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单”是外卖APP中的高级功能。当用户凑不出配送费或者想追求更大的优惠时,可以邀请身边的朋友一起订购。在本文中,我将展示重新设计美团外卖订餐流程的详细过程。设计的目标是提高点餐功能的使用率和任务完成率。
如下图:
第一,什么是“拼”
一个外卖订餐流程由多个用户完成,包括一个发起者和几个拼写者。在商家详情页面,发起人可以选择“订购”,并向微信好友发送邀请链接。拼客接受邀请,在微信外链订餐。最后,所有参与者选择的菜品由赞助商统一提交、结算、支付。
单一流程的业务逻辑
美团外卖的订餐功能于2017年3月在5.4.0版本上线。这个时间点与17世纪初令人印象深刻的“外卖大战”不谋而合。三个月的时间,美团外卖从相对落后的位置发力,追平甚至赶超饿了么,稳步成为外卖行业两大巨头之一。
从这个角度来说,“点餐”这个功能不仅仅是一个提升重度用户体验的小功能,更是一个很强的商业属性,是美团外卖为了从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而迈出的一步。在这个前提下,详细分析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订单生成”功能上线的时间
二、业务需求: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不久前,艾媒咨询发布了最新的外卖市场监测报告(《2018年上半年中国网络外卖市场监测报告》),为我们勾勒了外卖行业的最新市场背景。
2015年后,外卖行业用户增速逐年放缓。
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各大外卖平台纷纷开发点餐功能。从长远来看,他们都以增加业务量和扩大市场份额为目标。更具体地说,有两个业务目标:
(1)刺激非刚性需求,提高外卖订单率
从“发起者”用户的角度来看,总有“犹豫要不要点外卖”的场合,也就是非刚性需求,比如“这个下午茶能不能吃”;让我们看看外卖是否有折扣。如果没有,我们去食堂吃饭吧。鼓励用户下单可以帮助用户分摊运费,享受全额折扣,刺激犹豫不决的用户消费。
(2)通过微信小程序获取新用户,调动不活跃用户
从“单人”用户的角度来看,这些“单人”用户很可能并不是外卖的活跃用户,他们甚至从未在美团注册过。但是,当他们点击订单邀请外链时,就可以授权美团外卖的H5站用微信号信息登录并点餐。
三、用户需求:两个身份,两个体验目标。
一个完整的拼写任务需要由“发起者”和“拆分者”两个角色来完成。他们的用户画像如下:
发起者和拼写者的用户画像
目前拼单任务已经满足了用户最基本的需求:赞助商节省了少量费用;单身的人可以轻松吃外卖;分摊账单时,运费和折扣早已分摊,用户无需担心计算。
但是,在探索优化方案时,我们需要更深入地探索事物的本质。
在拼读过程中,“发起人”和“拼读人”是相互合作共赢的。但是,他们之间不是有矛盾、冲突、互相猜疑吗?
让我们看一个可能的用户场景:
莉莉和小明最后成功拼出了订单,谁知道呢...
用户体验路径
四、“拼单”任务中的两个基本矛盾
单拼有点麻烦,尤其是赞助商,要付出组织策划的精力,还要提前支付大家的费用。但还有另外一个成本,这个成本更隐蔽,也更容易被忽视。也就是“等待”本身的时间成本。在外卖场景下,用户需要的是即时满足,“等待时间”是非常昂贵的。由于“时间成本”的因素,“拼单”过程中存在两个本质矛盾:
有趣的是,“拼单”任务中的矛盾,更像是社会公共政策制定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在制定“拼顺序”的规则时,也需要考虑不同角色之间的利益平衡。
动词 (verb的缩写)竞争产品分析:不同产品的对策
我梳理了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的点餐流程,发现在制定点餐规则时有两种不同的策略。
不同外卖app的策略
在《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发起人只能在启动拼写顺序后停留在此页面。如果他试图撤退,这个拼写顺序将自动取消。这种方案很容易引起赞助商和用户的不满。在可用性方面,也违背了尼尔森10原则中的“用户控制和自由”,但在逻辑处理上却很直白简单。
赞助商需要一个“专一”的拼写方案。
百度外卖让赞助商“为所欲为”,可以退出单一模式去做其他事情。当用户退出“拼写”模式时,店名旁边只有一行小字,提醒用户“正在拼写”。
百度外卖允许用户随时退出拼读模式。
允许赞助商用户退出下单的页面,在等待的同时浏览其他店铺和内容,大大加强了用户的掌控感和自由度,在用户体验方面非常好。然而,百度外卖采用的这一方案也存在严重问题:
长期来看,百度外卖的订餐逻辑给了促销员更多的自由,但对产品的长期发展不利。
两种方案对应的用户体验
不及物动词优化方案的探索
回到美团外卖订餐功能的优化。有没有既能维持美团外卖现行业务规则(一次只能发起一单),又能给赞助商更多自由的解决方案?我也这么认为我们的努力可以从图中看出:
美团外卖的优化方向
首先,我们可以允许发起人退出等待列表(即当他从列表页面退出时,列表顺序不会关闭)。此时,发起人可以在等待拼写结果的同时浏览其他内容。同时,界面需要在明显的位置提示用户“等待拼写列表”。当别人加入拼读列表时,需要尽快反馈:“你的一个拼读好友加入了拼读列表”。
其次,在主流页面如首页、类目页面、购物车页面等。,还需要给出“订单进行中”的明显提示。同时,在商业逻辑上,还是要坚持一次一单的原则。当用户想要打开另一个商家的订单时,需要询问是否关闭之前的订单。
最后,文案和UI设计可以考虑一些情感因素。一方面要加强推销者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唤起拼写者对推销者的感激之情。比如订单提交成功后,单个用户点击微信外链查看订单进度时,可以看到这样的提示:
标签
“拆分账单”是一个典型的涉及多个角色的任务,角色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在设计这样的任务时,如何平衡多个角色的利益,让所有角色都有良好的用户体验,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对美团外卖的“点餐”流程做了需求分析和方案优化,算是对这个话题的初步探索。
本文由@ leadwhite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