企业级服务,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切入企业管理?玩家们是真的看到了火背后的移动办公真相,还是只是在企业服务市场这块大蛋糕下的一厢情愿?

无论如何,既然本质是服务,满足企业的真实需求才是移动办公应有的产品内容。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企业管理的根本需求已经从产品生产导向转变为授权个人和激活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导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老板还是企业家,谈论管理理念的改变,新技术的应用和实现,都是错误的方式。

企业管理需求的七寸,恐怕早已不一样

相信只要能编程开放API,就能生产出企业IM工具。本质上是默认了旧有的管理认知,互联网对社会的全面渗透颠覆了企业管理的要求。

咚咚工作台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曾被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拜访”。在“大变革时代的组织与管理”主题中,他详细论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思维,从中可以一窥当前企业管理的确切需求。

在陈教授看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确定性的增加。这种不确定性表现为:

1。在内部,员工的来源群体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年轻人已经成为企业员工的主要来源。他们渴望创造力和自我实现。对标美国,在一份就业报告中,美国大学生更愿意在100人以下的企业发展。毫无疑问,当代年轻人更看重自己得到的重视。

2。从外部来看,互联网改变了商业组织的形式

B2B、B2C、C2C等模式大行其道。企业直接面对市场,与用户的接触更加“亲密”。商业的本质变成了数据,数据决定了市场发展的方式。比如以前农业企业只关注内部生产条件和业务流程,现在要从农业大数据的角度去研究企业的发展,以金融为纽带,以数据为支撑。

3。从竞争对手的角度来看,颠覆已经成为常态

现在几乎所有进入某个领域的企业都喜欢高举颠覆的大旗,大部分竞争都变成了颠覆性的攻击。企业面对的每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对手都不能掉以轻心。连马云都声称睡不着觉,怕阿里巴巴被新的东西取代。

所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最需要应对的,已经从过去的内部生产经营,变成了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意味着企业的管理和运营需要强大的“柔性”,能够像橡皮泥一样适应,能够时时刻刻发挥创造力、突出创新才能生存发展,不会因为适应不了而落后,取得优势。

移动办公不是OA强化,赋能个体激活组织才是根本任务

应对不确定性的需求,要求企业管理层赋予每一个员工发挥创造力和空时间的能力,从而激活整个组织,使其随时随地都能适应。显然,仅仅是把传统的OA用新技术放到移动端,用新技术做传统的事情,从任何角度都无法让企业增强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可惜的是,新瓶装旧酒的做法是很多移动办公产品的常态。那么,移动办公如何才能瓶装新酒呢?

1。从概念上讲,企业还是金字塔,但是移动办公要让管理扁平化

传统的“流程控制”让整个企业像机器一样“井井有条”,金字塔等级非常严格。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它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大部分人,尤其是最有活力的80后、90后甚至00后员工群体,都成了螺丝钉,发挥不出自己的创新力量。这使得企业非常笨拙。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的多元化,使得经济人(人是懒惰的,需要被监督和控制才能更好地工作)的经典假设越来越站不住脚。所以移动办公的产品理念要从流程控制转变为以人为中心。在金字塔结构下,管理要变成“平原”,而不是o a强调的自上而下的权威和控制,老板的强势管理要变成员工的主动,最重要的是通过相互合作来工作。

2。在功能上,关键词是充分参与和充分认可

组织由个人组成。在对个体赋能的同时,如何保证整个组织的活力,激活组织成为关键任务(每个个体的强大可能造成整个组织的瓦解)。只有全员参与,充分认可,移动办公产品才能达到激活组织的目的。

首先,传统OA中部门与职能的线性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异化,个人生活中一直依赖的社交思维(如朋友圈)在企业层面上可以使用。其次,是改变传统OA把大部分精力花在财务和CRM系统上的弊端。为了让企业形成合力,移动办公必须做到“一切平等”,研究各个功能模块的创新价值并实现。

群雄逐鹿,才能水落石出

与其谈论如何着手移动办公产品,不如看看业内各大厂商的现有做法。在此,我们选取在各项统计中“值得关注”的DingTalk、腾讯企业微信、金蝶云之家,以及众多新品。

1。对于同一个移动办公,“移动”的方法是不同的

说丁谈是中小企业市场的老大哥,恐怕没人会反对。这款产品今年11月企业用户超过500万,势头强劲。钉钉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产品设计。丁灿解决了过去员工装死的问题,这很受老板们的欢迎。

其次是企业微信。这个钉钉防御产品得益于微信光环的快速发展。基于微信C端的丰富体验,产品的人性化和使用习惯似乎也比钉钉高了一个温度,更像是一款小清新产品。一端老板用着还不错,另一端员工也不反感。

还有,在BAT统一互联网的背景下,是有硬锋(钉钉)T(企业微信)的云之家。目前,云之家服务超过350万家企业,4200万用户,大有赶超之势。这大概是得益于其“激活创造力”的核心理念,以完全创新的理念吸引了大量相信它的企业用户。

再加上这一波移动办公产品,从内部操作一段时间,自己用得好,公然拿出来做市场。他们或多或少会带有“出身”的企业管理痕迹,并试图以自己企业的优秀推广到所有企业。

2。大多数产品既不能赋予个人权力,也不能激活组织

钉钉创新如阅后即焚的私聊“洗澡”模式等功能,受到很多员工的欢迎。但其将OA搬到移动端的做法,本质上强化了过去流程控制的概念。在舆论中,钉钉已经成为白领讨厌、老板喜欢的产品。一直让员工处于被动状态的丁职能,看似能让员工好好工作,但谁知道这种强行盯梢的安排能有多高效?在提高效率方面,可能是一厢情愿,但短期提神。从时代的不确定性来看,对于员工个人的赋权,激活组织的创新和创造力,几乎不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企业微信旨在通过让企业所有员工成为熟人,挖掘企业内部生态系统。但企业微信发布多年,更新频率远不如钉钉、云之家等产品。,而且功能改动也比较谨慎,只做基本的通讯功能。大部分内容依赖外部开发和访问。大家都喜欢的产品,在激发个人创造力和组织活力方面并没有太深。有生态优势的产品被缓慢的动作拖累,一直没有明显的市场突破。

打着“激活创造力”的旗号,云之家号称重构了传统企业管理模式,拥有活力值、同事圈、赞、分享甚至奖励等线上功能,号称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打破流程控制,实现扁平化、协同化。在社会化管理方面,云之家不同于传统的逐级查看管理报告的模式,引入了上级可以关注各层级员工动态,并给予物质奖励鼓励或奖励的功能。设计的“活力值”评价体系可以量化员工行为。所以看起来云之家无论是赋能个人还是激活组织,都有很好的功能契合度。但过于强调管理理念,对很多企业主来说太过空洞,云之家不得不花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在市场教育上。在市场开发中,这种偏退的理论宣传很难直接打动客户,尤其是老板。

剩下的就是众多备案的产品,很难一一评估。但是,企业本身的管理经验是与所有企业共享的。不管背后的想法是否能满足企业面对不确定性的需求,其普适性也是存疑的。在SaaS服务的浪潮下,太多的产品只注重技术而忽视企业的适配,自以为是的管理效率提高到客户,结局只能是不习惯和一厢情愿。

3。都是用ToC做营销,但移动办公不可能只是营销

钉钉的推广几乎用了网络上一半的名人来站台。马云本人、罗永浩、赵薇、程维、李开复、明星站台和粉丝买单。企业微信“让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微信”直接戳微信重度粉丝;云之家“活力星青年”在地铁站等地贴出了各种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标语,并发起线上“咸鱼”群吐槽活动,直面枯燥的职场生活。

这些都是C端营销,没错,但移动办公毕竟是ToB的产品,只让用户知道并安装的C端营销思维并不完全适用。无论钉钉有多出名,企业微信都会借微信东风,云之家如何打出年轻人职场共鸣这张牌。B端的企业不是傻子,C端的名气对移动办公产品的成败没有实质性影响。最终还是要看能不能满足实际的管理需求,其他的都没有意义。

4。做轻活和重活都可以,但重要的是授权和激活重活[/s2/]

移动办公作为SaaS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SaaS一样,一直处于做轻做重之争。本来轻可以打造小而美的产品,规避风险,降低成本,重可以增强用户粘性,提高客单价,两者各有优势。

然而,在为个人赋能和激活组织的要求下,包括移动办公在内的企业服务在未来一定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从竞争层面来说,产品重了,才有足够的生命力,才能形成多重触点对客户形成粘度,才能有护城河抵御竞争对手的不断进攻。从产品层面来说,只有重产品才能深入到企业内部,开辟更多的内部使用场景,对员工产生全方位的影响,更有效地赋能,更彻底地被移动办公的管理理念为企业整体所改造,才能更好地实现激活组织的愿望。

总而言之,移动办公产品在技术上并不难实现,管理思维才是产品成败的关键。一厢情愿地在产品中加入传统的管理思维,而不考虑当今时代企业管理的真实需求,是移动办公产品最容易陷入的浪漫陷阱。结果产品帮不了客户成功,最后产品在轩然大波后得不到认可。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