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前程无忧最近做了一个2020年员工副业发展的调查。2月1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10.2%的受访者目前从事副业,副业内容多为微信业务、代购、网店等电商业务。不从事副业的人群中,只有1.2%的人表示不想发展副业。
其中近一半从事电子商务工作
拥有更多的个人时间是从事副业的首要前提。从事副业的受访者中,近一半(46.8%)从事的是微信业务、代购、网店等与受访者正式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电子商务工作。这种副业门槛较低,对年龄和专业没有要求,但更依赖人脉和沟通,女性员工数量是男性员工的3倍以上。
20.3%的受访者表示在本职工作中接私单,15.2%的受访者表示长期从事讲座、写文章、翻译等知识消费副业。因为跟个人专业技能和喜好有关,这种副业收入比较高,但是不可避免的要用到正式的工作资源(设备、人脉等。),而且大部分受访者都不愿意让雇主和同事知道这件事。
然而,受访者也报告说,大多数提供其正式工作的雇主并没有明确或以合同形式禁止员工从事与当前工作相关的兼职工作,其雇主使用兼职员工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有增加的趋势。
从副业满意度来看,电商消费副业虽然准入门槛低,工作弹性大,但市场相对饱和,全职员工基数庞大,群众对其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上升,开拓新客户和运营老客户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其实很高。
相对而言,知识消费型的副业,由于疫情的影响,在线上一直在快速转型发展,已经走在行业前列。讲座/培训、写作、翻译、信息整合等灵活的“计件”副业,既满足了员工赚取外快的需求,又灵活填补了市场的需求缺口。他们不仅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创造可观的效益,还可以扩大人脉。
副业不是兴趣。60%的顾虑是收入
当被问到“你为什么最看重副业?”当时回答“增加收入”的占59.5%,第二选项“为个人创业做准备”仅占12.7%。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正式工作提供的加薪正在变得乏力。面对物价上涨和各种生活费用,搞副业相当于“给自己发奖金”,大多数人认为是“合理的”、“安全的”。
对技能快速贬值的担忧让很多受访者感到焦虑和压力。“趁着还有市值,多赚点钱”也是很多副业人员的心结。10.1%的受访者希望利用副业“发现自己未来可能的新工作”。
但调查也显示,大多数人的副业收入并不高,很多人是抱着“聊胜于无”的心态从事副业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只有45.3%的人能有一年以上的副业。
64.6%表示“副业收入不稳定”,如期拿到副业报酬并非不可能。收入和生活保障主要靠主业。46.8%的受访者受困于副业对主业时间和业绩的干扰。
超过40%的受访者表示,无论是偶尔的额外收入还是经常性的副业收入,都“没有缴纳个人所得税”,32.7%的人干脆表示“不知道用人单位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
互联网等从业者副业比例高
受访者中,89.8%的人表示不会拒绝从事副业的机会。副业人员中,有3-5年和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群体最多,占28.8%。主要从事互联网/电子商务、教师和传媒/出版/影视/文化行业的受访者比例较高。80、90后从事副业的比例明显高于70、90后,女性从事副业的比例高于男性。
随着企业灵活用工,灵活用工意愿增强,网上(远程)业务比例增加,劳动者非全日制、灵活就业机会大幅增加。但调查发现,六成以上的人存在“副业报酬未能如约而至”的情况,因主业和无合同而难以维权。
26.6%的受访者抱怨副业提供的工作没有什么保障。以“省钱”“快速解决就业问题”为目的,以“赚外快”为目的,双方达成的非正规就业往往简单粗暴,没有提供必要的安全卫生指导和必要措施,个人承担很大风险,副业往往没有劳动合同。
30.7%的受访者质疑副业的合规性和合法性。代销的产品和服务是否安全合法,转发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电话是否侵犯他人隐私等.....由于对提供副业的企业缺乏了解,大部分副业都不需要进入企业办公室进行经营,这里的违规、诈骗和人身安全也令人担忧。
51-Carefree首席人力资源专家表示,目前大部分人从事副业还是尝鲜。工作场所、工作方式的柔性化和企业人员需求的柔性化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但是,保住主业还是第一位的。企业的正式用工和员工保障的投入也应该是主线。个人只有先从事有约束、安全的副业,才能投入时间和精力。
图片:无忧未来,IC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