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羊毛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起底职业“羊毛客”:公认的潜规则与造假产业链)

“只要你善于编故事、写评价,甚至可以通过‘薅羊毛’的方式,解决自己的一日三餐。”在职业“羊毛客”眼中,“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随时都在发生。

为了放大“薅羊毛”畸形的灰黑产业链,甚至有人开发了专门的小程序,方便商家和“羊毛客”相互联系。

什么样的人是职业“羊毛客”?背后有哪些隐藏的商业规则?

职业“羊毛客”

连衣裙,帆布包,精致淡妆...站在空空摇摆的南京西路818广场二楼一家快餐店里,说话轻声细语的小D看起来和普通白领没什么区别。

6月6日中午,广场二楼,无视对面川菜馆嘈杂的长队和快餐店周围的循环广播:“尊敬的顾客,大众点评集合店打卡即可获得一杯可乐”。



小D接到的订单

d独自站在这家只有一个食客的快餐店里,精打细算,给自己准备了一套价值40多元的快餐:土豆丝、口水鸡、米饭...

除了这些,小D还坚持要服务员给她点一个炖蛋。即使当天店里的炖蛋已经基本卖完,小D也只能拿到常规炖蛋的一半。

结账时,小D向收银员建议,这个炖蛋用大众点评的团购账单支付。对于交易双方来说,这是一个心照不宣的信号:小D不是一个普通的就餐者。

在小D付饭钱的那一刻,同时有两笔交易在进行。好的一面是,小D给商家付了餐费,自己买了午饭;偷偷的,商家把午餐费退给了小D,但要求小D填写一份大众点评的“套餐”:3到5张图片,100字以上的特色点评,4.5分以上。

在南京西路上班的普通白领肖也是一名兼职“羊毛客”。

这已经不是小D第一次参加《薅羊毛》了。作为大众点评的Lv3(大众点评会员级别)会员,小D账号写的好评很受商家欢迎。她吃着免费的鲜鱼馄饨,卖着免费的猫,巧妙地混迹于吃喝玩乐的各大群体中,以完成商家指定的“作业”为代价,换取免费的服务。

在“羊毛客”的世界里,小D并不是一个“高趣味”的人。她很遗憾地知道,“薅羊毛”玩得太晚,很多评论都没写,以至于账号级别不高,无法参加会员级别更高的“薅羊毛”活动。

直到今年我才知道。我在红宝书上看到的。"

小d说。她成为“羊毛客”只是偶然。起初,她只是在小红书里寻找省钱的小窍门。

小d是这个群体大多数人的缩影。在不知不觉浏览网页的过程中,我忍不住好奇开始了我的第一部《薅羊毛》。我尝到甜头后,一发不可收拾,有人成了职业“羊毛客”。

闲鱼平台上,一位来自南京的专业“羊毛客”公开出价:“大众点评Lv5,好好拍照,认真写。”他说自己有三个大众点评账号,一个Lv5,两个Lv4,“探索70元,送25元”。

在这个绰号“tb1994”的“羊毛客”眼里,“薅羊毛”就像一个企业。他在闲鱼发布的6款产品都与“探店”有关。

“我可以(挣钱),我很喜欢逛商店,我意外地发现这样也可以挣钱。”“tb1994”说。

像《tb1994》一样,还有很多人利用《薅羊毛》赚钱。在闲鱼APP上搜索城市名和关键词“吃喝玩乐”,你会发现一个专属于“羊毛客”的世界。



仅在上海,以“吃喝玩乐”为名,与“薅羊毛”有关的帖子就有几十个。这些帖子大多是针对大众点评、小红书、Tik Tok、知乎等平台的用户。,试图用免费的吃喝玩乐或者金钱奖励换取评论、赞、刷等服务。

公认的潜规则

俗话说,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但在“羊毛客”的圈子里,“天上掉馅饼”几乎随时都会发生。

“好吃又超值的日式拉面,等级要求:DPlv5+/小红书1w+粉。餐标:80/人,票价:50/个...”

“地铁站肇嘉浜路附近的小吃;内容:单包;年级:3-8年级……”

在一个活跃的吃喝玩乐群里,每天都有几十条“薅羊毛”的消息滚过屏幕,涵盖了吃喝玩乐的方方面面。如果一个“羊毛客”认真报名,他甚至可以通过“薅羊毛”的方式解决自己的一日三餐。

“红人”公告小程序是参与“薅羊毛”活动的另一种有效方式。在这些小程序中,“薅羊毛”活动被包装成“红人”公告活动。



一则免费染发的通告

“上海免费染发”,大众点评账号等级“Lv4-Lv7”,要求“一个月没写头发评论”。

代表品牌,在小红书上发图文,账号可以正常收录。收入从5元到15元不等...

这些在“红通知”、“豆通知”等小程序中展示的活动,一直被小红书等“红人”博主用“吃素或者随便吃个饭”(网络用语,意思是赚钱)的招数推广。类似的信息,每天都有几十条到几条。

“薅羊毛”活动并不是真正免费的,“羊毛顾客”对此心知肚明。“羊毛客”在享受免费服务的同时,还必须按照商家的要求完成一些“任务”。



享受免费服务的同时,也要完成“任务”

“教大家如何参加小组里的活动。这些都是我经历过然后进入的优质群体。”闲鱼用户“蔷蔷1004”说。

在闲鱼上,“蔷蔷1004”靠卖当地的吃喝玩乐为生。他销售的大多数群都是非常活跃的上海本地“薅羊毛”群。

“我自己就是Lv7,参加过很多人的活动。”“蔷蔷1004”说,“团(活动)是免费的,他们会给名额体验,自己多付钱。所有的经历都需要大众的评论和赞美。”

类似的要求也出现在各种名人通知平台上:

“送一个涂指甲油的红宝书,需要在收获后7天内完成,需要复习。”

“时尚红女装博主招募,收到货后5天内发布草稿,配合修改……”

“业余招聘需要天猫店铺接单+好评。”……

隐藏在“同行评议”、“配合改版”等诸多要求背后的,是一套公认的潜规则:“羊毛客”需要以商家指定的评论作为更换免费服务的条件。



在这个圈子里,充满好评的评价、实际的到店行为、购买产品后产生的销售额,都可以作为“报酬”来支付商家的服务,而一个“羊毛客”账号的等级、评论的质量、粉丝的数量,决定了他可以获得的“免费体验”的多少,以及他获得的报酬的多少。

低级账号主也可以“随便吃”。很多不需要真正到店的“任务”都不需要很高的账号等级。

“能写差评的话,水平不要求,文笔真实,3星以下,品评25。”“扫码关注微信官方账号,提成五毛钱……”“淘宝账单,本金3.5,销量3。”……



发好评,发差评,刷销量,增加粉丝...只要你想,这里总有赚钱的任务。

造假产业链

这是“轻松赚钱”。

“薅羊毛”这种形式,像小D到店体验后参与给予好评,最容易被大众接受。

在这类活动中,“羊毛客”只享受免费服务,不会靠写赞赚钱。

拍4张照片,围绕菜品的口味和服务写120字以上,从真实消费者的角度推荐3款推荐菜,口味5分,其他4.5分..."

这是记者体验的一个“薅羊毛”活动,商家给的经费是每人40元。



记者在体验过程中吃到的食物

因为40元只能支付一个推荐菜的费用,记者不得不编造其他菜的味道来完成商家交代的“任务”。

但是,写虚假的赞美,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旦开始,事情就会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一旦“羊毛顾客”已经接受了用好评代替店铺服务,那么接受为“不在店里的任务”写好评,然后代替金钱的逻辑也就顺理成章了。

至此,“羊毛客”的“谎言”从半真半假变成了半真半假。薅羊毛的身份也从单纯的“羊毛客”变成了“净赚客”。

在网上,这样的订单数不胜数。记者暗访期间,目睹了几十个这种类型的订单。订单覆盖考研培训机构、奢侈品鉴定、高端海鲜礼盒、品牌充电器、中医诊所等多个商业领域。发表评论和文章的平台还包括小红书、知乎、Tik Tok等平台。

花钱雇人说谎这一行业的活动令人震惊。

记者曾被要求以2.5元的价格在小红书上发表一篇笔记。票据内容及图片由付款人提供,内容如下:

我的(妇科)炎症比较老实,就是一生气就发作,比生一次孩子还痛苦...然后在小红书看了雅安婷,到现在差不多用完了,没有复发..."



事实上,记者从未使用过这款产品,也从未生过宝宝。

为了放大畸形的“薅羊毛”灰黑产业链,甚至有人设置专门的小程序,方便商家和“网赚人员”相互联系。

一个名为“瓜台平台”的小程序,是为商家发布付费点赞、评论等“任务”而设计的。这个平台自称是小微企业,提供高效、快速、稳定的推广,为商家提供赞、流量、转发、粉丝。



“呱太平台”的介绍

记者在“瓜台平台”上随机领取任务后发现,这个小程序的本质是收集一些零散的“不到店任务”。

比如在一个名为“知乎点评”的任务中,让记者随机选择“我也买了足易舒,用了一个月左右,脚气真的好了”“用了楼主的方法,脚气就没了”等三条评论中的一条,用自己的账号对指定的知乎问答进行点评。



如果完成“任务”,通过审核,记者可以拿到五毛钱。积累了几块钱,收入就可以从“君太平台”提现了。

在瓜台平台,每天有上百个任务等着收集,涵盖了Aauto Quicker的关注、微博的聊帮、拼多多的红包、小红书喜欢、收藏、评论和举报、微信视频号喜欢、评论、知乎喜欢、评论、举报、关注、收藏和举报。

幕后的领导者

在“薅羊毛”畸形灰黑产业链繁荣的背后,是商家与“羊毛客”的阴谋。在这场阴谋中,商人扮演了绝对领导者的角色。

以最常见的好评免费体验为例。“羊毛客”想要一个免费的体验,离不开商家自上而下的配合。

到了店里,我告诉服务员,张亮先生已经预定了,每人一人100额度积分,吃完饭不用买单。"

在记者暗访的一次“薅羊毛”活动中,活动组织者这样告诉记者。

薅羊毛是什么意思



“章粮”先生预定的如同一个交易密码

在记者的暗访中,“张亮”这个词似乎是一个交易密码。餐厅里几乎所有人都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服务员们也理所当然地接受了记者不付钱吃饭的行为。

“你确定不用付钱?”离开餐厅时,记者反复询问。餐厅的服务员坚定地回答:“不用,直走就行。”

在商家眼里,源源不断的“羊毛客”其实就是备受推崇的专业水军或者人肉扫地机。

在暗访“薅羊毛”活动中,有商家承诺,如果能为他们吸引更多的“羊毛顾客”,记者除了免费服务外,还能获得额外的奖励:“你指望这里有什么样的政策?我可以和投资人谈。”

在商家的鼓励下,很多资深“羊毛客”会利用自己对“薅羊毛”圈子的熟悉,成长为专门为商家招揽羊毛客的“中间人”。

在每一个“中间商”手里,都有大量的吃喝玩乐团等渠道,他们会通过这些渠道把从商家那里接到的订单分销给“羊毛客”,从中赚钱。

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了“中间人”,甚至成立公司,以“MCN组织”和“代理运营组织”的名义运作。





一些“中间商”以“MCN机构”、“代运营机构”的名义经营

那么,为什么商家如此热衷于组织“薅羊毛”活动呢?

这是因为“羊毛客”能给商家带来看得见的收益。

一些自称专业的运营机构是这类活动最忠实的拥护者。在一些小红书运营者的口中,向业余爱好者投放广告是他们广告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业余意味着口口相传。”在一个关于放小红书的套路的知乎问答中,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回答。

相对于报价昂贵、审核严格的小红书品牌合作伙伴,廉价的素人更容易制造出“好评如潮”的效果,小红书写作发行的产业链也多次被媒体曝光。

同理,职介账号在知乎上发软文,也能给商家带来不少收益。一位专门做知乎推广的商人告诉记者,通过大量招聘账号发布软文,可以起到广告的作用。



“每个月60篇,持续两个月,这样在知乎上会有大量你的品牌推广文章,百度也会收录一些,但是可能排名比较差。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大量的广告和知乎的推荐机制展示给精准用户。”他说,不仅大公司可以通过雇人发软文来盈利,一些小微企业也可以通过雇人发软文来获得客户。

暗访中,记者以网友身份随机联系了知乎文章的两位作者,他们都曾雇人在文章底部刷赞和赞。

这些看似只是分享经验的文章作者在接到记者的询问后,立即私信发送了自己推荐的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的联系方式。

这些联系方式大多是个人微信账号,没聊几句就开始推销了。

对于大众点评商家来说,找到一个高等级的账号来刷好评,也意味着商家的星级和排名可以提高。

在张看来,评论发表的时间,评论者的星级,评论的长度,图片的数量都会影响评论的权重。

对于商家来说,找一个高等级的账号来好评,收益远远超过成本,因为有15%的消费者会通过商家列表页面进入店铺,评价会直接影响商家在大众点评商家列表页面的排名。排名低意味着没有点击,没有曝光,没有浏览,没有订单。

日益清晰的共识

为了刷流量,写虚假好评,商家和“羊毛客”之间的这种阴谋,看似并没有损害他人利益,甚至让“羊毛客”获得了想省钱的小利益。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各种商业平台充斥着谎言,让消费者分不清真假,进而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破坏了整个市场诚信经营的基本原则。

在馆陶中茂律师事务所郭振伟律师看来,“羊毛客”通过撰写客观真实的评价免费获取的行为,是商家正当的营销手段,并不违法。

但如果“羊毛客”明知商家刷了炒信,仍按照商家的要求虚构交易、写虚假好评、编造用户评论,是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抢占了其他经营者的交易机会,使得诚信商家受到排挤,扰乱了市场公平公正竞争的交易秩序。"

郭振伟律师指出,明知涉嫌虚假宣传仍参与这种行为的“羊毛顾客”是共同侵权人。在追究商家或刷单组织者的相关责任时,参与刷单的“羊毛客”也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而“羊毛客”专门组建开票团队,为网络电商提供开票服务,组织虚假交易,进行虚假宣传,甚至可能构成非法经营。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位互联网从业者直言,虚假账单、虚假评价看似不起眼,却可能像蚁巢一样毁掉整个市场公平竞争的堤坝。

在这种共识下,全社会对“薅羊毛”等灰黑网络产业的态度日益明朗。

2021年3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6家涉嫌从事刷单炒信、组织虚假宣传的公司展开集中执法行动,原因是这些公司涉嫌按照商家指定的要求写虚假好评、刷流量,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2021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林光海在最高法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人民法院通过案例判决,依法严惩信用炒作、身份盗用、“薅羊毛”等网络灰黑产业和失信行为。

与此同时,各大商业平台也在行动,从制度、技术等方面堵住写虚假好评、刷流量的漏洞。

在大众点评,商家、品牌或第三方会参与免费品鉴、试用装等好评交流活动。一旦被发现,商家和评论作者将受到平台的处罚。

在小红书,创作者在分享和创作的过程中,得到商家的赞助或促成。他们需要申报他们的利益。如果他们违规发布推广说明,将会受到警告甚至处罚。违反宣传说明也会被限制曝光。

在知乎上,发布垃圾广告内容会被“了解社区管理规定”列为可能删除非法内容、暂停或终止非法用户账号功能的不良行为。

如今,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职业“羊毛客”的工作越来越隐蔽。



职业“羊毛客”的工作正变得愈来愈隐蔽

“不要发朋友圈到群里活动。到店之后,你不能提没付钱,就把自己当成真正的消费者。”最近,这一点在蔷蔷1004举办的吃喝玩乐团的使用策略中得到了显著的体现。

为了模拟真实消费者的行为逻辑,要求每个参加薅羊毛活动的人都要学习“做路径”

所谓“做路径”,就是通过模仿真实消费者的思维模式,在APP上完成一系列搜索动作,以防止软件识别作弊。

找几家店浏览一分钟以上,通过关键信息找到目标店,进去后浏览一分钟以上。旅游包括推荐菜,评价,团购,地点和地址..."

为了迫使“羊毛客”认真“做路线”,“中间商”甚至不直接告诉“羊毛客”目标店铺的名称,而是给出位置、推荐菜品等关键信息,迫使“羊毛客”像真正的顾客一样自行搜索。

“羊毛客”心里很清楚,一旦表现不够逼真,被系统认定为作弊,他们和商家都会受到惩罚。

一位大众点评V8账号用户告诉记者,他现在已经基本不参加这类活动了。

“这不符合规则,站台会撞上的。商家邀请‘羊毛客’过来,商家会被处罚,‘羊毛客’会有问题。”他说,“一旦平台发现你参与了此类活动,可能会降级你的账户等级,甚至停止你参加官方活动。”

来源:深思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