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容付费时代,人们在各大平台享受娱乐服务时,都无法脱离会员制。不久前,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相继涨价的消息再次引发了会员付费的讨论。没有自动续费提醒,秘密退订按钮,同一会员不同价格...这样的纠纷不断,平台扣款机制如何更合理?
2021年5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颁布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第十八条明确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应当在自动续期或者延期的五日前,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服务期间,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明显、简便的随时取消或变更的选项,不得收取不合理的费用。
在《办法》正式实施前,南都记者评选出十大常用app,对会员费续费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仅有3家平台在协议中承诺在续费前提醒用户,半数平台无法在手机客户端取消会员自动续费,需要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
苹果的会员价普遍高于安卓,部分平台不提供单月购买的选项。
4月19日至29日,南都记者选取了网络视频、音频、音乐三大类和十款常用app作为评测对象。为了保证结果的完整性,评测分别在苹果和安卓两种不同的使用场景下进行:
评估结果如图所示。
结果显示,所有平台会员默认选择自动续费。除了默认连续包月,其他所有平台都默认连续包月。优酷VIP不提供单月购买的选项。用户只能从自动续费、半年会员和年度会员中选择。
与单月购买相比,连续包月的价格也更低,加上首月和新客户折扣,最高差价可达10元以上。
以苹果系统的连续包月价格为例。音乐平台会员价从高到低依次是网易云音乐、QQ音乐、咪咕音乐。视频平台会员价为腾讯、爱奇艺、优酷、芒果等。在音频平台中,喜马拉雅的会员费高于蜻蜓FM。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会员在大部分平台的价格都高于安卓,差价在1-4元以内。只有Bi-Li-Li和蜻蜓FM的会员价一样。
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也通过近期的涨价,实现了两类用户的价格平价。继去年11月爱奇艺涨价后,腾讯视频也宣布从4月10日起,将每月15元的价格上调至20元。调价后的腾讯视频会员依然比爱奇艺贵1元。
此外,被测试的平台并没有在会员付费页面告知用户额外付费的产品。只有用户点击进入会员服务协议,才表明有明确的会员权益范围。
半数平台提供取消应用内续费,少数平台承诺扣费前给予通知。
此前,杜南民调中心曾对视频会员投诉进行过监测分析,近六成投诉者遇到了续保扣费系统混乱的问题。找不到入口取消自动续费困扰着很多用户。
本次评测的十款app中,除爱奇艺和咪咕音乐外,其他平台均有专门的自动续费服务协议。不过大部分都是默认勾选的,用户在购买会员服务时是同意的。
在明确性上,所有平台协议都有告知如何取消自动续保,只是详细程度不同。网易云音乐只给出苹果系统的访问权限,芒果TV的退订说明在另一个产品页面,需要手动搜索。
在协议中,QQ音乐、咪咕音乐、优酷、爱奇艺、比力比力在手机客户端为用户提供取消自动续费的路径。其他平台的注销需要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
杜南记者通过购买发现,与第三方支付平台挂钩的自动续费往往采用免密扣费的方式。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任何一方的平台在扣费前给出通知,用户很有可能意识不到自己一直在续费会员服务。
然而,目前只有QQ音乐、优酷和毕丽在协议中承诺在到期前向用户发出通知。
其中,优酷和毕丽的通知方式包括短信、站内信或微信微信官方账号。QQ音乐的表述很模糊,意思是“在付费会员服务到期前,腾讯可能会给你续费提醒”。
会员价变了怎么办?十家平台中,只有腾讯和优酷视频在协议中提到会通知用户。其余平台在扣费前均在相关页面公示,用户继续使用会员服务将被视为知晓并同意变更后的收费标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告诉记者,续费前不告知用户自动延期,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总局发布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平台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这将对上述侵权行为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
如何定义「显著方式」?刘俊海表示,应以普通理性消费者能够真实、准确、完整地理解商家提出的涉及消费者切身权益的条款为衡量标准。
因此,对于大部分平台采用页面公示告知的做法,他认为应该进一步明确具体的提示方式,否则用户不进入App很难实现。比如考虑到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设置突出颜色和标记方式、大字体、语音朗读等无障碍模式。
刘俊海表示,《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并不是“单打独斗”。它以法律和行政法规为后盾,特别是电子商务法、消费者安全法和民法典,具有重要的法律规范效力。在维权过程中,消费者可以考虑将《办法》作为提起诉讼的参考。
执笔:黄游艺伟李李梦晗,反垄断课题组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