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芙妮女鞋正品鞋清仓(内忧外患达芙妮:北京部分店面撤店清仓 市值缩水超百亿)



新京报讯(记者张泽言陈鹏)曾经的鞋王达芙妮在轰轰烈烈的消费升级浪潮中逐渐被市场淘汰。7月29日,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部分达芙妮专卖店已经开始“疯狂”清仓打折,部分凉鞋单价在69-159元不等。位于北京中关村世宝街的一家门店开始清仓活动,销售人员表示要撤店。

曾经红极一时的女鞋龙头达芙妮,接连传出关店消息,但公司市值从巅峰时的170多亿元,暴跌至7月29日的2.64亿港元,市值仅剩1%。

此外,达芙妮近期被威灵顿管理集团LLP以每股0.1750港元的均价减持845.45万股,总价约147.95万港元。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威灵顿管理集团LLP第一次在短期内减持达芙妮。

关店潮再次减少,达芙妮市值疯狂缩水

7月29日,记者来到北京合生汇达芙妮店。该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店正在全力清仓,两款产品仅售199元;全面清仓只适用于凉鞋,凉鞋价格从69-159元不等。

与此同时,位于北京中关村世宝街的一家门店开始清仓活动,销售人员表示要撤店,两款产品仅售120元。

记者发现,在高德地图上,目前有23家达芙妮门店在京,但记者致电部分门店时,均显示空号或已撤下。

新京报记者致电达芙妮公司,截至发稿无人接听。

关店的同时,达芙妮也被股东减持。据东方财富网报道,7月16日,达芙妮国际(00210.HK)被威灵顿管理集团LLP以每股0.1750港元的均价减持845.45万股,总价约147.95万港元。

这并不是威灵顿管理集团LLP第一次在短期内减持达芙妮。6月26日,HKEx股权信息显示,达芙妮国际被LLP威灵顿管理集团以每股0.19港元的均价减持3850.8万股,涉及金额约731.65万港元。

连续四年亏损,负债和业绩下滑是达芙妮的“两座大山”[S2/]

北京的门店只是达芙妮近几年经营业绩的一个缩影。2012年,达芙妮门店数量达到顶峰,各品牌门店6881家;2018年年报显示,达芙妮门店只有2648家,比2017年下降了26.2%。

企业调查显示,达芙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于1987年在香港成立。是一家专注于鞋业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多元化企业集团。其业务遍布mainland China、港台地区、欧洲和北美,主要业务是OEM。

从2002年开始,达芙妮开始扩张,2005年后扩张加速。当时达芙妮采用街边店和加盟店的形式进行扩张。主要产品从200元到300元的价格以及销售渠道大多集中在四线到六线城市使其发展迅速。

从2003年到2013年的十年间,达芙妮的门店总数从739家增加到2013年的6702家。2012年,达芙妮门店数量达到顶峰,各品牌门店6881家,营业收入105.29亿港元,同比增长100%。

达芙妮女鞋正品

据媒体报道,在《高光时刻》中,达芙妮号称每年能卖出近5000万双女鞋,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曾经接近20%。低廉的价格,相对时尚,从生产加工到终端销售的可控产业链,让达芙妮一度成为“鞋王”。

然而,在高增长下,达芙妮的经营软肋也暴露无遗。公开资料显示,从2012年开始,达芙妮的销售费用几乎占到了销售收入的一半。此外,达芙妮的库存开始上升,从2010年的128天跃升至2012年的188天,但达芙妮一直没有将库存周期调整到2010年之前的水平。2018年,达芙妮平均库存周期需要198天,与2017年持平,比2016年减少3天。

从2015年开始,达芙妮的业绩开始急速下滑。数据显示,达芙妮2015年至2017年亏损分别为3.8亿港元、8.38亿港元和7.42亿港元,而2018年直接亏损近10亿港元。

达芙妮在2018年财报中表示,消费者消费意愿下降,导致集团营业额下降。与此同时,核心品牌业务的门店数量减少26.2%至2648家,导致销售额下降。

达芙妮由于款式过时,价格低廉,长期打折,逐渐成为消费者眼中的打折品牌。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低线城市的消费者对价格更敏感,忠诚度较低。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达芙妮不得不加入价格战,营收下滑和关闭低效门店导致公司营收下滑。

达芙妮表示,为了应对实体零售商面临的艰难经营环境,将继续调整渠道组合,加快关闭业绩不佳的门店。2018年关闭销售点1016个。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2,820个销售点,其中核心品牌业务销售点2,648个,其他品牌业务销售点172个。

从2011年到2018年,达芙妮应付账款的平均周转天数从68天增加到115天。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达芙妮的负债率为25.47%,99%为流动负债。除大部分应付账款外,只有1.923亿港元的银行贷款可用。

电商会不会成为达芙妮的“自我救赎”[S2/]

电商是威胁,达芙妮不是尝试。事实上,2006年,达芙妮就开始尝试电商业务,入驻天猫的同时,还成立了自营电商“爱”。

但在2010年,达芙妮管理层决定与百度一起投资电商平台“耀点100”。为了全力支持耀点100的发展,达芙妮压缩了电商业务的发展。据媒体报道,2011年底,达芙妮电商部门关闭了JD.COM、乐淘、好乐买等优势分销渠道,全力支持耀点100。“耀点100”项目很快以失败告终,达芙妮不得不重新发展自己的电商业务,但在一年内两名电商高管离职后一度陷入停滞。

虽然二次创业仍然较晚,但达芙妮的电子商务仍然是所有业务中唯一盈利的项目。达芙妮表示,2018年将继续提升电商业务对集团营业额的贡献,保持盈利。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消费者行为和消费模式,集团推出了更多在线销售专项基金,并加强了与新兴电子商务和社交平台的合作。

面对低迷的市场,达芙妮开始寻找自救的方法。在财报中,公司表示,面对不断恶化的经营环境,集团加速关闭亏损店铺,以提高整体经营效率。此外,本集团亦尝试透过更时尚购物中心的销售渠道增加其市场渗透率,以适应迅速转变的消费模式及消费者偏好。

服装行业专家、独立服装师马刚认为,达芙妮现在面临女鞋行业整体不景气和外部挑战,如何在新零售中获得优势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达芙妮通过合作扩大产品线、增加人群覆盖、关闭亏损店铺、节约成本的做法比较传统。新零售需要创新的技术和先进的商业模式。

新京报记者张泽炎陈鹏编辑刘晓阳校对李明

记者邮箱:zhangzeyan@xjbnews.com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