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快递积压催生了电信诈骗。
5分钱就能买到你的快递单号
“差点,我上当了!”说起刚刚接到的快递理赔电话,朱槿心有余悸。“到了要输银行卡号、密码、预留手机号的时候,我才意识到不对。这不是诈骗吗?”
最近,北京市民朱槿差点被电信诈骗。对方以快递损失和双倍索赔为诱饵,一点点把他骗进陷阱。记者调查发现,受疫情影响,全国范围内快递积压,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对快递的渴求,在多地实施诈骗,一条贩卖快递物流信息的非法利益链已经形成。多地警方提醒:接到快递公司电话,不要轻信。你要马上联系快递公司官方客服热线。
虚假理赔
“留下密码”先赔损失
疫情期间,朱槿的几个快递员都被耽误了,其中一个来自浙江的快递员,从2月29日到京中转中心后就没动过。朱槿没有太在意。“如果没有,让卖家补办。”
一个多月过去了。上周,他突然收到一个注册地在河北邢台的陌生手机号。对方声称是快递的“客服”。“这个人准确地知道我快递的所有信息,包括我的姓名、地址以及快递的‘不动’状态。他说快递丢了,要双倍赔偿货物价值。”
“客服”要了朱槿的微信,然后两人进行了语音通话。在“客服”的一步步指导下,朱槿关注了一个“理赔”微信官方账号,然后开始绑定银行卡等一系列操作。直到涉及到银行卡号、密码和预留手机号,朱槿才开始醒悟。"我立刻明白这是欺诈。"
挂断语音电话,询问官方快递客服,联系电商卖家,举报微信客服...经过一系列手术后,朱槿的背部仍然冰冷。“我很无聊。骗子怎么知道我的快递没到?”
真实泄漏
快递信息5分钱
业内人士小白说,这是一个老话题。网购过程中,从卖家到买家有很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被泄露。为了帮助淘宝卖家聚拢销量,甚至有在网上公开售卖快递单号的行为。
记者登录了一个单号网,里面有大量的快递单号,覆盖全国,几乎涉及所有的快递公司,而且每天都有更新。花0.5元就能买到一个快递单号。记者试了几次,并与快递公司官网核对,发现这些单号都是真实的。通过订单号可以知道发货地点、收货地点以及快递的实时状态。但不显示收货人的电话,也很少显示收货人的姓名。
小白透露,2017年后,大多数快递公司开始使用“隐私单”来保护客户信息。“但并不是所有的快递公司都在使用隐私单,因为这涉及到硬件和时间成本。”记者4月9日收到一份快递,包裹单上显示的是完整的手机号。
在打开的订单中很难找到接收者的手机号码。还有别的办法吗?是的。2017年,湖北荆州发生一起案件,11名快递员工窃取泄露公民信息1300多万条。2018年,一起黑客窃取近亿条公民信息的案件被曝光。2019年,江苏南京某快递公司内鬼勾结外人,涉及泄露公民信息约50万条。这些信息已经或打算用于精确欺诈。
“基本上除了监守自盗,就是黑客。”小白介绍,2018年5月1日《快递暂行条例》实施后,泄露用户隐私的行为最高可罚款10万元。
尽管有法律约束,但泄露快递用户隐私的违法行为却屡禁不止,成为电信诈骗的帮凶。近日来,全国多地因快递积压、延误发生理赔诈骗案件。例如,3月11日,天津宝坻警方发布4起快递理赔诈骗案件,涉案金额10万余元。警方提醒,快递公司不会通过个人手机号联系理赔。一旦接到“客服人员”的理赔电话,应保持冷静,及时与快递公司官方客服和电商平台沟通。
本报记者孙毅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