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厦门7月21日电标题:微信群二维码廉价出售,小心有人入群诈骗洗钱!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颜志红、吴剑锋
“史上最便宜的买卖,不买就亏”和“网上兼职,一天赚800元”...近日,有网友发现,有人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微信群,发布各种诱人广告,通过指定转账操作引导群内成员购物或获利。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微信群二维码在网上被倒卖,有不法分子利用其实施诈骗或洗钱。
花钱买个二维码做妖,或者诈骗或者洗钱
“各位成员,现在学校推出了辅导教材,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科目,共三套教材,有专业老师在线辅导。信息费一共180元。请家长给群里发红包,并注明孩子的名字。”
今年5月,在福建省安溪县某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微信群里,有人发布了上述通知,19名家长在陆续缴纳“资料费”后发现被骗并报警。
办案民警王表示,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据交代,他通过在网上购买微信群的二维码,伪装成“数学老师”。“他在潜伏过程中‘学习’了群里老师的语言风格,用同样的头像和昵称欺骗家长。”王怀宗说。
微信团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恶意倒卖微信群二维码、骚扰正常微信用户的恶意团伙一直是微信安全中心的重点打击对象。
2019年12月,微信安全中心发布提醒,有不法分子租用他人提供的微信群二维码,批量清洗违法犯罪活动中的钱财。据介绍,部分微信用户受“网络兼职赚佣金”广告诱惑,按要求创建微信群,然后将群二维码传给中介;向网络黑产参与者提供中介二维码。黑产参与者扫码入群后,在群内分发一定数量的红包,参与“兼职”的群成员提取红包并转账至指定账户,完成任务并领取佣金。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燕东表示,这种无正当理由协助他人转移资金并收取高额“佣金”的行为涉嫌洗钱。
据悉,河北、陕西、重庆等地都出现了相关案例。
微信群二维码明码标价,有人有意非法收藏“包教会”[S2/]
记者发现,多家网络平台成为买卖微信群二维码的集散地,一些网络社区不仅出售非法采集二维码的工具,还提供“包教会”服务。
搜索“群二维码”,可以发现很多名为“微信群活字码”、“微信群二维码分享”的QQ群都在售卖覆盖国内各行各业的微信群二维码。这些群体有一两百人。
记者联系了几个卖家,交钱后被拉入相关微信群。随机找到的一个群二维码的价格在0.3元到0.5元,而指定群二维码的价格是2元一个。
在其他社交或购物平台,也存在倒卖微信群二维码的情况。有的卖家以“每天更新500个群二维码”、“无限代二维码”等方式吸引客户。此外,还有人发布了购买××楼盘业主和××品牌车友二维码的信息。
同时,有人出售微信群二维码“爬虫软件”牟利。一位卖家在网上向记者推荐了一款名为“极微社”的软件。这个软件的月费是189元。用户可自行添加关键词,在网站、微博、贴吧、微信官方账号等平台抓取微信群二维码,并提供检测真伪、过滤重码等智能功能。
记者在卖家指定的平台上输入“网约车群”、“车主群”等关键词,不到5分钟就输出了227个微信群二维码。一位卖家告诉记者:“有了软件,还可以做卖微信群二维码的生意,薄利多销。”
还有一些网站公开提供相关教程。记者在某APP搜索框输入“群二维码”“微信群”等关键词,立刻跳出大量教程,批量获取群二维码。
比如一篇名为《每天获取1000个微信群二维码的技术与渠道实用分享》的网络文章,详细介绍了搜索、使用微信群导航网站、使用收藏软件获取微信群二维码的途径。还有一些网络文章,不仅教如何快速批量获取微信群的二维码,还“教”如何潜伏在群内,了解群成员的需求。
公安机关将加大打击力度,需要完善法律和技术防范措施[/s2/]
多地公安机关办案民警表示,微信群是熟人间的社交平台,群里的人相互信任度高,对隐藏在营销中的违法行为缺乏警惕,必须高度重视,加大对犯罪团伙的打击力度。
微信团队表示,针对微信群里的网络诈骗,已经启动了多项措施,如专项打击、预警提醒、宣传教育等。对于恶意群成员,开发的提醒功能可以一键将其踢出,并支持用户作废群二维码。
据悉,购买二维码的不法分子主要通过扫描的方式加入群。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东建议,目前微信群扫二维码入群的成员资格不需要审核,并建议平台提高入群门槛,将设置改为“必须由群主或管理员审核”,防止不法分子通过群二维码“混入”群。
专家建议,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惩治二维码销售行为。高延东建议,目前买卖二维码通常用于实施犯罪行为,可以考虑刑法第287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此外,业内人士建议,从源头上取缔非法获取微信群二维码的渠道,各平台应通过技术手段对此类交易进行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