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电脑的注意事项配置应该看什么(如何组装一台最适合自己的电脑 实例装机电脑配置需求分析及建议)

一个好的电脑配置单,不是看它用的配件有多便宜,也不是看它用的产品有多顶尖,而是看它适合自己。我在之前的文章里经常提到这一点:适合自己的配置才是最好的。我用一个给用户写配置列表的例子来说说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配置。虽然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装机的思路,但是对于打算装机的用户来说,我觉得还是值得一看的。




1。用户对电脑配置的预算和需求

昨天我们刚开始工作,就有一个用户让我写一套配置单,预算在5000元左右,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主要是多玩模拟器手游和影音娱乐。

2。预算分析

首先要排除显示器、键盘、鼠标的预算。显示器预算800左右,键盘+鼠标预算200左右,所以主机预算4000。

3。预估配置

除了要有不错的性价比,一套合格的配置单还需要考虑其扩展性。所以脑子里首先闪过的配置列表是这样的:

[CPU]:英特尔酷睿i5 12400盒装1499
[散热器]:罗泽P4(镀镍复合热管)90
[主板]:华硕B660M-K D4 759
2 200 DDR 4 468
[硬盘]:三星PM9A1 512G PCIe 4.0固态硬盘469[/br所以在这个配置上,我没有用独立显卡,直接选择了核显的12代i5-12400。虽然UHD730核显的性能只是一个可用的水平,但是对于手游来说已经足够了。节省下来的预算加在电源或者其他配件上,等以后显卡降价后,我们可以直接入手一块独立显卡,让整机性价比最大化。

但是转念一想又给了另一个配置方案

[CPU]:英特尔酷睿i5-10400 f 799
[散热器]:玄冰400k 80
[主板]:MSI B560M-A PRO 580
[[硬盘]:金士顿500G nvme M.2固态330
[显卡]:华硕GTX1650 4G 1750别急,看看我接下来的分析对不对。




很多时候,给你写配置单的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没有充分考虑用户的具体需求。就像我开头写的配置单,看起来很不错。全新架构的第12代i5-12400在目前的6核cpu中算是性能超强,玩各种大型游戏毫无压力。虽然不用独立显卡,但是省下来的钱可以升级到更好的电源、内存、硬盘等配件,到时候再购买显卡,也不算什么大错。

不过我突然意识到12代i5的计划对于懂diy的用户来说真的很好,留有很大的升级空间空,等着把它改造成玩3A游戏的电竞游戏机吧。但对于对电脑一窍不通、不会DIY、懒得翻来覆去的小白来说,买电脑只是想舒服地玩玩,显然有点不合适。对于这类小白用户,基本不关注硬件行业,也不关注显卡什么时候死机。一般电脑买回来用几年,壳盖都没开过。等了n年,他们觉得电脑性能真的不够用了,就随便换个新主机,这类用户居多。当然也有用户愿意花时间学习DIY硬件升级或者请朋友帮忙升级,但这是少数。

如果我真的把第一个配置列表给他,他很可能会一路用下去淘汰掉,不会发挥配置应有的优势。而如果他一时兴起想玩吃鸡什么的,他也应付不来。之后他会说你配的是什么烂电脑,花了那么多钱连玩鸡都不会。就算你把你的想法告诉他,估计他也不一定能理解。他可能会觉得很麻烦。他买的电脑是直接使用的。结果,你还是得让他东做西做,而不是一次到位。(其实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确实是这样)




所以我写了第二个配置方案。cpu抛弃了最新的12代平台,改用10代i5-10400F。因为没有核显,使用10代平台,节省了近900块cpu和主板。虽然i5-12400和i5-10400的性能相差较大,但是对于上面提到的用户需求,这两款CPU的实际使用体验并没有什么区别。而且i5-10400的性能也不弱,即使现在也不会成为大型游戏的性能瓶颈。Cpu是一个比较制造的配件,4年前的i5-8400今天还能用,只要不是大3A的游戏都没问题,而i5-10400F是6核12线程。按照这个用户需求,用个四五年不成问题,就算以后想玩大型3A游戏也没问题。



买电脑主要看什么配置

【/br/】显卡是GTX1650,选择它不是因为性价比高,而是因为目前真的没什么可选择的。GTX1650虽然不是什么好牌,但是性能还是可以玩一些轻中度的游戏,比如吃鸡,APEX,GTA5等等。一个用户现在不玩大型游戏,不代表他以后不会玩。有个GTX1650总是比较好。

8G*2双通道3200MHz内存和500G NVME固态硬盘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已经足够了。最多后期加个硬盘存放小姐姐之类的学习资料。

电源已减少。第一,因为这个平台功耗不高,不需要太高瓦数的电源。第二,考虑到这个用户没有后续的配置和升级需求。

总结:如何组装一台最适合自己的电脑配置的分析与建议

10代i5的第一套配置单性价比高,升级空间隔大,但核显性能较弱。第二套12代i5的配置性价比不高,但对于有特定需求的用户,体验会更好。其实这篇文章主要不是写配置单,而是给用户提供安装时选择配件的思路。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