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快递地址填错了已经发到了怎么办(3·15变淡了,原因很复杂)



作者/《金融世界》周刊作者周翔宇·魏一宁

编辑/陈芳

2003年,统一在四川悄然推出了老坛酸菜牛肉面。没想到很受欢迎,瞬间扭转了即将在本土市场落败的局面。两年后,统一将老坛酸菜牛肉面引入武汉,结果又意外成功。所以团结里有一种猜测,中国人大概是爱吃酸菜的味道。

统一的推测得到了市场的验证。2008-2012年期间,统一老坛酸菜面年销售额暴涨20倍,达到35亿元。老对手康师傅也在2010年收场。此后,两大巨头将老坛泡面销往全国各地。

没想到十几年后,康师傅和统会因为老坛的这一桶泡菜面遭遇“灾难”,被推上风口浪尖,让不少“真爱粉”直呼“崩溃”。



(图/央视财经直播截图)

2022年3月15日晚,3月15日“土坑”晚会酸菜乱象的曝光,间接引出了康师傅和统一两大巨头。大量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感叹,“我立马把家里的老坛酸菜面扔掉了”、“我只吃泡面里的老坛酸菜面,以后不敢再吃了”、“人生第一次房子塌居然是老坛酸菜牛肉面”...

随后,在一片统一的道歉回应中,康师傅和电商平台的举动全部被冲上热搜榜。截至记者发稿时,微博十大热搜榜中有三个与老坛酸菜有关。相比之下,3·15晚会曝光的其他乱象就平淡多了。有网友认为晚会中提到的直播送外卖、水军、小学生抽奖陷阱等问题“太老套”,甚至有人感叹“曝光的都是虾米”、“不痛不痒”、“今年的3·15堪称小作坊限定年”。

为什么被曝光30多年公司和乱象侵害消费者权益的3·15晚会越来越弱?

曝光的都是“小虾米”

在3·15晚会之前,对于谁会出席3·15晚会,有各种各样的分析和猜测。

主流猜测是新能源汽车、直播电商、食品安全、大数据杀熟、个人信息安全等领域的乱象及相关企业最有可能在3·15晚会上,因为这些领域的投诉量一直位居前列。在汽车领域,一直“为女车主车顶维权”的特斯拉,以及卷入自燃风波、“锁开关”等多起舆论事件的威马,是被猜测较多的企业。

3月15日晚上8点,3·15晚会曝光名单出来后,很多公关人士瞬间松了一口气,因为没有大家都知道的大公司,有的只是行业乱象,被点名的都是小企业。

3·15晚会曝光了女主播背后的秘密、翡翠直播江湖骗术、被操纵的口碑、围堵校园的抽奖陷阱、“土坑”酸菜、不新鲜的粉条、被绑得像流氓的黑手、开骚扰电话的黑手、熄火的电动自行车、电线电缆安全能否中断、医美培训乱象调查等11个重点事件。

其中“第一枪”和“第二枪”都是针对直播行业的,但提到的乱象与Tik Tok和Aauto faster无关。《第一枪》主要揭露了直播公司的行为,为了赚钱,男经营者冒充女主播与大粉丝互动,骗取粉丝的财产和感情。

最大的命名企业集团享受相互娱乐。目前在全国拥有1000多家线下直播间,2000多名签约艺人,50家分支机构和工作室。2017年,它成为第一家与Aauto Quicker合作的公司,并于2018年进入Tik Tok。到2021年,其营业额已突破3亿元。



(图/央视财经直播截图)

《二炮》针对有货直播乱象,曝光永德祥、十里牌、成泽翡翠等几家直播间,在翡翠直播中虚假宣传,自己导演、表演“跨境交易”,请演员扮演货主、主播表演砍价、还价的二重唱秀等乱象,但不点名几大电商平台。

直播乱象过后,水军、小学生抽奖陷阱等等问题暴露无遗。其中,环绕校园的抽奖陷阱集中了各种让小学生上瘾、套路化的抽奖游戏。被操纵的口碑将矛头指向口碑营销公司,认为其操纵搜索结果、篡改标题、付费帮助企业删除负面信息。

后来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变味粉条,讲的是河南禹州一些厂家为了省钱,把木薯淀粉做的木薯粉条当红薯粉条、山药粉条卖的乱象。无论是名为pc6软件网、ZOL下载站的下载平台,都存在捆绑下载软件、广告弹窗乱象,或者揭露骚扰电话背后的黑手、加速解码电动自行车品牌、不规范电线电缆、揭露医美培训乱象等。,都没能引起太大的波澜。

在网民看来,这些被曝光的乱象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是老生常谈。而那些被点名的都是小企业、小作坊,还有不少网友直言,“3·15晚会越来越轻了”、“这些曝光真没意思”、“都是虾米”。

“躺枪”的康师傅、统一成唯一“爆点”



(图/视觉中国)

要不是“土坑”酸菜,带出康师傅、统一、肯德基等众多名企。,这个话题可能不会出圈。

据3·15晚会曝光,湖南茶旗蔬菜产业有限公司、湖南金瑞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从外面购买卫生状况堪忧的“土坑”酸菜,为多家知名企业加工老坛酸菜包。在加工它们的过程中,不清洗是小事。也有工人直接穿拖鞋或者赤脚踩在酸菜上,或者边干活边抽烟,烟头直接扔在酸菜上的情况。

没有被点名的知名企业,后来发现是康师傅、统一等大型企业。“土坑”酸菜曝光几分钟后,康师傅的微博评论区就被迅速赶来的网友捕捉到了。很快,淘宝、JD.COM、拼多多等平台下线了“老坛酸菜”的产品线。随着舆论的发酵,“315老坛酸菜”这个话题词不到一个小时就迅速冲上微博热搜榜首,呈现“爆炸”状态,并引发大量网友讨论。

对此,统一第一时间做出回应,仅40多分钟后发布致歉声明,称插旗菜业自2012年12月起已不再是其酸菜袋原料供应商,统一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约谈湖南金瑞负责人,并在市场监管局的参与下,对酸菜袋相关产品进行了全部封存和质量检测,并在确认湖南金瑞存在违规行为后,立即停止了湖南金瑞的供应商资格。

肯德基在事件发生一个多小时后回应称,插旗菜业不是肯德基的供应商,与肯德基无关,已责令其立即删除官网虚假信息。肯德基发布声明几分钟后,《财经天下周刊》再次查看“插旗菜叶”官网,发现其官网已无法打开。

相比之下,康师傅反应有点慢,写错了字。3月16日凌晨才发布声明,承认插旗菜业是其酸菜供应商之一,并已暂停(应终止)插旗菜业的供应商资格,取消一切合作。此次事件是由于其“管理失误”,对此“深表歉意,并将引以为戒”。



(图/康师傅官微截图)

在事件持续发酵的短短两个多小时里,与此事件相关的话题直接覆盖了近10个热搜,包括“老坛酸菜包其实是在一个坑里腌制的”、“统一道歉”、“康师傅下架老坛酸菜牛肉面”、“肯德基否认插旗菜业是其供应商”、“白象称与插旗菜业没有合作”。

从某种意义上说,间接“放下枪”的康师傅和统一是今年3·15晚会唯一的“爆点”。

从2017年开始变淡

3·15晚会一结束,一位网友马上补了一段话,形象地概括了这次3·15晚会暴露的内容:

“在用不合规的电线电缆搭建的出租屋里,你一边吃着土坑里酸菜炖的陈腐粉条,一边在带货的直播间里看着万人抢的缅甸翡翠。在网上搜了一下,你发现这块翡翠的口碑是买家赞不绝口,然后你决定杀一块,送给昨天刚从医美培训班回家,给她老公打电话的女主播。这时候孩子高高兴兴的回家说,爸爸!我花了100块钱在学校门口的抽奖亭抽了一个盲盒,里面有一等奖:保真玉。”

虽然段子来的很快,但看完3·15晚会,大家还是感叹这个举办了30多年的晚会越来越平淡:连续两年因刹车失灵等原因发生事故,多次起诉消费者、给媒体发律师函的特斯拉终究没有登上3·15晚会,几乎没有一个被这个晚会直接点名的知名品牌。

对于等着看大企业“大新闻”的观众来说,3·15晚会的曝光有点不如以前有趣了。前几年的3·15晚会有很多素材,一个晚会上经常会点名四家甚至更多的知名企业。

2015年,3·15晚会曝光了很多知名公司的问题。在电信安全方面,晚会曝光了中国移动、中国铁通、中国联通工作人员违规操作,为骚扰电话、诈骗电话提供便利。如果买的是丢失的身份证,可以在工行等银行办理银行卡。在汽车质量和售后方面,晚会曝光东风日产、上海大众、奔驰等知名车企的4S店小病大修暴利,路虎极光9速变速箱质量问题频发。

2016年,名为支付宝外卖平台的晚会第一枪“你饿了吗?”食品安全出现了问题:“你饿吗”商家提供的图片和地址与现实不符,厨房很脏,审核经理帮助商家填写虚假信息。同方还指出淘宝存在花钱刷单,虚假提高信誉的问题。



快递地址填错了已经发到了怎么办

(图/视觉中国)

相比之下,2017年及以后的3·15晚会相对平淡。整体来看,近年来的3·15晚会曝光了很多行业乱象,针对大企业的报道很少。比如2018年就有报道称农村市场食品饮料假冒名牌,购买珠宝抽奖套路。2019年,被曝出乡镇企业生产不合格辣条,食品公司将普通鸡蛋染色冒充土鸡蛋,黑幕网贷,纸尿裤等一次性卫生用品不合格。2021年又曝出瘦肉精再现,手表维修陷阱,问题钢筋等等。

对比一下2020年和2021年,虽然2020年的3月15日晚会因疫情延期至7月16日,但还是一口气订了三个知名品牌,包括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宝骏560变速箱故障、万科精装房严重漏水、汉堡王用过期面包做汉堡。

2021年3月15日,福特和菲尼迪的4S店维修出现问题,宝马的4S店使用人脸识别收集用户信息。智联招聘、猎聘、前程无忧的简历流向黑市,360、UC浏览器涉及广告欺诈。虽然今年被点名的品牌很多,但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这些问题属于汽车和互联网公司的“套路操作”,很难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虽然这几年偶尔有亮点,但更多的时候,消费者会觉得精彩的故事少了,共同的话题多了。3.15晚会不再像十年前、二十年前那么精彩。虽然还是有关注,但是已经和之前的全民关注不可同日而语了。

大企业的公关人员没有以前那么紧张了。他们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晚会,一边和圈里的朋友聊天,他们已经从参与者变成了看客。

为何3·15越来越淡?

3.15晚会已经淡了。归根结底,时代在变,消费者维权更容易了。

在现在的网络时代,一年一度的3月15日已经不能满足急需维权的消费者了。

3·15晚会的信息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向社会收集信息,二是记者暗访。在传统媒体时代,央视作为权威媒体,可以收到大量的消费者投诉。据早期导演3月15日回忆,整个元旦、春节期间,节目组都会收到一袋袋信件,提供海量信息。但新媒体时代,消费者维权渠道日益多元化,不需要再等3·15晚会了。

近年来,大多数消费维权事件都是消费者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直接曝光商家,通过网络传播成为热点,利用舆论直接迫使商家道歉整改。

2016年4月,一位名为“宛宛_2016”的女生在微博中爆料,称自己在北京望京798何仪酒店被一名抓头发的男子强行拖拽,可能试图劫持,但旁边的服务员没有制止,事后与酒店沟通无效。当事人爆料后,事件在网上发酵,不少女网友在网上表示感同身受,要求酒店加强监管,警方介入调查。

何仪酒店是如家快捷酒店旗下的精品酒店。但是,如家酒店事后的公关策略非常失败。不是第一时间承认错误,而是不断回避和推卸责任。直到40个小时后才召开新闻发布会道歉。此时,事件已经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话题阅读量超10亿,讨论量近200万。

在舆论的强烈要求下,警方很快逮捕了犯罪嫌疑人。当年11月,涉案男子因介绍卖淫罪被判刑。同时,北京朝阳法院要求涉事酒店查找安全管理漏洞,提高员工职业素养,制定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此后,大部分维权事件成为网络热点。之后企业对消费者进行赔偿,或者舆论敦促监管部门介入,要求企业整改,处罚企业。

消费者的网络维权已经进行了好几年,热点不断出现。仅2021年就发生了多起热点维权事件,如4月上海车展上女车主坐在特斯拉车顶上播放高音喇叭维权的“行为艺术”。连锁餐饮品牌如胖兄弟肉蟹煲、吉野家、星巴克等。因使用过期食品而被曝光;8月上映的《扫黑风暴》涉及提前点播,引发网友不满;11月,消费者投诉加拿大鹅存在商标刺绣错误、针脚粗糙、面料有异味,还有网友提供中国大陆加拿大鹅与海外退货政策不符等信息。

这些事件在网上受到广泛关注后,受到了市场监管总局、中消协、消保委等部门的关注。特斯拉一开始说不会妥协。新华社发表评论文章后,特斯拉表示真诚道歉,并成立专门小组满足车主诉求。涉及食品卫生的门店陆续被罚,其中胖哥的肉蟹煲涉案门店被罚50万元。2021年10月各大视频平台取消视频点播服务;在舆论压力和中消协的关注下,加拿大鹅也宣布中国大陆店可以退货。

舆论的关注使得官方组织迅速注意到汽车安全、食品质量、互联网平台服务政策、退货政策等问题,并通过约谈、官媒评论、罚款等方式要求企业改正。这些问题可以很快解决,不用等到明年的3·15晚会曝光。

另一方面,3·15晚会传统的卧底暗访方式也受到了部分消费者的质疑:既然知道商品有问题,就应该提前曝光,督促监管部门尽快介入,对涉事企业进行处罚,避免更多消费者买到不合格商品。如果为了3·15晚会而把消息留给党,会让晚会形式大于内容,失去本来的意义。

在卧底和爆料方面,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比3·15晚会节目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2021年的食品安全事件中,胖兄弟肉蟹煲、吉野家过期食品的曝光,都来自于官方记者或媒体老板的暗访。

去年6月底,新京报记者卧底进入胖哥的肉蟹煲店,发现该店用死蟹和变质的土豆制作肉蟹煲,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卫生问题。11月,正是哔哩哔哩up的“内幕取件局”曝光了吉野家门店使用变质肉末的行为。创始人确定为“民间315”,通过卧底暗访调查食品安全问题。微博里经常有人遇到问题食品,发图后用评论或者@知情人取件局的方式让他们卧底调查。



(图/视觉中国)

无独有偶,2021年11月,澎湃新闻记者进入网络交友平台“佳缘”的线下直营店,发现佳缘存在信息泄露问题。商店的“销售红娘”可以获取会员的照片、身高、教育背景、购房和购车情况等。,从而为有婚恋期待的用户精准勾勒匹配候选人画像,诱导用户从线下门店购买万元起的相亲服务套餐。新闻发布后,佳缘立即道歉,并承诺整改店铺,处罚责任人。

消费者、记者、自媒体工作者纷纷曝光企业。每隔几个月就会出现新的热点,引起舆论风暴,得到政府和企业的回应,迅速解决。这使得3月15日的聚会不那么独特,也不那么受消费者的热切期待。

另外,消费者很难通过暗访获得3·15节目组所使用的大企业的“意外信息”。记者暗访往往是为了进入相关企业的基层岗位,获取企业不重视食品安全、非法获取或泄露个人资料的证据。但如果想获得更高层次的信息,仅靠短期的暗访是很难获得的。

3.15晚会越来越弱不一定是坏事,说明消费者维权活动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中。随着互联网对每个人生活的渗透,消费者越来越有可能依靠网络舆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让每一天都成为“3.15”。

与这种高频、高效率的日常维权相比,两个多小时的晚会在时长上是有限的,很难指望它解决消费者在各种新消费形式兴起时遇到的每一个问题。而3·15晚会上已经妥善解决的问题,也没必要再重复了。

因此,3·15晚会的焦点逐渐从个别企业的爆料转移到揭露行业内广泛存在的内幕信息,如网贷公司诱导贷款和暴力催收、美容院用文字诱导消费、“急功近利”医美骗局、学校周边抽奖骗局、直播运营诱导粉丝打赏、直播电商上演价格双簧等等。

这些伎俩有的是老生常谈,有的是新的“陷阱”,但它们始终存在,也就意味着消费者总会被骗。在这个最权威的晚会上揭露欺诈,警醒消费者,是一个永远在路上,永远不会结束的行动,也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在任何渠道或平台转载。违反者将被起诉。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