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扣款顺序设置无效(警惕!扫码、支付、领红包都可能被偷偷扣费)

最近几天

北京的杨女士反映

当她查看母亲的微信账单时,

偶然发现

我从未购买过“Wu 空保证”

一个月被扣了200多。

一个月扣200多。

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投保。

根据杨女士向记者提供的微信账单显示,今年5月7日,她母亲的微信被扣了10元(显示“全额退款”)。此后每月被“吴空保险”扣款285.99元。



这是什么保险?杨女士在微信上找到了吴空保险的客服。经查询得知,其母亲张女士于5月7日购买了泰康人寿承保的一款“万能健康险”产品,首月1元,保障一年,总保额400万元。

但张女士表示,自己根本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买的保险,对此一无所知。

不知道的不只是张女士。今年8月13日,多位老人向记者反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吴空宝”商家莫名扣费。

产品推广花样百出。

“首月0元”等诱导保险套路深。

为什么那么多老人不知道自己上了保险?

据吴空客服人员介绍,该保险产品是消费者自己投保的,消费者表示不知道的原因是浏览广告时不小心点进了保险界面。

什么情况下会“意外”投保?

此前有媒体报道,安的杨先生在扫码共享单车的过程中,突然弹出吴空保险的保险广告。他以为是扫车的过程,错过了环节。

上海长宁区邵老伯扫码支付公交车费后,收到吴空保险签约成功并自动续保的账单信息;

山东青岛的姜大爷,微信购物付款后领红包时被吴空保了险。......



记者发现,武空保修产品的宣传经常出现在旅游、短视频、支付等APP平台,消费者在扫码、充电、骑行、支付时可能会错过武空保修的宣传链接。而吴空保险保障,有的是红包,有的是“0元首月”和“1元首月”。

“秒”后退保难

微信扣款顺序

多方投诉消费者获得退款。

杨女士告诉记者,发现自己投保后,她先向吴空保险客服提出退保退款,但客服人员称“张女士是自愿投保的,我没有权限退保”。除了“没有权限”,客服人员还表示,消费者自愿投保,退保会扣除35%的手续费。

随后,杨女士拨打12378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投诉吴空保和泰康人寿。11月15日,吴空宝客服致电杨女士,同意退保退款。

据了解,吴空宝已将收取的保费全部返还至张女士的微信账户。虽然维权成功,但杨女士告诉记者,吴空保险的客服人员态度不好,退保退款时也没有道歉。

记者注意到,泰康人寿因为吴空保险的“被保险人”而频频被投诉。泰康人寿近日披露今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摘要,称负面信息改善受吴空保险“0元险”和“常规险”事件影响。

涉嫌擅自更改条款

违反多项法律法规

11月9日,银保监会对水滴保险经纪、微医保经纪开出罚单,称根据安心财险在银保监会备案的保险产品条款保费计算公式,缴费方式分为月缴(12期)和全额缴费。对于按月缴费方式,投保人每期应缴纳相同的保费,首期不得为0元或3元。

水地保险经纪、微医保经纪以月供方式第一个月收取的保费均为0元或3元,与按照注册保险费率计算的第一笔应收保费不一致。这种不按照规定使用核准或者登记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的行为,违反了《保险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



显然,吴空宝也有同样的问题。

吴空宝对这种明显的违法行为是否知情?还会再整改吗?记者多次拨打吴空宝官网客服电话试图采访,均无人接听。吴空宝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客服表示,只回答用户的问题,不能回复采访请求,也没有权限转给其他部门。

律师的观点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陆云:上述保险经营者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错过了广告链接,后续续费也是在对方没有任何明显提醒的情况下默认的续费,这肯定不是消费者的真实表达。

北京律师事务所保险律师郭:保险中介违反了《保险法》的相关规定,没有尽到说明义务,涉嫌销售误导,类似于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欺诈。因此,可以认定所订立的保险合同无效,消费者可以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举报,要求全额退款。

在11月9日关于“首月0元”处罚的信息发布之前,北京银监局专门发布通知,全面停止保险机构过度营销、诱导消费的广告宣传,同时也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看清相关条款,树立理性消费理念。10月21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也发布了2021年第5期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免费”保险是一种诱导手段,很有可能暗藏陷阱和风险。

来自:中国消费者报

来源:哈尔滨新闻综合频道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