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软银大帝心里的秘密。"
好文4672字| 8分钟阅读
来源:新零售商业评论
作者:李建华,《新零售商业评论》主编
没人知道孙正义。
在创投科技领域,这个名字就是大神级别的存在。因为对互联网公司的投资,他一度被称为美国硅谷最有实力的投资人。在中国,因为眼光独到,早期重金投资阿里巴巴,使他成为日本首富。
但是最近,一系列的麻烦正在这个62岁的老人身上发生。
他建立的软银愿景基金投资超过100亿美元的科技独角兽WeWork估值暴跌;投入巨资的优步和Slack的股价在上市后暴跌,其中优步在第二季度损失了52.4亿美元。得到大力支持的印度独角兽OYO创下了很高的估值。但融资来自其创始人,疑似左手转右手。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面孔,就像三棱镜是由多面体组成的一样——孙正义也不例外,隐藏在他性格背后的四张面孔共同塑造了如今深陷泥潭的软银皇帝。
孙正义是如何一步步成为现在的孙正义的?他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发和借鉴?
字根
1981年夏天,24岁的孙正义在日本福冈一间狭小闷热的办公室里,创立了软件银行的前身——Unison World。
开业第一天,不到1米6的孙正义站在橘黄色的木箱上,对着面前仅有的两名员工慷慨激昂地演讲了一个小时——信息革命来了!我们要打造的不是5000亿,而是1万亿2万亿的公司!30年后,世界将看到我们公司的辉煌!
这家伙怎么了?员工们面面相觑。一周后,只有两名员工辞职。孙正义成为大军中的一员。
即便如此,孙正义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志向。孙正义的启蒙思想起源于他15岁时阅读司马辽太郎的著名小说《龙马要来了》。这本书讲的是推翻日本德川幕府的关键人物坂本龙马如何通过一系列冒险和任务改变日本,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从此,孙正义觉得人生不能虚度。在美国的一次短期英语培训,让他看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国家的面貌。回国后,他力劝赴美留学——即使父亲病重吐血住院,他还是决定离开父亲出国留学,告别哭泣的母亲。
在美国读大一的时候,16岁的孙正义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吃饭看书,上厕所看书,甚至睡觉,感觉都是在浪费时间。
入学一周后,孙正义完成了他的高中课本。他觉得太慢了,让校长直接读高中。过了三天,他看完了高二的书,又看了高三。再过三天,他要上大学了。
虽然孙正义咄咄逼人,但他很聪明。他最终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经济学。
大学期间,18岁的孙正义不想给家里增加太多负担,所以他决定做点什么来赚取生活费。他在校园里卖一个从日本进口到美国的电子游戏,获利100万美元。
一年后,他决定利用休息时间研究和发明新技术。为此,孙正义召集同学,大胆说服6名教授为自己工作——他承诺,虽然现在没钱,但一旦专利完成出售,他会给教授们满意的全薪。
最终,孙正义和他的团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袖珍电脑语音翻译机,后来被夏普公司收购,孙正义赚到了他的第二个百万美元。大学毕业后,孙正义决定回国创业,也就是上面开场激情演讲的那一幕。
一直以来,孙正义都非常喜欢那些庞大的,容易点燃自己或他人野心的数字。
据他说,19岁的时候,他已经给自己做了一个50年的人生规划;大学期间,他创造了200项发明;毕业后,他花了一年时间思考40种职业,以决定自己未来的志向。创立软银,他为公司制定了300年愿景计划;即使是未来的风险投资,资本也是从10亿到100多亿美元。
孙正义希望自己能成为像坂本龙马一样,能够改变国家,造福人类的人物。他野心勃勃,极其聪明,但是这种性格结合了激进的元素,让他更像一个具有武士道精神的商人。人们曾经分不清他是天才还是疯子。
可以肯定的是,为了实现事业目标,他愿意不惜一切,甚至是生命。
一个典型的例子:2000年,软银公司陷入经营危机。一年后,日本政府宣布开放宽带服务,孙正义决定抓住机会,领导软银的雅虎BB转型。他去市区密集的楼道和管道铺设暗光缆,却动了当时日本最大运营商NTT的“蛋糕”,被对方封杀。
光缆无法形成闭环,孙正义再次陷入绝境。此时,孙正义左手拿着软银的私人通信计划,右手拿着油和打火机。一个人跑到日本总务省的办公楼里大喊:如果今天不允许软银私人案通过,我就立刻自焚,死在这里!经过一番挣扎,软银获得了民营电信的资格。
失败者
孙正义在铁路旁一栋自建的铁房子里长大。因为贫穷和韩国血统,孙正义小时候经常被其他日本孩子欺负,一度抑郁自卑。虽然他将来会成名,甚至成为日本首富,但许多日本人仍然认为孙正义没有正宗的日本血统,并在网上辱骂他。
然而,特殊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孙正义感到自卑,同时,他对自己有一种毫无根据的信心。父亲孙三贤喜欢对三个儿子进行天才心理学的教育。
孙富一直告诉孙正义:你是个天才,总有一天你会成功的。甚至在孙正义刚学会数1、2、3的时候,孙富还非常激动地说,哎呀,我儿子真是个天才!
但天才也是人,人也会生病。
1983年,孙正义创办的软银业务刚刚起步。在一次健康检查中,医生告诉他患有慢性肝炎。“他最多只能活五年,之后能不能活下来很难保证”。这让孙正义突然觉得天要塌下来了。
家庭呢?客户呢?公司债呢?确诊的第二天,孙正义住院了。走投无路之下,他不得不找别人替他打理公司业务。而这场病让孙正义在医院呆了2年。据他后来回忆,这段时间他读了4000多本书。是的,平均每天看5到6本书。
情绪低落的孙正义再次打开了司马辽太郎的《龙马来了》。孙正义发现马龙在他生命的最后五年里做了许多重要的事情。这让孙正义精神一振。
在苦读期间,孙正义研究了《孙子兵法》和兰彻斯特法则。据说他后来的M&A思想就来源于这两本书,包括他的《经营战略:道家》、《天地》、《风、森林、火山、海洋》。
2000年,当互联网泡沫破裂时,软银的股价跌至其价值的百分之一。当年的股东大会上,1000多名股东在会上诅咒孙正义:泡沫男!投机取巧!罪犯!诈骗犯!股东们愤怒的眼睛变成了三角形,充满了指责和侮辱。这是孙正义经历过的最长的一次会面。他花了六个小时向股东解释和说明问题。
孙正义曾经和内部员工谈过如何面对危机——根据猎人的说法,如果你在非洲遇到狮子和野兽,逃避它们将是死路一条。没有对策和枪的时候,人自然想跑,但是野兽会跑得比你快。最好也是最恐怖的方法,就是直视狮子的眼睛,一动不动,和它玩。
2019年下半年,WeWork尝试IPO失败,引发公众对孙正义和愿景基金的质疑。他将如何面对?他还会实践这个非洲狮理论吗?人们喜欢传说,羡慕富人。如何收拾WeWork事件造成的困局,取决于孙正义如何面对自己心中的狮子。
胁迫
2016年,孙正义正积极筹备成立一只新基金。一天,他坐在一架湾流喷气式飞机上飞往目的地会见潜在的投资者。在高空中,他注意到正面屏幕的PPT显示基金投资规模为300亿美元。
孙正义盯着这个数字看了一会儿,删除了“3”并用1和0取而代之——它变成了1000亿美元。他觉得人生苦短,到了该出手的时候就要毫不犹豫的下大赌注。
这就是后来轰动投资界的1000亿美元软银愿景基金。据业内统计,这只基金的资本量相当于4个银湖资本和15个红衫军资本,是当时美国VC年筹资额的两倍。
巨大的金额一度让硅谷的老牌风险投资家们黯然失色,甚至迫使这些基金筹集更多的资金。孙正义自此被称为“硅谷最强大的投资者”。
愿景基金成立三年,资本优势的力量得到印证:320亿美元收购ARM,软银史上最大单笔收购;40亿美元投资英伟达,成为其第四大股东,控制美国主流芯片行业;25亿美元投资无人驾驶公司Cruise;前后投资了WeWork多亿美元。软银愿景基金的巨额资金足以改变科技领域不同赛道的竞争格局。
孙正义财大气粗,地位稳固。如果是他喜欢的公司,他会咄咄逼人地和创业者谈,不给对方任何拒绝的余地。
当孙正义打算投资优步时,他警告对方,如果他不接受软银的投资,他将转而投资优步的美国竞争对手lyft。最终,优步不得不接受软银90亿美元的投资。
同样的“遭遇”也发生在滴滴CEO程维身上。2018年,滴滴当时不缺钱,程维一度拒绝软银资金。孙正义的回答是:要么接受投资,要么软银将把钱投给滴滴的竞争对手——这迫使程维主要接受孙正义的投资。
但对于大公司的并购,孙正义会表现出一种庄严的仪式感。ARM公司CEO塞格斯回忆说,当孙正义提出要和他见面时,他在一个土耳其小村庄登上了对方的专机,两名保安把他带到了可以俯瞰码头的空中餐馆。坐在餐厅中央的是孙正义——所有的客人都被提前清场空。孙正义开门见山地收购ARM,最终成交320亿美元。
随着最近优步和WeWork在资本市场的糟糕表现,作为最大的投资者,孙正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对自己迄今为止的成绩并不满意。
他甚至说,他嫉妒美国和中国的互联网市场规模,他不希望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日本企业家为自己找借口。
嫉妒这个词不是孙正义常说的。关注一下孙正义在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投资成果,或许就能找到答案。
在PC时代,孙正义在1995年与杨致远会面30分钟后向雅虎投资200万美元,一年后又追加1亿美元,持有雅虎35%的股份。1999年,我和马云聊了6分钟,投资了阿里巴巴2000万美元。
后来在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盛大、人人、PPTV都投资了软银。资金最早进入时间在天使轮,软银最晚会出现在C轮。
但到了2012年cmnet时代开始,作为头条系的美团、滴滴、Aauto Quicker、拼多多等。今天估值最高,C轮之前没有软银的痕迹。
不仅如此,在美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脸书、Twitter、Airbnb、Snapchat、Square、WhatsApp等创业公司的C轮投资中,软银也是缺席的价值超过100亿美元。
可以说,在中美互联网领域,孙正义赢了PC时代,错过了移动互联网。一种可能是,仅仅因为错过了一个时代,孙正义后来做了更大的投资来弥补。
愿景基金成立时,孙正义已经59岁了。他总觉得人生苦短,时不我待。
他对与企业家进行良好的交谈不感兴趣。他毫不犹豫地使用威胁或强制手段,让别人遵循他的既定轨迹。他太渴望再次证明自己,太渴望再次创造传奇。这可能是他后来投资越来越激进的原因。
投资者
从东西方的投资圈来看,孙正义、巴菲特和芒格都是成功的投资专家。但显然,他们的风格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是两个极端。
投入巨资后,孙正义会督促创业者快速扩张,最好是5倍或10倍。2017年,他告诉第一次见面的WeWork创始人诺伊曼:在战斗中,疯狂胜于聪明,WeWork还是不够疯狂。
据孙正义本人创办的软银集团称,软银营业利润达到1万亿日元用了33年,但同样的数字丰田用了65年,NTT用了118年。对于很多细分的科技领域,孙正义往往会撒很多网,疯狂占领赛道。
巴菲特和芒格更强调保持理智和常识。无数人问过巴菲特,为什么他们的投资一直好于平均水平,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巴菲特经常只说:我们追求做得更少。问他喜欢的投资机会,他只能告诉你一两只股票,然后劝你长期持有。仅可口可乐这样的传统企业,巴菲特就持股30年。
孙正义曾多次表示,他错过了谷歌和亚马逊规模较小时的投资机会。
在与亚马逊的投资谈判中,孙正义出价1亿美元购买亚马逊股份,但贝佐斯坚持1.3亿美元,最终孙正义因为3000万美元与亚马逊失之交臂。截至2019年10月29日,亚马逊市值已达8739亿美元。
孙正义讨厌遗憾和错误,他一直都很反感。巴菲特和芒格会认为错误是提升自己的机会。同时尽量不要去危险的地方,多思考“我该怎么做才能避免重大损失”。[/s2/]
不同的投资价值观和方法导致不同的行动。就结果来看,巴菲特长期盘踞全球前三大富豪。孙正义在90年代曾经是世界首富,虽然只是三天。
不得不注意的是,大量的投资使得孙正义软银集团负债超过1000亿美元,而孙正义非常倚重的愿景基金第二期筹资也遭遇了挫折。
暂时不谈这么长的300年愿景。如何让软银长期稳定地走下去,是孙正义目前需要思考的最重要的问题。
-结束-
你离你的管理智囊团很远。
只有一指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