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里怎么踢人踢不出去(群主注意!建群“踢人”爽,“黑锅”也要背)

现在,微信群越来越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交的重要工具,通过微信群连接的现实资源越来越多。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发表不同意见,经常找群主的茬并发表不同意见,被群主踢出去的群成员,你该怎么办?

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你踢,你会踢。“我不想留在这里,但我想留在这里。”然而山东平度却有这样一位律师,名叫刘,他爱较真。今年1月被踢出某行业交流群后,以名誉权受到侵害为由,向平度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群主刘将其拉回群内,并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这场官司一度引起不少业主的担忧:“你以后还敢踢人吗?”

7月29日,这起备受公众关注的案件一审尘埃落定。本院驳回原告刘的起诉,案件受理费500元不予退还。

这个案子并不复杂。2017年10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颁布实施《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对“互联网群组”进行了定义,即“互联网用户通过互联网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建立的网络空房间。”。《规定》第九条对群主设定了义务,即“互联网群发起者和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管理责任,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建设文明有序的网络群空室”。

原本有点担心的车主们可以把心放回肚子里了。法院判决重申了微信群的私人性质:“群主与群成员之间的入群、离群行为,应当是一种交友行为,可以由互联网群内的成员自主决定。”刘某利用互联网平台赋予群主的职能权限,将认为其发言不当的刘某移出群,是微信群自治规则的适用。在微信群中,群主拥有“生死”和“我是我地盘的主人”的权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踢出群成员。

微信群里怎么踢人

但是,这里需要提醒广大业主的是,建群踢人是一时的爽,但是出了事,你要背这个黑锅。权力等于责任。规定中的群管理原则是“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肯定了群主的“踢人”权力和管理责任。一旦群成员利用群做了违法的事情,群主也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为群成员“背黑锅”。这方面的案例早有先例,在《规定》公布之初就广为宣传,这里就不赘述了。

还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群并不仅限于微信群。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市场的发展,社交应用的类型和模式越来越多。群组服务功能是新兴社交应用的标准。喜欢尝鲜的朋友往往会及时在这些社交应用上建群。这时候也要提高警惕,注意自己的管理责任,不要无缘无故招来“指责”。

当然,总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新兴的社交工具组建群,传播与淫秽、暴力、恐怖、谣言、诈骗相关的违法信息,有的群异化为互骂群、互帮群、营销群、传销群等。,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这是执法机构需要注意的领域。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