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商场如战场”!既然是战场,流血牺牲在所难免。想成为商场上的王者,不仅要有智慧,还要有狠劲!
当你有机会击败对手时,不要手软。因为一旦给了对手喘息的机会,最后只能受伤。
大家都知道阿里推动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阿里一路奋战,其中淘宝和易趣的较量最为经典!
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下。弱小的淘宝为什么打败了强大的易贝?
简单来说,易贝开创了电子商务时代,强大到在占领美国市场后,千里迢迢来到中国,意欲统一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
在中国,易贝遭遇了阿里巴巴的顽强攻击。阿里用“免费”策略与易贝交换姿势和汗水,鏖战300回合,最终化被动为主动。
阿里笑到了最后,胜利者拿走了一切,成为了传奇。不愿意放弃利润,易贝不习惯,但失败了,成为一个孤独的失败者。
还记得2003年的时候,非典是中国电子商务取得突破的关键因素之一。阿里巴巴今年春天刚刚推出淘宝,易贝几乎刚刚开始从一家独立的初创公司向易贝子公司转型。双方开始在电子商务C2C领域正面交锋!
与阿里巴巴易贝的竞争实质上是淘宝与易贝的竞争。EBay成立于1999年,2003年在易贝出售。此时已经是国内最大的网络交易平台(C2C)。但需要注意的是,它的用户数是350万。
在淘宝和易贝的竞争中,春公子认为淘宝的一举一动都可以说是经典的操作。
第一步,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淘宝颓废为魔?当时,易贝以高出市场价一倍的价格签约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和网易,并要求屏蔽淘宝。包括搜索引擎百度和谷歌,口号都是“要淘宝,去易贝”,让淘宝无广告可打。当时淘宝用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打起了游击战。国内站长联盟一个个席卷全国,所有中小网站都挂了淘宝广告。现在看来有点低俗,大量的弹窗广告,论坛发帖机器人等等。还有线下广告,地铁车厢,站牌,路灯灯箱,电视。
第二步,免费政策
现在来看,其实世界上最好的商业模式就是用免费打败竞争对手,然后自己制定收费规则。
当时,易贝采用收费的商业模式,而淘宝则相反。
随着淘宝宣布免费,成为前期吸引商家的最大筹码。一方面易贝流失了大量商家,另一方面大量商家涌入淘宝,使得淘宝在生态上超越了易贝。事实上,从这个时候起,易贝的失败就已经注定了。
第三步,支付宝空诞生了
马云曾经发言,说当年支付宝是冒着风险推出的。现在,支付宝已经成功摧毁了易贝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为了让买卖双方在支付交易中更放心,淘宝在2003年推出了支付宝的第三方担保支付工具。买家向支付宝付款,卖家发货,买家确认收货后支付宝才向卖家付款,大大降低了交易纠纷和欺诈的概率。
2005年,淘宝网上购物市场超过了中国的易贝。此后淘宝一路飙升,直至占据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EBay一路跌到个位数,最终选择转让公司,退出中国C2C市场。
淘宝放出的三招可以说是切中要害的一招。接下来,让我们来谈谈为什么易贝失去了一手好牌。
2003年,淘宝刚刚成立,ebay已经拥有中国90%的市场份额。同时,在同一年,它与国际大公司易贝结盟,从一开始就轻视淘宝的生存能力。春公子认为,易贝最终退出中国市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点,适应环境
易贝的全球模式背后有一个本地化问题。易贝当地的市场环境和消费习惯非常不同。尤其是亚洲国家与欧美国家存在巨大差异,易贝的全球化模式很难满足本地化市场用户的需求。
这就像现在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很多产品,很难推进国际化,其中一个也和水土不服有关。
第二,鄙视你的对手
在易贝看来,淘宝所谓的免费模式违反了商业规则,是一种不健康、短期的商业模式。所以易贝坚持收费路线。
我认为易贝的优质卖家不会介意这个小小的平台费用。然而,这种对收费政策的延迟响应导致了大量卖家的流失。卖家走了,自然消费者也会跟着走。
第三点,团队问题
JD。COM的刘说了类似的问题。亚马逊当年在中国市场也遭遇惨败。为什么?就是亚马逊总部在中国市场,却不重用中国高管,让团队没有斗志。
事实上,易贝当年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易贝的首席执行官用中文写了一本名为《价值观的力量》的书,我最近刚刚读了这本书。有一段是讲易贝为什么不在中国市场做淘宝。易贝内部反思的最大错误就是放走了邵亦波。
所以这个案例还是印证了那句老话,一切竞争本质上都是人的竞争!
结论:淘宝JD.COM成功阻止了像亚马逊和易贝这样的美国公司。这将有助于中国本土的电子商务。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再回头看看现在的淘宝和天猫购买环境。你满意吗?
有一种说法是,美国的电商在某些方面确实值得我们借鉴。正如易趣全球首席执行官惠特曼女士所说,“我们宁愿不做这种生意,也不愿卖那些东西!
同样,亚马逊对卖家刷单也有非常严重的惩罚机制。但是我们国内的电商不一样。
价格低!同质化!假的!刷个虚假交易!而阿里和JD.COM近年来一直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苦苦挣扎。相反,他们在过去几年里一直参与其中。这一切都是因为安逸的生活过去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