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上有什么赚钱的工作(春招平均薪酬最高的职业TOP10)

春招,春招的简称。作为一年中唯一的大规模招聘季,赵春不仅吸引着即将毕业的应届毕业生,也承载着想要跳槽的职场人。

现在的春招越来越多,不仅是求职者,各种企业也是如此。为了招到更多合适的员工,很多企业都会预留职位进行春招,甚至提前预留招聘时间。然而,找工作并不容易。大多数陷入内卷化大潮的年轻求职者都有这样的感受:“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太难了!”

DT梳理了热门、高薪行业和职业,分析了“求职难”的原因,总结了当今求职者的四大趋势。

人千百度找他:这些都是今年春招的热点。

求职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大部分简历最终流向利益、收益、困难、理想相对平衡的领域,这些领域成为热门。春节过后,智联招聘发布了《2022年春季招聘市场周报(第三期)》。DT君梳理出了招聘行业火热的一些“蛛丝马迹”。



可以看出,在企业的招聘需求中,专业服务/咨询行业的数量最多,职位数量约占11%。需求第二大的工作是互联网/电子商务,有10.9%的工作岗位,其次是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计算机软件、中介服务等行业。这十个行业的岗位数量占整个春招市场的58.4%。

职位多不代表竞争压力小。因为年轻人的求职简历大多流向这些行业。

数据显示,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和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行业的岗位数量位居前三,竞争指数也名列前茅。具体来看,在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行业,平均每个职位会收到36.5份简历,在互联网/电子商务是20.2份。职位数量最多的专业服务/咨询行业压力也很大,平均每个职位投17.2份简历。



整体来看,赵春的求职压力不仅体现在具体的行业,还体现在与往年的对比上。经过对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年春招市场周刊》(第三期)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今年的春招是当之无愧的卷。

电脑上赚钱

数据显示,今年热门招聘行业TOP 10的平均竞争指数为17.73,去年同期为9.94。这意味着,2022年春季,求职者求职时,竞争对手的数量是去年的两倍左右。难怪今年的求职者大呼“工作真难找”。

然而,面对近一倍的求职者,企业并没有降低工资,而是给出了更高的薪酬。数据显示,从平均招聘薪资来看,2022年春招热门行业平均薪资约为10637.6元/月,高于2021年的9492.2元/月。或许,这是求职者在“王者之战”中能得到的最大安慰。

看完行业,我们再来看看今年春招的热门职业。



可以发现,销售顾问占14.5%的职位,比第二名普工/技工高出9.1个百分点。销售顾问这个职位的特点是流动性大、行业广、需求量大、覆盖面广,这是其招聘火爆的重要因素。

抬头是理想,脚下是生活:关于高薪行业&:那些专业的东西

在分析行业优劣的时候,头脑清醒,真正开始找工作的时候,薪资还是很重要的。老话说,没有物质基础,再好的理想也是空空谈。DT君进一步总结了今年春招市场的高薪行业分布。



今年十大高薪行业平均月薪已超过11000元。其中,基金/证券/期货/投资行业平均月薪最高,约为12505元。然后是IT服务(系统/数据/维护)、网络游戏、计算机软件、银行等行业。综合来看,十大高薪行业平均薪酬为11734.5元/月,比去年多了1000元左右,也符合上述企业加薪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IT服务、专业服务/咨询和计算机硬件是今年新上榜的行业,而去年排名前十的学术/科研、航空空/航空航天研究与制造/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并未上榜。

从专业的角度,对比这两年高薪职位的变化,可以发现一些市场趋势。



我们先来看2022年的情况。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的薪资高居榜首,达到23960元/月。接下来是高管,两人都突破了“2万元大关”。其次是移动R&D、投融资、软件R&D等。综合来看,2022年春季前20大高薪职位均超过12000元。与去年相比,今年平均工资普遍上涨,涨幅在2000元左右。

进一步对比发现,2021年进入榜单的医生/药剂师、商业服务、合规风控、法务/律师等职业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半导体、能源/矿产/地质。这可能得益于国家政策。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作为近年来大力发展的重点,与新能源行业相关的三个职业成为榜单新成员。

大雁沉默不语,心中茫然:春招有哪些求职焦虑?

刚出校门的大一新生,工作一两年的新人,工作五年以上的“职场老兵”,对于求职都有自己的考量,求职焦虑也各不相同。DT君结合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春季招聘市场周刊(二期)》分析了求职者的求职焦虑,总结出以下四个趋势。



1.从我不配这份工作到这份工作不配我。

数据显示,对于应届毕业生和工作不满一年的求职者来说,找工作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关实习经历/工作经验”和“缺乏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他们更担心的是自己缺乏对理想职位的经验背书和专业技能,而不是对薪资的期望。

而工作一年以上的求职者认为找工作的难度在于“岗位工资达不到预期”。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劳动者希望靠自己的能力寻求更好的工作,但又无奈新工作的待遇与预期不符。薪资焦虑自然产生。

2.名校焦虑会减轻,但学业焦虑不会。

名校学历可能会提高职业生涯的起点,但并不决定终点。

很多人认为名校背景会影响职业生涯,产生所谓的“名校焦虑”。但从长远来看,名校背景似乎没那么重要了。数据显示,“普通毕业生”是最常见的找工作原因,约占28%。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这个比例会逐渐降低。工作10年以上的,在名校焦虑的甚至不到10%。

与名校焦虑不同,学业焦虑会伴随一生。数据显示,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或求职者中,近四分之一认为“学历低”导致找工作难。

随着大量本科毕业生涌入职场,学历成为求职的敲门砖。学历影响年轻求职者进入职场,影响“职场老员工”的晋升,年轻一代的学历背景倒挂,也让老员工陷入新的焦虑。

3.职业规划没有得到重视。

充分的职业规划不仅可以提前做好布局准备,还可以帮助劳动者找到工作的意义。但是,人们普遍不太重视职业规划。

数据显示,认为“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的求职者比例并不高,最需要职业规划的应届毕业生和有一年内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对职业规划并不太担心。对于涌入求职季的农民工来说,他们可能并不关心职业规划。但是如果有一个明确的计划,求职的绊脚石可能会少一些。

4.年龄焦虑来得突然。

听腻了职场35岁危机,但年龄焦虑确实存在。

数据显示,以“年龄原因”作为找工作难的原因的人群比例,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在加速增长。工作10年以上的求职者,56.9%认为“年龄原因”导致找工作难。

年轻人可能会转行,但对于职场老年人来说,年龄越大,需要考虑的因素就越多。抛下一切的艰难,就像上了天堂。

写在最后

现在谈论工作的意义似乎太奢侈了。

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赚差不多的钱,等着退休,是大多数劳动者的真实写照。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伟大事业的故事,属于少数人。

工作是什么意思?也许这是通往理想生活的道路,但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不易,找工作也难。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各个岗位上找到自己的声音,弄清楚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找到对工作的期待,并转化为奋斗的力量。

如果能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年轻人的求职焦虑或许会少一些迷茫,多一些希望。

作者|董道立、赵家栋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