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霞
近日,网上“潢川快递声明”和“关于潢川县各快递乡镇停止投递拉货的通知”的消息被曝光,河南省潢川县乡镇网点与县城网点的矛盾被公之于众。
上述文件称,随着各快递总公司陆续向下属加盟网点派费,并加大揽收任务量,县级网点成本上升导致经营压力巨大,部分公司出现亏损。潢川县的童渊、申通、中通、百世、大云五家县级快递网点共同决定,调整各乡镇的派件费,统一到每票0.6元,从5月1日起执行。
此举引发了潢川县16家乡镇快递加盟商的抵制。潢川县各乡镇代理人一致决定,2020年4月17日零时暂停各乡镇投递业务,随后从4月17日起停止各乡镇扫码投递,投诉延误等一切罚款与各乡镇无关。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还有其他地方的加盟网点已经开始抵制总部和上级网点降低配送费。
4月19日,江西上饶市万年县中通、童渊、申通、百世、大云快递的所有乡镇网点联合发布通知,从4月20日起停止拉货。这份通知中写道,“接到县级网点通知,自5月1日起,每票配送费调整为0.6元一票,保证金2万元至4万元不等,导致我乡镇无法经营。”
“上个月,我也关了一天,然后就没关了。再滴我就不干了。”湖南一家乡镇快递代理商告诉界面新闻,从去年8月开始,当地各大快递公司的终端网点能拿到的配送费就稳定在1.2元/票左右。近日,当地中通、大云、百世、童渊、申通等进一步降低了配送费,其中中通、大云、百世降至1元/票,申通、童渊降至0.9元/票。
每个包裹都要经过不同的环节,如收集、分发、运输、投递等。,而在“三通一达”、“百世”等加盟快递公司,不同环节都是分段结算的。
甘肃一位县级快递加盟商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江浙沪的快递网点因为电商客户多,主要靠代收件赚钱。当地没有大的电商客户,只能靠交费挣钱。“今年价格战很激烈,收货网点的价格越来越低,给我们终端网点的配送费会一降再降。”
进入2020年后,快递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据多家行业媒体调查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后,义乌快递单价跌至0.8元,创历史新低。国家邮政局统计显示,3月份义乌业务量增长71.3%,单票收入3.48元,同比下降10%,环比下降22.5%。
此前界面新闻曾报道,2019年6月,日均发货量超过3万票,且均在150g以下的,义乌快递最低价格已降至1.2元。当时全国其他地区的多家终端网点告诉记者,义乌到当地的配送费已经降到0.6-0.7元。不久后,快递公司总部联手叫停价格战,并适当提高了最低配送价格。
“义乌在快递行业具有风向标意义,这可能成为如今快递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的导火索之一。”中国快递物流行业资深专家、中国快递协会原副秘书长邵分析,“坐公交车到第二站还是要2块钱,快递行业的低价竞争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现在快递行业的价格已经触及生死底线。”
邵琳认为,特许经营制度的天然缺陷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存在。以前快递网点基本能维持盈利,只是赚多少钱有区别。但在低价竞争下,相当一部分终端网点没钱赚,甚至亏损,这就容易引发冲突。
“这反映了快递行业的机制和市场规范存在问题。”在邵看来,与总部和直营转运中心相比,加盟代理的网点在分销机制中属于弱势地位。
这次是乡镇地区的末端网点率先联合抗议降低配送费,也与乡镇网点长期艰难的生存状态有关。
大部分乡镇和农村的购买力弱于城市。除了少数特色农产品产地和电商小镇,快递行业淡季长,寄递量小,收入相对较低。同时,由于距离相对较远,同一配送范围内包裹数量较少,运输成本较高,平均单件配送成本较高。
在疫情爆发的前两个月,加盟快递网点的经营已经受到影响。随着近期业务量的恢复,价格战愈演愈烈,导致上述区域加盟商对降低配送费极为不满。
这不仅考验上市快递公司的网络稳定性,也给快递公司的运营带来问题,同时也会严重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事实上,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许多特许快递公司第一季度的业务量已经受到影响。根据大云、申通、童渊等三家a股上市公司的3月份经营业绩报告,业务量同比增长,但营收下降。
数据显示,3月份,大云实现快递服务业收入24.83亿元,同比下降3.76%;业务量达到9.8亿票,同比增长25.32%。童渊快递产品收入21.43亿元,同比下降6.44%;业务量达到8.47亿票,同比增长20.36%。申通快递服务业收入达到17.44亿元,同比下降4.22%;业务量达到5.61亿票,同比增长8.54%。
此外,上述三家快递公司的单票收入都有明显下降。大云快递单票收入2.53元,同比下降23.33%。童渊快递产品单票收入2.53元,同比下降22.27%。申通快递服务单票收入3.11元,同比下降11.65%。
从整个快递行业来看,3月业务量59.84亿件,同比增长23%;单票收入11.18元,同比下降8.8%。顺丰3月份的单票收入也下降了20%以上。
增量收入和单票收入的下滑趋势也是头部快递公司竞争激烈的一大表现。
安信交通研究报告分析认为,3月份快递行业价格下降较为明显,或与头部快递企业产能恢复良好,价格竞争策略恢复市场份额有关。展望全年,快递行业竞争有望进一步加剧。长期来看,二三线快递公司的市场份额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