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新建一个微信群加名字(改群名(砚池渔夫))

2018年12月30日,周末和元旦假期,蓝天、红岩、雪琴尹、梅花四兄弟邀我去临漳,去公路旅行。

临漳因县北漳河而得名。古称“叶”,有“三国故里、六朝古都”的美誉。邺城先后是曹魏、后赵、魏冉、颜倩、东魏和北齐的都城,是建安文学的发祥地。

在参观临漳县的“三曹苑”和“七子园”时,我拍了一些集体照和风景照。有人建议我建立一个微信群,分享照片,方便以后交流。

我马上响应号召,建了一个五人群。大家陆续发来照片,一边评价自己的摄影技术,一边继续欣赏冬天的公园风景。

微信群叫什么?我征求了大家的意见。有的说“邺城一日游”,有的说“吃喝玩乐”,有的说“走遍邯郸”,有的说“走遍世界”。我觉得名字虽然好,但都限制了交流内容的广度,所以主动起了个“35友群”的临时名字,大家都默许了。

怎样新建一个微信群

有了群体,就有了组织,就有了精神家园。日日夜夜,群友们不时在群里交流思想感情,有国家大事,小镇趣闻,饮食健身,文学生活...

成立不久,尹雪琴就陆续在群里发了他的《摇一摇》、《小城之婚》等美文,受到好评。最有意思的是,秦雪的自传体散文《坏老曹》发到了群里,人物细腻,内容有趣,看完让人忍俊不禁。过了几天,我从朋友的部队里读到一篇题为《怂老孙》的文章。虽然与《糟老曹》不同,但文笔相似,版面相似,似乎有抄袭之嫌。我跟薛说,Q县书协的孙主席早就认识自己了,孙主席看了他的《糟老曹》后,觉得他们的经历差不多,就模仿了一篇《怂老孙》只是为了好玩。我们群里讨论得很激烈,有人劝我跟风。为了凑热闹,我也跟风,想出了一份傻逼老赵的,发到单位微信群里。我的同事赵哥看了,写了一份《傻老赵》,我的同事王迪写了一份《老王》。“老地方”成了热词。

随着小团体越来越受欢迎,朋友圈也越来越大,“三五好友团”这个名字已经不合适了。古人说“近山者善,近水者智”,我结合群友的共同兴趣,甚至命名为:爱是山水群。

此后,群友相约一起骑行环城水系,一起考察农村祠堂,一起挖野菜,一起寻找三县交界处的纪念碑,一起欣赏响堂水乡,一起观赏隆尧地震纪念碑,一起游览萍乡后马庄梅花拳圣地...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翻了一下之前的群通知。内容是:下午3: 00骑车去卫青欣赏美丽乡村风光,看看卫青的家谱和道光,民国的地契和民国的请愿书(有当年县长的印章),想去就报名吧!记得那次卫青之行,朋友讲了先民的英勇传说,拿出祖传的宝贝给我们品尝,还给我们看了他老婆手工做的猫头鞋。当我们参观朋友装修的豪华别墅时,梅花哥不禁感慨:几十年的辛苦,还不如魏青义。回家后,四季哥当晚就写了一篇新闻稿,梅花哥也对村里的一处唐墓碑文做了详细解读,收获很大。

一度群友“无名”觉得“爱山水团”这个词不合适,改成了“爱山水团”。经过一番考虑,我又改回了“爱景观组”。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出行次数大幅减少。群友认为群名不再真实,建议再改一次。我知道,关于不能一起旅行的抱怨更多。

虽然不能一直在一起亲近自然,但还是会想念对方。今天,我突发奇想。我以为团名是“诗和远方的团”。心虽住小室,思在千里之外。你怎么想呢?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