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手表批发市场微信(中国最大的钟表城,不想输给时间)




八月的广州,太阳烤焦了街道,没有留下一丝秋天的痕迹。一踏上站西路的街角,还没来得及看清招牌上的字,就被人紧紧跟在后面。


“看看你的表,朋友”

“卡西欧还是不是?”

“来,跟我去地摊!”


招聘人员一眼就能看到他们的脸,不是因为他们擅长吸引客户,而是因为你可能是他们今天唯一的客人


谁也不会想到,这里曾经是中国人流量最大的手表市场——湛西手表城







以前一天有几千个订单

现在一个月有多少账单


站西路钟表市场占地近15000平方米。从1986年开始,出现了很多手表批发城,从事手表及零配件的商家不下3000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湛西的钟表销售总额已经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








现在,再次站在时钟城门口往里看,两平米左右的空摊位层层叠叠,却几乎无人值守。几个大店老板聚在一起喝功夫茶,看手机,聊天。


姗姗是手表城的一个摊贩。在二楼最深处,这是珊珊今年在旺角国际钟表城租的档口。“我是从另一个商场调过来的,因为这个摊位租金便宜。”


摊位租金从一个月四千到六千降到两千。但大部分商家都退了租约,也有人转微信接单,有单子才会回档口拿货。








“以前西站白天和晚上完全不一样。到了晚上,所有的人都出来打仗,送货,很壮观。"


珊珊回忆说,她曾经有一个摊位。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买家来来往往。拉着货物的大车不停地穿梭着,发出咔嗒咔嗒的声音。到晚上九点半,一楼的摊位依然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除了中国买家,以前钟表城还有外商,他们来这里进货,砍价,买,就像钟表界的华尔街




曾经繁华的站西路


现在谈到营业额,珊珊无奈地说:“以前一天几千单,现在一个月几单就算幸运了。”





有人在等着呢

有人在改变


2012年,老黄来到广州西表城,开始从事手表的销售和代理工作。在钟表行业打滚的那些年,他做了八年。我了解了很多手表的核心技术,也认识了很多和手表业务相关的人。








2018年,他决定回归广州西站的地摊,用积累多年的手表经验制作技术,开始线下实体线上电商模式[/S2]


老黄自己做的每一块表都倾注了他最大的心血,所有的客人都评价他“很用心,蓝宝石镜面用了200多的价格。”

广州手表批发市场


有了口碑,老黄的线上销量还是很差。




刚刚做线上电商的老黄,正在知乎寻找线上手表的运营模式。


老黄在网上需要帮助。有人建议老黄走手表定制线上路线,然后找人设计LOGO、包装、评价等各种线上运营活动。一整套电商术语把做了8年实体店的老黄搞糊涂了。


“生产技术从来不是问题,最难的是原创品牌的线上运营和销售。”





后来,老黄通过朋友学会了电商知识,在网上经营自己的原创品牌——找摄影师拍手表,积极参加某宝的各种商务活动,直接用手机拍视频检查质量...微博、知乎、Tik Tok等社交平台都能看到老黄品牌推广的留言痕迹。


虽然这些互联网操作看似粗糙,但对于从事线下实体手表生意多年的老黄来说,他的原手表品牌逐渐转型电商成功





除了老黄,作为手表城为数不多的摊主的90后老板小溪也一直在研究直播电商。她很喜欢看直播,一直希望通过直播改变自己原创品牌在手表城的冷淡生意。


“我根本不会直播这首曲子。真希望有人能带我去。”小西希望有人能转型他的电商。








钟城的告白

我很好。我迎来了一位新学生


在湛西商圈,距离钟表城几百米的大型白马服装批发城很热闹:一个不到20平米的店面,已经聚集了七八个主播,整个商场就像一个大卖场。据2020年白马服装市场统计,近五成商家已经开始直播发货




华北钟表工业总产值及增长率

来源《2021手表城行业发展报告》


与服装城相比,目前站西手表城没有直播的档口。但是手表城也面临着变化:


2020年底,广州专业批发市场转型疏解“三年行动计划”提到了湛西钟表城的转型——湛西钟表城优选自有原创钟表品牌,打造全新的钟表消费模式,以“大湾区钟表原创设计基地”为发展目标,探索发展“互联网加钟表”


这对姗姗、老黄、小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传统手表已经失去了功能性,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品牌面值、[/S2] 带来的社交属性





《2021手表城行业发展报告》提到了手表业务电商转型的几大难点。信息服务差是最大的问题——大部分手表电商在线客服无法说明手表的好坏,所有的理解和判断都是消费者主观做出的,商家处于被动劣势。此外,报告还提到市场门槛低、缺乏规范的行业标准、服务过程中手表城缺乏监管等问题也影响了商家和手表城的电商化转型。


作为中国第一手表市场,湛西手表城还有很多转型的路要走。这只东方的手表华尔街将继续在时间的海洋中驰骋。

(珊珊、老黄、小Xi为化名)


来源:我广州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