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码不能用?你打算再次使用现金吗?你理解错了!
作者:知识星球齐
昨天突然爆了一个消息,说收款码以后不能用于操作、支付、收款。不少网友惊呼,这是以后出门又要带现金了吗?
事实上,我们很快就看到了谣言,它和我们告诉你的完全不同。严谨的说法有几点。
首先,禁止使用个人收款码进行业务活动,重点是个人和业务,你的个人账户,收业务款,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如果我们要从事商业活动,我们应该申请一个商户收款码,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当然,这些收款信息会与我们的企业银行账户连接,以便统计收入和纳税。否则很多人会通过个人账户敛财,逃避纳税。
其次,静态收款码不能用于远程支付,也就是说我打印一个二维码贴在墙上,然后大家就按照这个二维码来支付。央行表示,这主要是为了防止不法分子通过采集大量静态采集码从事非法活动,比如集资诈骗之类的。老七觉得这个问题其实不太大。其实远程支付的话,可以先加好友再转账。
第三,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支付习惯?我觉得不会。老齐回忆,一般来说,静态支付码是用来支付个人开销的,就是在路边买瓶水,在自由市场买个菜或者在小发廊理个发,其他的几乎不用。小一点的超市,水果摊,稍微正规一点的餐厅,都是商家的收藏。
所以,我们不能回到现金时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应该扫码支付还是扫码支付?只是扫码,从个人码变成了商家码。对于普通商家来说,其实还不错。对于个体户小微企业,国家税收已经给的很低了。这个影响微乎其微,可能只有5%,而且还有很大一笔豁免。但商家收款码收取的0.3-0.5%的费用基本上是成本可控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申请了商家收款码,并不比用个人账户收款贵多少,一个月收入1万元的话,你就多交500左右。其实这个大家都买得起。如果经营规模小,那就更少了,但是还有一个隐性成本,可能真的会造成很多麻烦,因为会涉及到很多记账、报销、报税的工作。如果请其他人来做,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要纳入市场监管,这些成本可能是小商贩最不愿意承担的。
消息一出,很多人都以为受影响最大的是路边卖菜的人。这个政策可能真的对他们影响很大。有的人年纪大了,可能连智能手机都不懂。他们一般起早贪黑,就能赚个饭钱。虽然不合法,但是合理。然后,随着支付代码系统的这种调整,他们可能很快就会变得不可持续。摆在他们面前的是让我们用现金代替。大家出门都不习惯带现金,也搞不清楚用商户收款码提供什么样的组织机构代码、名称、社会信用代码、业务类型。当时老齐的公司,在申请商户收款码的时候,纠结了很久,都没想好怎么做,更别说这些小商贩了,他们也没有能力给小微企业注册,甚至报销。如果我们再找一家代理记账公司,那么如果在固定的地方做生意是可以的,你可以加一些老客户为好友,或者转红包,但是如果你还是流动摊贩,那就真的没办法了。
有人说用数字人民币,或者其他银行的支付业务,也不是很站得住脚。如果微信支付宝要用专门的商户收款码,数字人民币可以个人支付进行业务是没有意义的。而且变成了银行变相的和这些小商贩竞争利润,所以这个有点太不合理了,所以老七觉得他不会做。禁止个人收藏码进行商业收藏,当然不是为数字人民币铺路。
然后有人在问,这个事情会不会对微信和阿里的支付业务产生影响。影响是肯定的,但基本不大。按照业务量来说,应该说90%以上的支付不会受到影响,如果把金额算进去,可能99.9%都不会受到影响。毕竟只是几个小商家,和上万亿的支付渠道比起来几乎微不足道。但是从趋势上来看,未来数字人民币和银行也想在支付渠道分一杯羹,所以现在是微信和支付宝两大主导,应该会逐渐改变。但估计不会很快,也不会占太多份额。因为大家的使用习惯已经形成了,要改变不是那么容易的。国资如果想掌握支付渠道,不如干脆控股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远比创建第三支付渠道省力。
所以,如何看待这件事,完全取决于你的立场。如果是正常用户和消费者的立场,完全没有影响。如果是投资人的立场,会有轻微影响,但很小。但如果你是一个曾经靠个人收藏码赚点生活费的路边小摊贩,那真的会对你产生很大的影响。你应该早点考虑这件事。在知识星球齐的粉丝群里,经常有人告诉大家,目光不长远的人一定有近忧,做事情要看长远的眼光。不要被眼前的一些蝇头小利所迷惑。有些事情短期看起来还可以,但实际上中长期一定是洪水猛兽。其实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应该是长远的,就像投资一样,让时间的复利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