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这一轮疫情中,最先发现的海淀区的病例一度让我困惑。我看了对方的曲子,觉得北京的其他人虽然很多,但都没出过北京。每天除了上班下班就是逛街购物,对于普通上班族来说也是一样。该病例未接触过任何可疑病例,也未去过其他地方。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被感染吗?
曾经我很关注这个病例,想知道这是什么,为什么会感染。北京疾控中心当时工作效率很高,没多久我就知道答案了。答案是这个病例没有去外地,没有确诊病例。这只是因为我收到了一个来自加拿大的快递。这个快递没有直接从加拿大到中国,也经过了美国。我们都知道加拿大的防控和美国差不多。这两个国家在政策上总能保持大体一致。已经开始寄希望于群体豁免。此外,一些无法对新冠肺炎进行免疫接种并在这场流行病中丧生的人被称为牺牲者。个人觉得很冷血。
海淀区的这个病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感染了新冠肺炎。之前,国内疾控专家提醒公众,一定要注意邮件安全。取完快递,要消毒,然后再拆。拆完之后,快递盒里面的东西要消毒。消毒后,如果想更安全,就把快递封好,放十几天,再拆。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我是半信半疑的。而且那时候我还有很多快件,攒了十几个一次性的,还在担心要多久才能消毒。但最后还是花了半个小时处理完这一切,靠理智战胜了“怕麻烦”。
现在北京办冬奥会了,邮件还能照常邮寄吗?这些外国运动员和工作人员都在北京奥运会的闭环中。他们不远万里来到北京参加比赛。他们也可能会出现,发现自己忘记带一些必要的东西,可能会有需要邮寄的情况。他们还能正常收发吗?正因如此,北京中国邮政扮演了“钢铁般可靠的邮递员”的角色。为了让大家安心。邮政一直被称为可能不快,但绝对可靠的邮递员。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在冬奥会的闭环中,邮政依然扮演着这个角色,每天对网点进行消杀,按照防疫制度对所有邮件进行消毒,保证新冠肺炎不会通过邮件进入北京,保证北京的邮件在离开北京后不会造成感染。
你说的是一段话,但是做了就需要每天坚持做下去。目前,中国邮政在北京、延庆、张家口等地设立了16个服务冬奥会的邮政营业网点。这16家网点大部分已经开始服务业务。这让很多人打消了对冬奥会邮件链接畅通的疑虑,让他们在参加奥运会的时候可以安心,不用担心与闭环之外的世界完全脱节,可以保证奥运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不禁感慨“国家队”在这里能扛得住东西。中国邮政作为快件中的“国家队”,依然是国家事务的顶梁柱。这也让我觉得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更好的对待邮政,当我觉得可以买到合适的滴滴的时候,我就要求卖家多送点邮政。因为我觉得,在目前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也有可能国家队做了最实际的工作,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