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上有个女的发帖,很有意思。
结婚十年,呆呆的老公基本没送过她什么礼物,于是老婆旁敲侧击的对老公说:“你看,十年都快过去了,这么久没收到你的礼物,该不该给我看看!”
丈夫说他明白了。三八妇女节,老公给老婆发了一个微信红包,上面写着“老婆,你这么多年辛苦了”。
收到红包的那一刻,她想,老公终于开窍了,心里甜甜的。
结果打开红包,3.8元突然感觉像被泼了一盆冷水,所有的期待都落了空。
在帖子中,她写道:也许,如果我没有收到这份礼物,我会感觉更好...
看来这个男人的情商明显不太高。毕竟你老婆已经暗示清楚了!
如果不能送细心的礼物,或者送个幸运数字红包,也是可以的。但是3.8,你要我说你什么?
那么,高情商的人怎么发红包呢?
明白红包最重要的不是金额
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曾说过,人类社会能力的上限是150人,而这150人就像洋葱一样分等级分布。最亲密的五个联系人位于我们社交圈的最里层,最外层是10人,最外面两层分别是35人和100人。
这么多人,怎么维持关系?
主要是社交。
在我们这个时代,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群发消息,赞朋友圈,成了我们最快捷的联系方式。
您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复制网段。不管对方的朋友圈是悲是怒,都喜欢说“看了”。这种漫不经心的接触只会让人觉得越来越假。
这个时候就需要更深层次的连接,而红包就是这种深度连接的满足感。
群里也有红包,不管金额多少,只要一个红包发出去,几秒钟大家就蜂拥而至抢了。
抢多了开心点,加一点再继续发,抢少了嘲讽几句,直到形势逆转,再扔出红包。
这样,人与人之间久违的联系又被重新拾起,距离自然也近了许多。
这就是红包的意义,一种深层次的联系。红包最重要的不是金额,而是意图。
所以情商高的人不会盲目拿大红包中奖,而是会用一个幸运数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永远不要占便宜
最近班长在组织同学聚会。他先在群里发了红包。很快,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但至于聚会的地点,大家都很难调整,时间也不一致。
这时,一个刚抢到最小红包的同学生气地说:“肯定是你发的红包不够大。你再发一个大的,你说去哪我们就去哪。”
班长什么也没说。很快,一个比之前更大的红包又发出来了。这位同学捷足先登,抓了个大的又去潜水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参加过关于聚会的谈话。
后来有同学时不时发小红包活跃气氛。基本上,谁抢了他们就会把他们送出去。
但偏偏只有这个同学会默默抢红包,一直不发。就算抢到小的也要嘲笑给红包的人,说他小家子气。
一个认真的同学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他抢了这么多,但也想表现一下。
他开始哭穷,说大家都是老板,自己却是打工仔。
一句话:没钱,没钱。
后来说的人多了,他终于发了红包。我们以为铁公鸡终于拔了。我看看,总额10分钱,他居然分成了10份,每份都有一分钱!
所有人都惊呆了。这一毛钱的红包,真的暴露了他只是占便宜的心态。
抢你这一分钱,我多花流量!
没有人把同学之间的这些红包当成盈利的目的。只有你来我往,才能长久。
但也有人沾沾自喜地利用这些小便宜。他自以为聪明,其实他已经回应了别人。
你占便宜的方式真的很难看。
红包里藏着一个人的图案
小小的微信红包,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情商和待人接物的态度。
之前,前同事潇雅打算辞职自己创业,但她想知道更多关于自己创业的预测和风险。正好同事群里有人涉足过那个业务,她就在群里咨询。
潇雅从一开始就没有直接问。她说明来意后,发了一个红包,客气地写着“请教大神”。她的态度非常真诚友好。红包还没发出来,就有热心的朋友开始回答她的问题。
聊天之后,潇雅说她很有教养。她又在群里发了个红包,感谢大家的耐心指导。
许多朋友笑着说,潇雅如此世故,创业一定会有贵人相助,大获成功。
果然,没过多久,她就赚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再次在群里发红包雨。
在工作中尤其如此。当你向别人求助的时候,送一个红包比无数个感谢要好。钱多钱少都没关系。重要的是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时间和知识的尊重,会从心底对你产生好感。
懂得适时发红包也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桥梁。
有一次,有个学长把自己收发过的红包贴在朋友圈里。
这位长辈平时很大方,有自己独特的处世之道。不管别人帮他还是鼓励晚辈,他都会用红包的形式表达感谢或鼓励,所以关系很好。
我观察过身边很多人。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这个规律:相处的人越多,发出去的红包和收到的红包差距越大。那些利用红包的人越来越坏。
比如逢年过节,我给上级或领导发红包表示尊重,但他们往往会给我更大的红包。
我给同事或者朋友发红包的时候,混的好或者情商高的人,往往会回一个差不多或者更高的红包给我。
那些只收红包,连一句谢谢都没有的人,往往过得并不好。
一个人的红包隐藏着他的格局。
就像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相处融洽的人自然有他的道理。他深谙世事,为人慷慨,所以他的路越走越宽,愿意帮助他的人也越来越多。
他懂得利用现有的资源来换取更好更长远的未来。
那些相处不好的人,只是因为格局太小,斤斤计较,只愿意占便宜,不肯吃亏。其实他们的路越走越窄,是因为别人不愿意和他打交道,把自己的路堵死了。
富兰克林说:“我从未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自己的厄运。”
我很想改变这句话:
我没见过一个靠抢红包发财的人,也没见过一个因为给慈善机构发红包而倾家荡产的人。
相反,我看到的是占别人便宜的人会越来越差,而慈善会越来越好。
因为:得道者帮助多,失道者帮助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