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车展将于4月21日至30日举行,距离现在还有50天左右。这个时候会发布官方预热消息,属于正常的营销节奏。“为家庭而建”的定位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毕竟这是李一个人成功的基石。可以挖掘出“全球通”、“智能旗舰”、“L9”的新信息,以及大家最关心的价格。
多少钱合适?
李想在去年2月发表了一封内部信,信中提到:
坚持豪华智能电动车的品牌定位,覆盖15-50万价格区间。
在7月下旬发布的港股招股书中,这个价格定位区间调整为:
战略上重点关注20-50万元价位的新能源车。
那么L9作为旗舰车型,必然占据最高的价格区间,一般预计在40-50万之间。多少钱?
目前在李ONE的售价区间为338-34.8万元,除了车身颜色的差价,其他配置均为同价位标配。考虑到与ONE的歧视程度,5-6万元的差价,或者整体15%左右是必要的,L9定价下限不会低于40万元。
考虑到理想的销售目标,我们希望到2025年销售200万辆汽车。不管能不能实现,每一款车都一定是爆款。即使产能无限,能买得起40万以上豪车的富豪也是有限的。每一万元,就会有一批潜在客户被劝退。
一定高度要有下限,上限不能太高。我们来想象一下其他厂商会怎么做:
大概率会给出接近40万的起步价,最贵配置车型的价格大概率在44-45万之间,与ONE有10万左右的差距。
考虑到“从2022年的L9开始,所有车型都将把兼容L4自动驾驶的必要硬件作为标配”,那么软件订阅服务也是必须选项。
入门价仅提供L2级辅助驾驶,高级自动驾驶功能未启用。同时,智能驾驶舱也有一些取舍。在提供完美智能驾驶舱的基础上,中档价格搭配高级自动驾驶功能的预定订阅;高端价格为自动驾驶提供一次性终身买断。叠加一些油漆和外观选项,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合理的办法。
但是,Ideal 肯定不会这么做。
按照李想的产品理念,智能驾驶是不可能收费的,也不会提供太多差异化的配置。在这种策略下,在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舱硬件成本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如何平衡价格和利润,拥有强大的性价比,真的很好奇。
但我大胆猜测,标准策略下的基本定价不会超过45万。
关注中国,但不要放弃全世界
并不是第一次提到理想的全球市场。
早在2020年Q4财报电话会议上,沈亚男就表示,李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领导者,因此毫无疑问,理想将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在2021年5月的媒体沟通会上,他再次表示,李正在认真研究海外市场的产品和渠道模式,团队已经成立。
在上周刚刚结束的2021Q4财报会议上,沈亚男表示将参与国际竞争,但会更专注于中国。同时也预示着专业的全球化战略团队已经成立。该小组的主要任务是:
那么我们来对另外两个问题做一些猜测——在哪里卖,怎么卖。
新生力量出海不是什么新鲜事。许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如蔚来、小鹏、爱知和东风旗下的蓝兔,已陆续进入欧洲市场。蔚来依然在海外直接销售,从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到2021年9月开始在挪威市场交付ES8,到目前为止只注册了200多台。小鹏是经销商合作的典范。2021年,Xpeng Motors在当地交付了438辆新车,其中G3售出406辆,P7售出32辆。
从销售的角度来看,煞费苦心的出海,似乎是赔钱赚吆喝。但是,醉不代表酒。蔚来和小鹏目前出海的主要目的是打造品牌影响力,为未来铺路。
如果一开始的理想目标是“取得有意义的市场份额”,就必须找到一个足够市场深度的市场,来支撑足够的销量。
同时,对于理想的L9来说,比上述品牌多了一个约束,那就是不是纯电动车型。欧洲极端的环保主义和汽车文化似乎并不适合这款全尺寸增程车。
全尺寸+续航里程+消耗动力,那么L9的“全球”重担大概就要落在北美的肩上了。如何打理想的全球战役,也是一部值得期待的好戏。
有多少能力称得上旗舰?
作为家用车概念的典范,李ONE在这个领域的杀伤力已经接近满级,是新能源SUV的畅销品牌。L9没有两把刷子不能自称旗舰。
在上周的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李提到:
对于X01车型,一方面可以满足用户在李ONE车型上无法满足的需求,另一方面会创造一些全新的需求,这些需求是目前市面上所有新能源车型都无法满足的。
我们相信很多用户不会表达,但是用了之后会说这就是我想要的,这是我们产品的一个核心理念。
紧跟用户需求的想法将在X01中解释。
李一个人满足不了的,再加上一些全新的需求,应该就是L9的两把刷子了。
结合之前港股招股书中“2022年起,李将以自主研发的L4自动驾驶兼容必备硬件为标配”的表述,L4自动驾驶能力应该算是之前无法实现的需求之一,是旗舰级的必需品,各项硬件的提升绝对是亮点。
与此同时,李ONE在驾驶舱智能上依然内敛传统。结合李想内部信中对驾驶舱空的描述:
这个空房间有我们喜欢的氛围和设计,电量充足,计算能力超强,VR和AR环境最好。
它是一个娱乐空房间,一个社交空房间,一个工作空房间和一个家庭空房间。智能电动车将成为比房子价值更高的专属空房。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驾驶舱智能将在L9上有颠覆性的旗舰体验。
另外,新的需求可以是什么?结合L9的价格,一个有50万消费能力的潜在乘客在家用车场景下会是什么样的?如果把这个范围扩大到全球市场,全世界这个层次的潜在客户的共同需求是什么?
我只能想到家庭出游的具体场景。大胆猜测,L9可能针对这个特定场景有很多创新功能,比如把一些房车功能移植到SUV上,提供普通SUV无法提供的户外体验。
从一到L9,名字有点变
从一到L9,这个命名思路真的很让人惊讶。目前只有理想市场部的人知道具体的品牌命名思路,但我们不妨猜测一下。
先去商标局查询了理想的近期商标注册记录,发现去年12月9日第一次申请了“理想L9”,21日又申请了L7、L9、M7、M9。
如果把L系用在SUV上,下一代的Li ONE很可能是L7,占据30-50万区间。考虑到20-50万的品牌定位,再往下只能容纳一款SUV车型,恐怕L系列也只能达到L5。现在,这一理想没有继续下降。让我们大胆猜测一下。可能理想在短期内根本没有规划一个比一个小的SUV。
写在最后
是新势力的标杆。蔚来已经推出了五款车型,小鹏推出了三款,但Ideal现在才迎来第二款,节奏有点晚。
不过从自行车销量来看,理想是最成功的。至于L9,它其实没有同级别的竞争对手。纵观整个乘用车市场,没有一款全尺寸SUV能卖到50万以下。而且也是一款智能体验极佳的增程式车。
但是,全尺寸SUV的市场不是很窄吗?
两年前,李产品经理在与42号车库沟通时这样说:
细分不能决定销量。销量是一个很综合的问题。如果宝马X7卖50万,你觉得它的销量怎么样?
如果你仔细品味这句话,也许我们可以预言L9会成为爆炸之谜。
文末,我们也会和大家一起热身。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在42号车库的理想社区和App发布X01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大家来社区或者扫描文末二维码与我们讨论互动。下周《车库X01》系列第二篇即将上线,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