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真人真事项目(ID: id:zhenshigushi1) S2/],欢迎关注和投稿。符合条件者将获得【每篇1800元至3000元】稿酬。
副业有风险。很多人直到真正决定放弃一次失败的副业经历,才意识到这一点。
近年来,一股发展副业的潮流在这个城市悄然兴起。有人由此获利,有人成为副业跑者。他们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却发现没有获得财富,反而损失了金钱。有的人得到的只是踩坑的经历或者被骗的教训——如果这也算收入的话。
副业失败的原因有多少?且看边线跑者自述:
为什么我除了正职还需要兼职?
身处IT行业,总担心过不了35岁这个优化的坎。为此,我尝试发展副业以备不时之需。
来成都之前,我在上海工作,周围都是三两个谈得来的朋友,都想发展一个副业,既能增加收入,又能实现“工作自由”。
2020年,我29岁的时候,咨询了一个开3D动画和特效工作室的朋友,了解到这个生意。他跟我说,如果他能学好,他在那边有很多资源,在家里还是可以接工作的。所以,我参加了渲染器培训班。我报了一个3个月的网络课程,花了7000块钱。然后又花了6500元新组装了一个专用桌面。
那一年,我加班很多。平时只在周末上课,学到的知识并不连贯。另外,我的正常工作与渲染器无关,平日缺乏练习和锻炼。3D行业需要大量的时间积累和实践。我发现,如果我想掌握它,我花在副业上的时间比花在主业上的时间还多。
想了想,课程一结束就决定放弃了。因为副业毕竟是副业,投入不能超过主业。
虽然投入了一些钱,但也只能安慰自己:花了一笔钱,筛选出了一份不适合自己的工作。
寻找职业道路的软件测试人员
图|新组装的桌面配置
2019年,我尝试在小区附近摆个电影摊。
当时流行“斜杠青年”这个词。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副业青年。当时身边很多朋友都有副业。一个在深圳高科技园区大型企业工作的朋友,热爱健身,有一天告诉我们,他开始尝试去健身房上课。还有一个朋友,业余爱好者,在某知识付费平台上发布自己的信息,线下给别人做简历,教求职技巧挣钱。
我也有点激动,但是工作之外,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准备教学,所以不能把课程当副业来做。
想起大学时听过的一个笑话——深圳华强北的一个程序员,下班后去摆地摊,写道:祖籍片。我觉得很有意思,也很可行,就从网上买了贴膜工具和折叠桌放在小区附近赚钱。
我兴致勃勃的放了三天,却只贴了三张膜。不是没人管,而是我充满了理想,没有意识到现实。当时不知道流行什么型号,只买了几片手机款式。所以有几个人来找我贴膜的时候,我没有相应的贴膜卖给他们。第三天,因为街边摆摊太费手机流量打发时间的挫败感和厌倦感,决定不做了。
本来一个街拍摊很小,但是经营好赚钱也不容易。
米米孙
我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因为相比以前的同学朋友,我是赚的最少的一个,所以想通过副业增加收入。
很巧,看到了小说写作的招聘。我以为我有很好的文学天赋。我认为这份兼职工作适合我。结果发现这只是“为爱发电”的副业——千字只能用5块钱,每天至少要保证8000字。有了工作就没精力完成了。最后,我放弃了。
梅豆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试图把写作作为我的副业,让自己和同事们有点不一样。
这个想法是受我关注了三年的一个微信官方账号的启发。关注了三年,觉得博主写的文章很接地气,很喜欢,相信文章写的一切。
微信官方账号除了发布文章,每个月还会举办一次写作课,经常发微博讲述写作课上学生通过写作实现自我提升、改变人生的案例。我看了,我渴望报名。
报名费699元,很贵。我是护士。我常年熬夜,一个月的夜班补贴才700块钱。因为这个,我没动。
后来我单位举办征文比赛,我得了三等奖和300元奖金。当时觉得自己或许可以在写作方面有所提升,以后或许有机会转到后勤部门。于是,我咬咬牙,交了报名费。
上了一节写作课,发现课程内容对我来说太空洞了。另外我工作忙,没怎么练习写作。自然也没有以练字为副业,让我在业内小有名气。我也算错了自己的空空闲时间。写作课刚上完不久,医院的三级复习就来了,需要准备一大堆材料。我几乎把所有的休息时间都花在了部门上,根本没时间写作。
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通过投稿赚到上课交的699元。
儿童皇帝
我唯一做过的副业是写作。
2020年下半年,我饱受公司无休止的内耗,不敢轻易辞职,总想另谋出路。当时看到一部电视剧里的女主角,靠写自己的故事出书赚钱,就随口说了一句“这样可以吗?”喜欢读书的老婆认真地回答:“是的,你的故事也适合写书,相信会帮助很多人。”从那以后,我写了十个月,一边投稿,一边优化内容。
在这投稿的半年时间里,很多编辑否定了我的工作,说我在“做白日梦”,也有编辑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写作没有成功,但也不能说失败。我不想自费出书,但我还在投稿,故事还在继续。
虽然我离出版这本书还很远,但父亲看到了我的手稿,被深深震撼了。我们也谈过几次。父子之间有很多难以启齿的话,因为我写的东西也得到了一些“对话”的机会。父亲的肯定和鼓励让我感动。
普通胖子
经营副业失败的N种方式
2021年9-10月,送外卖两个月。实际上,我做快递。外卖平台需要处理没人接的单子时,会把单子发给我这样的闪送员。
我的全职工作是北京一家公司的业务运营。每天下班后总觉得无聊,周末基本都在家躺着。那段时间我会思考一些与生活和情感相关的问题,总是无果而终,最终成为一种折磨。当时我的经济状况也不好。之前创业失败,还欠了几万块钱要还。
后来买了一辆摩托车,想着闪是个快速的副业,就决定试试——让自己出去走走,赚点钱。有一次,我在暴雨中送了几单。开车的时候,速度很快。我在雨中走过,我全身都湿透了,像掉进了河里。那时候北京已经开始变冷了。虽然天很冷,但我还是坚持去送单子。
送货期间,我一天最多能拿到120块钱。那次跑了8个多小时,100多公里。其他熟练的骑手每天可以赚几百美元。算了算,副业的时薪比正业差很多,可能是因为不熟悉道路,太遵守交通规则。
进入冬天后,北京越来越冷,我开始减少接单频率。渐渐地,我开始不再接受任何订单。几个月后,我还能收到平台的短信,提醒我好久没接单了。
其实这次副业尝试,不算成功,也不算失败,因为送餐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别的东西。有时候我会送早上的订单。当时很多订单都是情趣用品。发个单也就十几块钱,但是这么晚了还把这些需要的东西给人家,我觉得挺好的。这也是我能做的一点小小的贡献。
陶
有一段时间,我没有太多的工作要做,所以我不是很忙。无意中看到网上的兼职刷单广告,就想着去做,赚个出租车费。刷单的时候,客服先给我发了一个购买包包的链接,然后告诉我要提前付款。我犹豫了一下,有点打退堂鼓。但是客服跟我说以后会还本金,我就信了。
付了360元后,客服还说需要再点击一个链接完成购买,才能一起返还我的本金,并支付我两次开票的佣金。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我马上跟客服全家打招呼,把图片剪掉了,但是我不要我的360块钱。
记得那天下班后,我越来越生气,一路哭着回家。
果然
2020年疫情开始的时候,我是大四学生。在家无聊的时候看到很多Tik Tok的短视频教程,号称做这个的人一天赚一千多块钱。
于是,我找了一个粉丝400万左右的人,加了他的微信。把学费定在598元后,他给我发了很多视频,主要是关于如何水印和下载高清电影。一开始,我沉浸在学习技能中,乐在其中。过了两天,我找老师咨询,他因为家里有事拒绝了。过了几天,我又找到他,他说家里出事了,过几天手把手教我。在过去的十几天里,我给他发了很多消息,但他总是用各种借口。最后,我所有的学费都支付给了水漂。
后来找了一个比较“权威”的短视频专家。她的朋友圈里全是她带的学生的一些转学记录和视频“爆炸”。于是,我花了1598元,加了她的微信。后来,我被邀请加入一个有379名成员的群。每天群里都会有人讨论打鸡血,这个专家也会给我们讲解视频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从高点击率入手。
学了半个月,开始自己剪视频。剪完第一个视频,兴奋地发给师父。她给我发来语音,告诉我太长了,需要剪短。与之前的“师傅”相比,她显得严肃多了。当时高兴的不得了,觉得这钱花得值。
我把修改后的版本发给她后,她迎面给我泼了一盆冷水:“你这里剪了什么?重切。”我想和她争辩,但转念一想,不管我是否真的伤得很重,还是算了吧。现在想来,其实她当时的态度还是挺敷衍的。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应付不了这么多学生。
我亲眼看到我们组的学生人数在增加。在那里,不时有人说自己剪了几万个视频,“爆炸”了。相比之下,我剪出来的视频最多只有1809次。渐渐的,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做这件事,同时,我也快要开始准备毕业论文了。最终,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才把视频剪下来。
婴儿
我曾经卖过莆田假鞋。那是疫情爆发后的第二个月,我失去了收入,开始考虑副业。当时朋友圈有一个人卖假鞋,感觉她生意挺好的。然后在知乎上看到一些关于“无货源模式”的文章,就开始自己找厂家,在闲鱼上卖,在拼多多开店。
良心硬,脸皮薄,不好意思在朋友圈卖货。每当买家问我真假的时候,我总是尽力告诉他们这是假鞋,劝他们慎重考虑。最终没有卖出一双鞋,还因为买了一双新百伦的假鞋试穿,倒贴了200多块。
西瓜籽
我在日本出家的时候,花了一年半的时间给国内学生写各种论文。最后,我退出了这个行业,因为这个副业是一个黑灰行业,竞争激烈,给我带来了强烈的挫败感。
当时在一个学术相关的微信群里,我刷到了一个论文工作室的招聘新闻。这种广告在地域圈的学术团体中很常见:招聘校对、翻译、助教...基本上是很多人活腻了的苦差事,钱少就麻烦。
一开始我也没放在心上,最后招聘联系人自称是某行业某大佬的哥哥。我微微有些感动:这位大哥年纪轻轻就被评为正教授,我也见过他几次,一种莫名的信任油然而生。后来我让国内的同学查了一下。联系人真的是国内某985大学毕业,于是加了微信,开始了一年半的派单兼职写作生涯。
这个副业很轻松。大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作业和课程论文,只要稍微研究一下周围的资料,或者有足够的学术积累,就可以做出来。比如我只需要几个小时的工作就可以把稿子发表出来,然后就可以拿到几百到几千的稿酬,如果是高手或者博主的话可以拿到更多。
但也可能是因为入门条件太简单,这一行的竞争太吓人:同一个工作室的人会因为各种原因抢你的单子,你可能刚看过这个单子,但两秒钟之内就归别人了。这条线的圈子很小,和你抢单的人可能是你的同学、学弟甚至微信好友。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开他们,半夜接单。
在这份工作中,我必须处理一些莫名其妙的客户要求。有些客户对自己想完成的论文根本没有立场,还会提出各种外行的要求。我很容易产生挫败感,感觉真的卡住了。
另外,工作室所在的群,两端每三天就会被封一次。虽然中介或者派遣客服已经想尽办法避免,但是基本没有解决的办法。最后,稿件只能上传到某本书或其他私人办公软件中。代写非常违背学术道德,更容易让人觉得无聊、危险、违法。我非常讨厌那种感觉。所以,在春天的最后一周,我还是退出了这个圈子。放假的时候,我开始在千叶酒馆里不经意的洗碗。说实话,感觉真的很好。
黄鹤
图|拍单组截图
那些受副业之苦的人教会了我们
2018年,刚工作一年左右,存了一点钱。知道投资股票和基金可以赚钱,就在网上花了几千块钱报了基金投资训练营和股票投资训练营。我想,除了投资收益之外,多掌握一门“技能”可能会在未来给我带来多一点的收益。
但是,到现在为止,我没有把当时报班的几千块钱赚回来,还亏了一些。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我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研究和分析股市。
小春·Xi
做了几个副业摊后,我开始想,如果一个人有稳定的工作,处于事业上升期,不如先把员工的工作做好,不要本末倒置。
毕业后,我在上海工作。这座城市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流行的市场文化。不仅有很多艺术展,还有普通人可以摆摊的市场。
“地摊”去年开始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我朋友曾经在一个市场卖过自己的淡水珍珠饰品,收入还不错。我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我觉得在大工厂当女工挺无聊的。我也想去市场里试一试地摊——我想玩,想赚钱。
2021年国庆,我第一次摆摊。之前去了义乌的传统商贸城和北下渚直播小镇,看看有没有溢价比较高的商品。在选择产品的时候,我考虑了首饰和积木两种,但是想到很多人已经在卖前者,我选择了后者。
国庆假期的第三天,我开始在上海科技馆卖积木。我卖了四天,收入接近1000元。我只是交了摊位费,没卖出多少其他商品。经过总结,我发现在市场上,你卖高溢价的东西是赚不到钱的,或者你可能会因为卖不出去而赔钱,在那里人们需要的是当下可以享受的东西。另外,地摊的地址也同样重要。
我又摆了三次摊,才决定放弃这个摊。我试过彩票,也试过卖奶油胶水工艺品。其中,只有一次,我赚了500美元,没有摊位费。总的来说,由于疫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做准备,摆摊赚钱的性价比太低,我和朋友亏了点钱就选择了放弃。
图|展台
今年我也尝试做三明治卖给同事。每个三明治能赚7块钱左右,但是从制作到包装整个准备过程太耗时:我7点半下班,回到家还要折腾到凌晨12点。最后我也放弃了这个副业。
我身边有很多女性朋友,经常说想做副业,比如自媒体,炒股,炒基金等等。我是最积极的一个,我经常和他们分享我的经历。经过交流,我们发现,做小生意其实很难。副业能成功的,大多都是有资源的,否则很难成功。
可可罐
2015-2016年,在广州工作。当时上夜班,一周休三天,工资不高。生活在一线城市,消费水平相当高,当时痴迷于购物来营造过上好日子的感觉。
当时微信生意很火爆,为了赚钱,我开始考虑做这个生意。
我脸皮薄,不敢在微信号上卖东西,就花钱注册了一个小号。刚开始不知道卖什么,就在闲鱼上买了一堆号源,一个个加账号,看看他们卖的是什么,但是发现大部分号源价格太高,我卖不出去。
后来我加了卖号源的人。她卖的是原外卖单。我从她那里买了一件有耐克logo的衣服,但是去了店里发现根本没有这件衣服。我整个夏天都穿着那件衣服,然后把它扔了。
然后,我开始思考客户从哪里来。所以我加了几个说有渠道拓展的人。他们让我花钱注册一个app,说那里可以加很多陌生人,但是那些人能不能通过好友申请,就看我的演讲能力了。最后我没加几个人。
做完这一切,在用来拓展副业的小号上,把所有在微信做生意的人都加了进来,大多是代购。有的是宝妈,卖自己做的零食,面膜,牙膏。我看着他们在朋友圈晒自己的收入和买的车,突然开始有点怀疑。
后来听到一句话:“从想赚钱的人身上赚钱”。想了想,觉得做微信生意真的要靠“骗”。后来放弃了继续做微信生意做副业的想法。之后我试着在花卉市场卖花环小夜灯,只卖了一个,其他的货都落到我手里了。
直到离开广州,换了工作,我才放弃了做副业的想法,开始专心做主业。这几年,我的收入也提高了。现在每次看到网上流行的“副业赚钱”的说法,我都只是笑笑不说话。
玛克辛(f.)
我在三线城市工作。我一般都是早上九点到六点的节奏工作,生活还是挺安逸的。2020年爱上玩剧本杀,经常去玩。因为太喜欢了,所以也尝试过兼职剧本杀主持人。
剧本分淡季和旺季。最忙的时候,每个工作日晚上我会接1-3场,周末3场左右。这个工作量,我一个月能拿700到1500。
一开始,我很热情。当玩家们在热烈讨论的时候,我也觉得旁听很有意思。之后他们会和我讨论剧本,我也和一些人成了朋友。
图|剧本杀书
但是时间长了,我的热情被消磨了很多。一方面是因为熬夜太晚,身体撑不住了。我们都在晚上打开书。最晚凌晨4点才到家,第二天还要上班。另一方面,我发现有些玩家的目的并不纯粹,他们把它当成了社交领域,还有女玩家事后被顾客骚扰。我是主持人,有时候为了业绩要给客户推荐烂书,感觉挺无奈的。
断断续续,做兼职快两年了。这个我原本热爱的副业,开始让我处于内耗状态。今年,我的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希望更专注于自己的成长。因此,我决定停下来。
做这个副业让我发现,人真的可以为爱发电。同时我也看清了一个道理:副业可以不赚钱,但不能干扰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得益于这段经历,我的逻辑思维、口才、应对能力都变得更好了。
蘑菇
-结束-
本期策划|肖瑶
编辑|温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