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坏事
发朋友圈吐槽一下
也很常见。
而是来自湖南郴州的张莉(化名)
因为我发了几个朋友吐槽
不仅收到律师和警察的警告
最后还惹上了官司。
被要求赔偿2.5万元!
到底是怎么回事?
四天朋友圈“吐槽”
陆续收到律师和警察的警告。
2018年4月,张莉在宏成贸易公司(宏成是该品牌瓷砖在嘉禾县的总经销商)购买了某品牌瓷砖装修房子,但还欠了一些钱。
2021年6月,宏成贸易公司将张莉诉至湖南嘉禾县人民法院,要求张莉支付瓷砖货款本息。但双方协商后并未达成一致。
随后,张莉连续四天在朋友圈发消息表达自己的愤怒和心情,还发布了购买瓷砖出现裂缝和破损的照片:
“做生意讲究人品。如果有问题,瓷砖店老板不管,说有厂家证明,只要钱,连利息都不给。他们家有很多瓷砖都有这个问题。这样的店谁敢买?”“态度差,人品差。”“不要让别人上当。”
她还“劝诫”了附近404名居民中的每一个人:
“邻居,以后不要去品牌瓷砖店买瓷砖了。这太坑人了。已经有好几个坑了。”“几家的瓷砖都是在他们店里买的,也是这种情况。”
张利发朋友圈的第二天,鸿程公司支付公证服务费2000元,向湖南郴州市府城公证处申请保全张莉当天在其朋友圈发布的9张照片、随笔、评论,均被破解损毁。
第三天,张莉收到了鸿程公司律师的警告,要求她停止侵犯公司的名誉。接着,张莉也收到了当地警方的警告。同日,宏程公司向湖南嘉禾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立案前进行调解,以及时阻止张莉继续发布侵犯其自有品牌瓷砖名誉的信息。
第四天,张莉接到了法院的电话,但她表示不同意调解。
法院裁定侵犯了名誉权。
内容没有证据。
法院认为,没有证据证明该品牌瓷砖的质量问题是由张莉在其朋友圈和邻居中发布的瓷砖裂缝和破损的照片和文字内容引起的。
张莉发布的相关信息肯定会被她的微信好友看到并了解。看到这些表情,必然会降低对品牌瓷砖的评价,进而降低其社会地位。因此,法院认为,张莉客观上侵犯了该品牌瓷砖的名誉权。
对此,张莉辩称,她在朋友圈发布信息只是为了发泄个人情感,并无其他意图。然而,第三天,在收到对方律师和警方的警告后,张莉继续发布不利于该品牌瓷砖声誉的信息。因此,法院认为,张莉具有贬低和损害该品牌瓷砖声誉的主观恶意。
一审终审判决,张莉需赔偿嘉禾鸿程商贸有限公司共计25000元。包括经济损失15000元(原告要求赔偿经济损失10万元,但法院认为数额过高),支付原告证据保全公证费2000元,原告聘请本案律师费用8000元。
此外,张莉需要在朋友圈发布向嘉禾鸿程商贸有限公司恢复名誉、向原告赔礼道歉的信息内容(连续30天每天发布4次),并出具书面道歉信,张贴在嘉禾鸿程商贸有限公司经营店铺内(张贴时间持续30天)。
张莉随后提出上诉,但二审维持原判。
律师:
发表没有事实的猜测或结论。
可能涉嫌侵权。
如果觉得被商家坑了,可以自由发朋友圈“吐槽”吗?如何属于正当维权?
对此,湖南瑞邦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刘明认为,有证据支持的事实描述一般属于正常公布的信息,但如果没有公布事实猜测或结论,则可能涉嫌侵权。
现在社交平台发达,哪些行为属于正常的信息发布,哪些行为可能侵犯商家的名誉权,如何正确维权?
湖南瑞邦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刘明:
维权信息的发布需要把握好尺度:
1.有证据可以核实的维权信息要如实发布,没有证据就凭空想象、捏造、跨越大的事实是违法的。
2.尽量通过向行政机关投诉或法院诉讼等法律手段维权,避免维权者通过自己不确定的其他途径变成侵权者的尴尬局面。
没有事实依据
猜测还是结论
甚至在你认为是“私人领地”的朋友圈
没有乱发!
综合:潇湘晨报(作者:陈武·幸子)、吉姆新闻
来源:新闻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