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新款的手机。你可以买任何你想要的时装。面对身边这样的年轻人,你有没有想过,他(她)不是富二代,而可能是借钱消费中的负一代?
对此,法律经济学领域的专家提醒:对于部分90后来说,超前消费和过度负债成为一枚硬币的两面,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免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压力。
8000工资,直接还。
“妹子,你转6000块钱到我招商银行卡上,我明天还你。”姐姐一说“好”,李云(化名)就挂了电话。后来他在微信上告诉妹妹,当天是他小额贷款分期还款的最后一天。“今天还你,明天借出去,我还你。”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李云已经记不清自己拆了姐姐多少次钱了。“微信的微贷一个月6000元,支付宝的蚂蚁借3000元,花呗2000元,房租2500元。3000块吃的,交通,水电。”李云给北京青年报记者算了一笔账。“这16500元差不多是我现在每月的固定支出了。”
李云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用花呗和借花呗,但当时额度不高,所以就算欠,也欠不了多少钱。“跟家里要一点,他手头紧一点就差不多能还了。”
工作后,李云消费上升,小额贷款、蚂蚁花呗、借呗额度也增加了不少。“总额差不多8万。”
起初,李云能够“收集”并不敢透支太多。但后来,李云发现,从小额贷款中借钱可以用蚂蚁借的钱来偿还,但只能额外支付一些利息。“不需要找别人借,放款速度也很快。”
于是,刘芸开始大胆使用小额贷款和蚂蚁花坛。几次大额支出后,他突然发现自己在两个平台都没有贷款额度了。他要分期还所有贷款,勉强还了第一期,就没钱还第二期了。李云说,过去一年多来,他的工资卡似乎成了一个中转站。“工资8000,每次还没太火,我就把钱都还了。”
李云认为这是行不通的。他申请了一张信用卡,套现,实现资金的流通。但没想到,信用卡额度太低,之前借的钱还不了。刘芸有点焦虑。
制作一个表格,记录还款时间和金额
与李云不同的是,黄金(化名)一次性小额贷款借了5万元,然后用现金卡来回还了钱。“利息已经好几千了。”
虽然欠了几万块钱,工资也不高,但黄金并不强迫我“节衣缩食”。手机是最新的XS,衣服要名牌,口红可以买好几种颜色,香水也一样。“我欠的钱足够了。这跟我消费有什么关系?”
金子做了一个表格,里面详细记录了自己平台和信用卡的还款时间和金额,每天都要看。“我怕我会错过。”
连续几次后,金发现自己欠的钱越来越多,但即便如此,她还是无法“拯救”自己,为此她很担心。“后来她也想开了,我们就做我们想做的吧。”但是,只有出现大额还款时,黄金才会焦虑。“很多时候,我都快还不上了。”后来黄金算出来了。几年来,利息支出已达数万元。
平台贷款3万利息近2万。
与和金不同的是,(化名)不仅借了小额贷款和蚂蚁花呗,还借了小额贷款。当他想起那笔贷款时,徐磊心有余悸。"利息太高了。"
徐磊一直使用信用卡来偿还小额贷款和贷款。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几万块信用卡无法还款了。“我不知道钱去哪了。”徐磊尽了最大努力,但他没有赚到足够的钱。他无奈之下,向某网贷平台借了3万元。他原本想三个月还清。结果他没想到中间出了点事,花了半年才还清。光利息就差不多两万块。徐磊形容自己在那些日子里睡眠和饮食都有问题。他怕平台催债。“整个人的精神都很可怕。”
贷款平台还清后,徐磊睡了一个好觉,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现在徐磊还欠着10多万元,但在家人的帮助下,他制定了还款计划,每个月都按计划还款。“还会有其他消费,但大额支出都在控制之中,他也不乱买东西。”
专家预警
贷款必须认识到风险。
北京史静律师事务所律师张信年认为,超前消费是一种消费形式,会受到贷款平台的营销活动、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个人的消费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虽然超前消费本身不是一个法律概念,不在法律调整和规制的范围内,但它可能包含着复杂的借贷法律关系。
张信年强调,年轻人仍处于人生的不稳定阶段。网贷平台为了放贷,如果不择手段地向年轻人传播“超前消费”的理念,就会通过放贷误导年轻人盲目、非理性消费。虽然法律很难对此进行干预,但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违背商业道德的。
另外,如果涉及诈骗或诈骗活动,则另当别论,应依法打击。
张信年还指出,过度消费、过度消费很容易导致年轻人陷入信用卡逾期、“套路贷”等债务束缚的深渊,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会对学业、工作甚至个人名誉、家庭、社会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至于如何规避这种法律风险,张信年表示,年轻人在学习、社交、恋爱结婚、照顾老人孩子、生活旅游等各方面其实最需要钱。他们面对着很多正义的需求,却往往入不敷出。社会应该为年轻人创造更多改善福利和消费升级的制度空,通过宣传教育,讲清楚超前消费的种类和过度消费可能带来的后果,让年轻人能够
张信年律师最后提到,如果遇到“套路贷”、诈骗、侵犯个人隐私、非法讨债等违法行为在超前消费的过程中,要保留证据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切不可盲目走极端。同时,面对债务逾期、失信等问题,要积极止损,向银行、学校或单位反映情况,积极与亲友沟通求助。
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过度负债和超前消费是90后的一些特征。相对于80后的预算,有些90后热衷于提前消费也就不足为奇了。“我担心很多90后年轻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沦落到到处借钱过日子的地步,随时有‘破产’的风险。建议90后年轻人自觉抵制社会的不良消费观,说花半毛钱有点夸张,至少要学会量力而行,把自己从‘负翁’变成真正的有钱人。”另外,贷款一定要看清楚风险,没有认真评估贷款风险的放贷行为,不仅可能导致借款人的悲惨后果,甚至会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危害。
本组文/本报记者张睿统筹/余美英
供图/视觉中国融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