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自由行产品对航空公司业绩有拉动作用,但不明显”
在经历了自由行1.0和2.0之后,今年年中,随着航空公司客座率的回升,有观点认为“不会再有新的自由行”。然而,2021年最后一个季度,Freefly“卷土重来”,进入3.0时代。
8月26日,南京禄口机场恢复国内航班。图为机场内工作人员杀人。荔波照片
用心飞翔,回来吧
今年的民航业没能走出亏损的阴霾。三大国有航空公司今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其中国航亏损35.36亿元,东航亏损29.54亿元,南航亏损14.31亿元。
在这种压力下,航空公司不得不开源节流。11月5日,部分航空公司恢复燃油附加费。时隔34个月,燃油附加费“卷土重来”。另一方面,去年大放异彩的飞轮产品也进入了3.0时代。
10月7日,南航率先推出“快乐飞行3.0”。初期采用定向邀请制,只有收到邀请短信的用户才有购买资格。四天后,“开心飞翔3.0”开始向公众发售。10月20日,山东航空空以3299元/套的价格推出“魔毯3.0”。
10月27日,春秋航空空发售“想飞就飞3.0”,有效期5个月。海南航空空、中联航、深航空也在11月5日推出“自由行”,其中海南航空“自由行”最低价1999元,只能飞到2022年1月中旬;中联航“自由飞”售价2698元,有效期至明年5月31日;深航空“随心飞”青春易卡3333元,同一地点只能去一次。
对此,民航专家齐琦告诉《Zhongxin.com》,“现在的环境和去年Freefly诞生的时候差不多。受疫情影响,各地限行政策,出行需求下降严重。所以,用心飞翔,回来吧”
空乘人员为乘客提供热餐。东航供图
时间短,规则细
今年一季度,南航、深航已推出双城旅行卡、易卡,国航发行敬老权益卡。这些产品的共同点是期限更短,客户群更详细。自由飞进入3.0时代后,申请时间普遍缩短。
同时,部分产品的适用面积也有所减少。春秋航空空“想飞就飞”只能兑换特定城市的进出港航班;去年,HNA“幸福自由贸易港”产品覆盖旗下12家航空公司空运营的海南进出港国内航线,现仅支持海南航空空和大信中华航空空实际承运的国内自营航线。
对此,齐琦认为,与1.0和2.0时代相比,区别在于规则更加细化,适用群体更加具体。
“如果权益类产品的规则比较笼统,那么在权益执行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纠纷。新产品规则更清晰,客户群更细致,有助于减少纠纷至于价值,消费者还得看是否真的符合需求。”
南航幸福航班3.0只能使用到2022年1月15日。
在规则设计方面,Aviation 空公司也根据自身经验做了不同的调整。春秋航空空经历了石家庄基地和扬州基地的停航,相应增加了相应的规定:区域内任何一个机场因疫情或不可抗力原因停航超过一个月的,可以申请退还剩余套餐金额。
南航“快乐飞行3.0”规定航线安排调整属于民航正常业务范围。如因该等情况导致套餐所涵盖的部分航线随时取消、停飞或变更,航空公司将不提供额外补偿。
但这些规定也引起了消费者的质疑。有用户表示:“调整路线安排有合理依据吗?如果上座率不足,应该由航空公司承担。为什么要把风险转嫁给乘客?”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自由行”通常可以换取“票卖得不好”的航班,这类航班取消的可能性很大,也是投诉和矛盾高发的领域。
副卡,可随时归还
“我买了三张成都到海口的往返卡。单程票价只要600元。直接买票要1000多,省了400多。值了。12月10日发售的最新一期,飞三亚只要450块。”林允,在成都工作,现在是HNA“自由飞翔”的铁粉。
海南航空出港航线“自由行”经济舱单程价格截图。
“副卡”是自由行的一种新形式。今年7月,海航空联合去哪儿平台上线。消费者提前以固定价格购买特定航线的机票,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可以在航空公司开通的航班中选择随时换票。除了50元燃油费,不需要支付任何额外的费用。如果下个月没有换,会自动全额退款。
随着冬奥会的普及,国航推出了冬季滑雪主题飞行子卡。从最低价289元到最高价489元,比如北京大兴飞沈阳289元,哈尔滨飞北京首都389元。去哪儿网平台数据显示,机票副卡均价在300元左右,平均折扣在8折左右。
去年各大航空公司空公司推出的“自由行”产品,大部分价格在3000元左右。虽然期限比较长,折扣也不小,但是很多网友反映工作忙得脱不开身。万一疫情反复,买一套“自由飞”有时候可能拿不回钱。
自由行旅游群中有很多人咨询购买航班副卡产品。
在自由行旅游群里,记者看到很多人从自由行转到了“飞行副卡”。有购买的人表示,“在兑换副卡机票时,当天几乎所有航班都会有座位开放兑换,时间段选择更多。”“去年没飞几次,买这个就不担心浪费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疫情反复,年票卡会因航班取消减少出行次数,变相增加单次出行成本。而“子卡”产品不用就会被退回,这也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齐琦说:“自由行产品对航空公司业绩有拉动作用,但不明显。今年的偶发性疫情正在发生变化,区域性疫情不断出现。旅客原有的出行计划可能频繁被打破,导致航空出行需求空被迫释放民航业真正复苏的关键在于疫情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