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
随着寒假和春节的临近,许多父母也开始为孩子选择玩具作为春节礼物。但是,如果选择不好,哪些看似好玩的“网络名人”玩具很可能会危及孩子的安全。近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儿童玩具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报告。
本次风险监测样本全部来自流通领域,共采集85家儿童玩具生产企业生产的94批次样品,主要来自重庆市各大批发市场、商场、超市、新华书店和网络平台。
其中,抽检儿童磁性玩具68批次,不符合监测标准要求的项目包括:小零件1批次、绳子和弹力绳17批次、包装或玩具用塑料袋和薄膜3批次、磁铁和磁性元件21批次、标签和说明书3批次、孔、缝隙和机械装置无障碍3批次、可运输元件(硼)2批次。
抽检儿童玩具26批次,不符合监测标准要求的项目包括:小零件2批次、标签和使用说明书2批次、重金属(汞、铅、砷、镉)10批次、微生物(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耐热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2批次。
通过对具体监测结果的分析,发现不合格产品的主要产地为广东省汕头市、中山市、浙江省东阳市和义乌市。主要风险是儿童磁性玩具生产厂家使用铁、钴、镍等高磁通劣质磁铁,导致磁通超标问题频发。二是儿童换装玩具重金属(铅)和微生物指标超标问题严重。不合格样品均为眼影产品,10批次样品铅超过最大限量值1.5-2.6倍。
磁性元件磁通量超标。当儿童误食两种或两种以上磁性成分时,磁性成分在消化系统中隔着胃肠壁相互吸收或排斥,容易导致因磁铁吸收而引起的肠道扭曲、肠粘连、肠穿孔或肠梗死。针对磁性玩具磁通量超标的情况,消费者应尽量避免选择磁性零件较小的玩具,以免误吞。对于非独立的磁性小零件,可以通过拉扭等方式观察磁性小零件是否脱落。如果它们容易脱落,就不适合购买。
铅迁移率太高。当儿童频繁接触玩具表面时,由于其铅和钡的含量较高,可能会造成伤害。铅中毒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因此,建议消费者在选择装扮玩具时,尽量不要选择颜色太鲜艳或者味道太浓的产品,尤其是眼影产品。
买玩具是一门学问。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不合格玩具的危害性,在购买玩具时要谨慎。(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