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孟勉傻博士,关注品牌、新媒体营销和商业模式创新!
还记得没有智能手机的日子吗?可能我们这一代90后都没有。
短信结尾用标点符号组合:)表示微笑,用数字符号和数字
其实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短信的传递就离不开表情符号的陪伴,表情符号在我们这个“看不见的世界”里充当着情感传递者的角色。朋友用它们来把握玩笑的尺度,恋人用它们来调情。表情符号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的交流方式,甚至超乎你的想象!当你想分享一些简单直接的想法时,简单的几个标点就可以实现;如果你想巧妙地向对方求助,或者害羞地给对方发一句俏皮话,就需要用表情符号给文字增添一些感情。
上面两张图真实的展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聊天的场景。无论是左图恋人间的嬉闹,还是右图与父母的交流,表情符号都可以弥补网络交流无法观察对方面部表情或肢体语言的缺陷,甚至可以缩短交流双方的距离。甚至有人说,没有表情符号的聊天是没有灵魂的,无聊的。
不过现在很多品牌都开始使用表情符号来提升品牌的广告效果。比如,2016年,可口可乐广告在瓶体上印制emoji和职场主题表情,在路边马路的广告中嵌入e moji;星巴克也在无形中将广告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中。每发一个表情,星巴克的痕迹就会在脑海里加深,你会觉得这个广告很有趣而不是很无聊。
在广告中使用表情符号有时会增强营销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都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时候消费者可能会认为使用表情符号会降低品牌的可信度,对品牌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也会相应降低。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困惑,企业应该在什么时候使用表情符号?什么时候不应该用表情?对于这个问题,有学者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李教授发现,与朋友或家人使用表情符号的频率远远高于与他人使用的频率。事实上,表情符号可以在认知上刺激与朋友和家人相关的温暖推断,接受者也认为表情符号的发送者具有温暖相关的人格特征,如亲和力和社交能力。但在一些职业环境下,表情符号可能是一个人缺乏自立能力的表现(比如情绪型领导似乎没有把握),因为表情符号是用来表达情绪信息的,可能会降低发送者的能力感知。所以得出结论,表情符号意味着温暖程度更高,能力程度更低。
此外,(Shirley)李教授还探讨了表情符号在两种具体场景下的应用(服务不满意和角色外服务)。在服务不满足的背景下,人的交易关系取向会被激发,使用表情符号会降低能力感知。在角色外服务的背景下,人们的公关取向会被激发,表情符号的使用会增强温暖感。学者得出的结论只是解释了营销领域的一些现象。
李教授的文章对市场营销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关系规范在消费者对使用表情符号的服务人员的社会感知关系中起调节作用,消费者使用哪些规范既受个人因素(哪些规范是自己导向的)的影响,也受情境因素(如服务不满意/员工角色外的服务)的影响。所以企业是否使用表情符号要看具体情况。营销人员在工作中使用表情符号时应该更加小心,因为它们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适得其反。
在服务不满意的情况下,消费者会关注交换关系的规范,在评价表情包发送者时会关注较低的能力。因此,在服务不满意的情况下,企业应该避免使用表情符号。比如一直喜欢用表情符号的奈雪的茶,在处理与产品质量有关的问题时,明显避免使用表情符号。
但在角色外服务的背景下,消费者在评价表情包发送者时,会更注重公关规范,更注重更高的温暖度。因此,在角色外服务的背景下,企业应该更多地使用表情符号。比如奈雪的茶,在微博平台推广时更倾向于使用表情符号。
说了这么多,你了解表情符号吗?你知道怎么用表情符号吗?让我们更正确地使用表情符号!
引用
[1]李,谢小生,陈,金伟华,&金小生(2018)。使用表情符号的服务:顾客如何解释在线服务中员工使用表情符号。消费者研究杂志。。
作者:薛艳婷
关注:孟勉傻博士,关注品牌、新媒体营销和商业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