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兰天尾货市场电话(疏解持续 天兰天尾货闭店)

随着李泽大桥旁长途客运站的开发,出租客运站用地的天蓝天威商品市场正式关闭。2006年开业的天蓝天威商品市场,曾经有单店每天二三十万元的好业绩,也有被消费者质疑为“假货市场”的尴尬。12月1日下午,北京商报今日记者走访看到,有消费者前来换货遭到拒绝,市场内商家已经撤离。在离市场不远处的人行道上,也有商家搭起衣架“囤货”出售少量冬装。

收市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来到天蓝天威商品市场门口,保安已经不允许顾客进入,只允许已经撤店的商户进出。但仍有消费者在门口陆续询问是否可以进去,其中不乏办理退换货的消费者。

一位女士告诉北京商报今日记者,她买了一件毛衣,现在感觉不太对劲。她今天来换,但是找不到商家的电话,工作人员不让她进去。市场工作人员表示不能办理退换货,消费者只能自己联系商家。当被问及是否可以帮忙联系店铺时,他们也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此外,在市场不远处的人行道上,也有商家搭起衣架“囤货”,出售少量冬装。据了解,天蓝天威商品市场本应在上个月关闭,但为了有序疏散商户,满足更多消费者最后的扫货需求,市场延期了一个月。

多年从事商业企业研究的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表示,企业撤离要做到“文明封闭”,“企业要主动承担责任,对售出的商品,售后要设立相应的渠道和专人处理,即使不直接退换,也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但对于尾货市场这种曾经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商业模式,洪涛认为,北京的商业版图中应该有尾货。如果一些大商圈经营不了,可以在小区试试。“尾货店可以让北京商业形成新品和过季品相对应的商业渠道。”他说。

北京天兰天尾货市场

商家去哪里

据工作人员介绍,以前天蓝尾货商城有2000多家商户,现在都搬走了空,商户的去向“不清楚”。对于大部分商户将迁往燕郊的说法,他们表示“不了解”。据介绍,截至10月底,已有500多家商户决定搬至燕郊市场继续营业。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联系了一家卖女装的商家。她说她不会去燕郊。现在她的主要精力是寻找合适的店铺,但进展不大。正在帮商家撤店的人说,听说有商家会去燕郊,但更多的人是自己找店,不想搬去燕郊的都把库存搬到仓库了。据悉,迁入燕郊东贸国际服装城的商户,可以通过服装城提供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业务。

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认为,天蓝天威商品市场搬到燕郊,是对市场的一个考验。“如果天蓝天威商品市场能吸引北京的顾客到燕郊购物,那说明它真的是一种特色商业模式。”他说,这样的模式也可能越来越难操作。现在实体店尤其是服装店受到电商的冲击很大。另外,随着中产阶级的增加,消费的升级,尾货有多大的市场就不好说了。“天澜天威商品市场不像奥特莱斯。奥特莱斯经营名品。很多客户开车一个小时去逛街,但是天蓝天威商品市场很多产品都是积压产品,市场比较小。”

店铺装修

丽泽桥客运站在商户迁出后空门店将如何运营?丽泽桥长途汽车站工作人员今日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里会转型升级,具体经营内容不清楚,但经营服装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生意,恐怕都不会长久。丰台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刘玉曾表示,“十三五”期间,丰台区将有序推进李泽桥、新发地、木樨园所属的所有长途客运站。此前,天蓝天威商品市场的繁荣也带来了交通拥堵、人群聚集等城市问题。市场的一名工作人员说:“门前的路太窄,进出市场的车多,经常出现拥堵。”

洪涛认为,地区继续经营服装品类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他介绍,大红门、动物园、木樨园搬迁后,都准备成立服装设计中心,吸引国际品牌入驻。“这将进入一个重复和同质发展的循环,未来我们将再次面临调整和转型的问题”。

王永平认为,未来在这里经营什么样的企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板手中的资源。目前零售业处于下行通道,天蓝天威商品市场整体经营状况在搬离前一直不温不火。

天兰天尾货市场的关闭,将拉开尾货商场的序幕。据了解,年内,西南三环周边的六里桥天蓝尾货市场、万柳桥天蓝尾货市场将陆续关闭,位于木樨园的天蓝尾货鞋城也将于明年疏解。之后,五环内的八个尾货批发市场将只剩下一个尾货服装城。由于开业时属于社区市场,不是以批发为主,所以不在疏解范围内。

北京商报记者吴振兴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