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农民会欢迎什么#
2022年以来,关于三农的好消息很多。从提高水稻、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大豆、玉米种植户补贴和水稻补贴,实现种粮大县农业保险全覆盖,到促进产业转移,让农民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等等。,多项惠农政策的密集实施,正在向农民朋友发出积极信号。今后,从事农业种植,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将是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首要问题。只把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我们充满期待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农业种植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以化肥为代表的农资全面涨价,种植面积越大越容易亏损,自然灾害频繁影响农业生产,年轻人不愿从事农业种植等。这些都是困扰当前农业种植的主要问题。
对此,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表示,必须把农民放在第一位。当我们谈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提到农民现代化?有人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最终受益的是农民,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最终还是要靠新时代的农民。没有这一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就无从谈起。
过去,一提到农业现代化,很多人总是把目标转向美国、澳大利亚等欧美国家。那样以一家一户为主体,种植几千甚至上万亩土地,耕种、管理、收获都机械化了,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再加上强有力的种植补贴,农民不仅实现了种植效益的最大化,也增加了国家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事实上,目前国内很多种植模式都是采用这种思路。但种植规模越大,亏损规模越大。即使有种植补贴,不断输血,也改变不了大规模种植赚不到钱的事实。
这是国情不一致造成的。与欧美很多国家相比,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多但人口少。土地大规模流转后,对于租地的农民来说,虽然可以出去打工挣钱,但也会造成很多农村人无所事事,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处于无工可打、无地可种的尴尬境地。
所以中国现阶段的农业种植,其实是处于一个不断尝试的阶段。有些地区可以借鉴西方种植模式,但在大部分地区会遇到水土不服。日韩精致的小农场模式更适合中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借鉴研究。有人说“别人的成功只能借鉴,但绝不能生搬硬套”。这是事实。如何利用别人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才是正确的发展模式。
有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再加上利好农业政策的持续输出,农民自然会得到实质性的实惠。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种植利益会得到保障,对提高种植积极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农民如何把握利好政策,并及时调整种植策略从微观上看,从2022年连续出台的诸多利好政策来看,粮食种植将是目前或未来的种植方向。在粮食安全的大战略下,尤其是玉米、大豆及相关油料作物将是重点发展对象。对于目前规模适度的种植大户来说,没有比粮食种植更有保障的作物了。
对于传统种植者来说,在大力发展粮食作物种植的基础上,适当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仍是农业种植中的有效补充。在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菜篮子同样重要。
无论是种植大户还是传统种植户,在未来的农业种植过程中,只要摒弃暴利心态,都可以在农业种植中获得相对满意的收益,因为农业种植并不是暴利行业,即使是欧美的种植大户,每年也只是获得相对稳定的收入水平。
所以,对于那些抱着赚大钱的意图进入农业种植的人来说,起点的不准确必然导致结果的不准确。这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是没法比的。相反,脚踏实地的农业种植是农民获得稳定利润的关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