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手机浏览器首页,一张穿着黑丝的美女照片随着广告映入眼帘。不小心点了广告,手机突然多了一个下载软件,赶紧想退出页面,又多了一个广告...手机浏览器因为乱象多次引发关注。2020年11月,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互联网“软色情”信息等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又是一年的3月15日,南都记者实测了11款手机浏览器,发现部分浏览器仍然存在软色情、打擦边球的现象,浏览器推送的广告几乎都是裸女。此外,还有浏览器被强制下载app,广告无法关闭,还有浏览器推荐医疗广告涉嫌违规。
转向付费“涉黄交友软件”
2020年11月,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互联网“软色情”信息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展示各类低胸、裸胸、黑丝、短裙、内裤或臀、腰、背、腿等人体部位特写的软色情信息,以及利用此类信息博取眼球、赚取流量的平台和账号。随后,天津、上海、河北等地相继开展“软色情”集中整治,重点是浏览器等平台。
2022年3月,南都记者再次调查发现,在很多手机浏览器平台上,标题党、软性色情擦边球等软性色情内容依然存在,引流色情漫画、小说、直播、聊天软件。有时候,软性色情内容会被包装成科技、财经等领域的内容。
以董璇浏览器为例。一则广告的标题是“华为大屏折叠屏价格还高,5G+鸿蒙系统+麒麟处理器”。主要内容是“我选科技百事通”,但图片是一个近乎全裸的女人。点击广告,跳转到Bug Bug漫画的下载页面,“大量未删节漫画免费观看”,页面上充斥着标题为“偷窥”等字样的色情漫画。还有很多含有同城“交友”软件的浏览器推送广告,下载页面明确写着“同城极速约会,只玩真实的、现实生活中的社区,分享女友点击下载性爱约会专用app”等。有些软件注册后会接待客服,询问年龄偏好和城市,并承诺安排相应的活动。
3月14日,董璇浏览器给南都记者的官方回应称,浏览器只是开发者,直接对接了快手广告平台等华为广告平台上的广告内容,并未进行广告审核。另外,目前该浏览器已经从应用平台下架,不知何故在部分手机应用市场仍可下载。
在浏览器的长时间广告中,一个名为“随便聊”的交友软件广告频繁出现。身份注册完成后,很多拥有女性头像的用户会发私信,内容包括暗示性的文字、夸张的行为和衣着暴露的图片。当免费消息的数量用完了,就会转入充值或者做任务赚金币。
杜南记者在实测中看到,许多浏览器使用衣着暴露的美女图片和吸引人的标题来诱导用户点击。在快手浏览器中,首页推送时出现晦涩标题和家庭伦理的宣传。UC浏览器用一些“擦边球”的悬疑标题来引流小说软件。
对此,快手用浏览器回复南都记者,“我们自查后发现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真的不常见。”平台方面表示,将推动相关方面解决此类广告问题。
针对实测中出现的推荐栏广告“擦边球”,3月14日,UC浏览器对南都记者表示,应用软件中的所有广告均由机器人和人工审核,小说页面的广告不能关闭,以增加作者收入。如果需要关闭,应该给会员充值。如果首页推送用户不感兴趣的广告,可以选择广告右下角的屏蔽功能,屏蔽后7天内不会有广告流量。
据说用户如果遇到擦边球广告,可以在客服发来的链接里投诉,稍后客服会联系广告主核实并删除。为什么人工审核过的广告仍然有边缘内容?工作人员表示,部分广告主可能篡改了广告的落地界面。
在软色情问题上,垦鼎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律师马策向南都记者分析,作为一款基础功能软件,预置浏览器在一定程度上享有“不卸载”的特权,因此浏览器仍然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流量中心,具有很强的用户聚集效应。同时,与打包app不同,浏览器很难通过域名跳转、页面更新等方式进行控制和监控,这也使得浏览器成为软色情的温床。
马策认为,浏览器产品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性软件,越来越多的浏览器本质上已经成为信息聚合和分发的内容平台。因此,浏览器产品应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规定,履行好屏蔽非法内容的责任,主动过滤有害网站域名。对于恶意代码、欺诈、色情和误导性下载信息,可以利用的节点包括前置过滤、事中动态监控和事后举报。
北京和昌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亮亮告诉南都记者,需要分析网页上是否有色情广告,或者浏览器本身是否推送色情广告。如果是前者,网页本身应该承担责任,浏览器只承担一般的监管责任。如果是浏览器自己推的,浏览器直接负责。
王亮亮还表示,浏览器作为应用平台,有义务对平台上的信息和广告进行监管。明知是违法或违规的,要承担连带责任,但一般不涉及犯罪。如果相关广告背后的交易涉嫌犯罪,那么浏览器可能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
强制自动下载安装App
2022年3月,针对网民和媒体反映的部分网站在浏览页面信息时强制用户下载app的问题,工信部召开行政指导会。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指出,一些网站如资讯、网络社区等,在用户浏览网页时频繁弹出窗口推荐app,要求下载app查看全文,没有app无法阅读评论等。,阻碍用户在网页上浏览信息,侵犯其合法权益,群众反映强烈。
该局要求相关互联网公司在浏览页面内容时,未经用户同意或主动选择,不得自动或强制下载app。在推荐下载App时,应同时提供明显的“取消”选项,有效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同时,在没有合理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不得要求用户在未下载的情况下观看APP,或者不阅读全文。此外,不得以折叠显示、主动弹出、频繁提示、降低体验等方式强迫或误导用户下载或打开App或跳转至app store。,会影响用户正常浏览信息。
在安卓端快捷浏览器中,杜南记者发现“版本太低,请尽快更新”会出现在浏览器首页的推送广告中。这时候点击右上角的取消按钮或者退出按钮都无法取消更新,手机后台会开始下载相应的app。在浏览首页的过程中,如果有YY直播的广告,即使不点击右下角的下载按钮,只要点击广告中的任意位置,就会在后台开始下载App。
在另一款知名浏览器极速版的随机测试中,杜南记者点击一篇网页文章,几秒钟内,文字页面自动直接跳转到淘特App广告页面,并自动开始下载安装App。
关闭页面返回后,网页会自动跳转到八字计算小程序界面,弹出短视频平台广告。弹出的下方有一个明显的绿色关闭按钮,但是点击关闭按钮后,界面会自动跳转到App的广告页面,开始自动下载。即使此时再次点击退出,app也会自动安装到手机上。
杜南记者再次测试时,仔细观察后发现,在八字计算小程序界面的弹出广告上,明显的绿色关闭按钮上方有“关闭”二字,极小,几乎与背景色融为一体。
经过多次点击和测试,手机已经自动下载了很多手机软件。如果不及时删除,这些软件甚至会在手机解锁时自动推送广告占据屏幕。
针对自动跳转下载App的现象,浏览器客服回复南都记者称,系统会有自动审核和屏蔽机制。“但有可能是通过了自己的审核,网站管理者自己修改内容。这种情况不排除在网站中安装一些代码等信息。”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点击搜索页面相应链接右下角的三个点进行举报反馈,后台会在确认此链接异常时进行处理。
随后,南都记者向浏览器反馈了链接的网址和详情。南都记者再次搜索,发现该网页在搜索结果页面中消失了一小段时间。举报后重新出现时,链接变了,点击后没有连续跳转或自动下载。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兆玲告诉南都记者,通过适当的方式推广产品或服务,或者引导手机用户消费,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但是推送信息不是无限制的,不能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应该提供快捷的方式或者拒绝的方式。超过必要限度的,如重复提示下载、重复请求转发、连续提示或跳转,影响手机用户正常使用网络,或未经授权强行下载、删除、安装app、获取手机用户信息,严重违背手机用户意愿,侵犯其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属于违法行为。
李兆玲说,总之,浏览器运营商推荐的信息应当在不侵犯手机用户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开展经营活动。
点击“关闭”按钮跳转到广告页面
南都记者在测试中还发现,除了软色情、App强制下载等问题外,部分手机浏览器还存在广告无法关闭的现象。
在对2345浏览器的实测中,杜南记者发现,点击浏览器搜索栏后,页面上方会出现一个约占屏幕三分之一的广告,内容为“50元现金红包已为您准备好”,广告右上角有关闭图标。但点击这个图标后,并没有关闭广告,而是进入了广告页面。
杜南记者随机点击了2345浏览器首页推送的几篇文章。大部分文章页面都插了广告,约占页面的三分之二,文字内容只占剩下的三分之一。您还需要点击“阅读全文”按钮。
有些广告会伪装成科普文章。在一篇推送文章底部的“相关推荐”中,有一则广告名为“你正在喝的牛奶可能根本不是牛奶,买牛奶一定要知道这一点”,并配有一张玻璃杯装牛奶的图片。右下角浅灰色的“广告”logo很小。点开后,是天猫商城罐装奶粉的产品销售广告。
杜南记者在UC浏览器底部栏的小说阅读器中,页面底部出现一个广告栏,无法关闭。在广告栏的左上角,用小字提示“会员免广告”。点击跳转到会员购买页面。
记者注意到,《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互联网。在互联网网页上以弹窗形式发布的广告,应标注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不欺骗用户点击广告内容。
在实测中,杜南记者还发现,万能浏览器有大量治疗膝盖疼痛、近视、耳聋、老年帕金森病等疾病的广告。从首页推荐中,杜南记者点击了“高涵”发布的题为“武汉10岁孩子近视500度,不用针,不用药,一招改善孩子近视”的广告,跳转到一篇名为“[已证实]中国10岁女孩反向500度,轻松矫正视力”的文章。
据悉,《广告法》规定,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说明治愈率或有效率;与其他药品和医疗器械或者其他医疗机构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利用广告代言人进行推荐和证明;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李兆玲告诉南都记者,手机浏览器属于移动互联网领域。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涉及到维护数据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公民权益的平衡。这三个方面的平衡需要相应的制度来调节。虽然有电子商务法、数据安全法、个人数据保护法等,但还需要更多的配套法律法规来实现各方面的平衡,以增加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
在手机用户、浏览器运营商和社会公益三方博弈下,规范浏览器运营商的行为将成为平衡各方利益的重要途径。因此,浏览器运营商可能需要从社会责任和手机用户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依法合规经营,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维护数据安全,保护公民权益。
出品:杜南速食
南都记者杨天智方林子佩实习生谭茹叶王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