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不可以发动图吗(朋友圈评论可发动图,微信为何“画风突变”?)

作者|石灿来源|刺猬公社(ID: ciweigongshe)

12月23日,iOS版微信再次更新,主要增加了三个新功能。

第一个功能,朋友圈动态评论区支持发表情,用户可以开始打图之战,静态图和动态图都可以。

这个功能是最令人兴奋的。“我是来收集动漫的。”“你的动画呢?”“各位,请尝试为我推出一张地图!”内容在朋友圈迅速传播,微信朋友圈评论区被被动图占领,首届朋友圈格斗大赛隆重开幕,一度登上微博、知乎热搜榜。



图片来自知乎用户@ Irving crisp

很多人都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来看待这个功能的:人们期待着,人们期待着,微信终于“要开放”了。但也有人表示担心,微信全面开放动漫评论功能后,会干扰微信朋友圈的内容生态。另一层担忧来自内容安全的角度。当图片也参与评论的时候,微信需要关注的内容就会成倍增加。

没过多久,朋友圈里就有很多人抱怨教张小龙做产品,说微信图片内存要升级。微信图片已经达到300的上限,完全不够用。在保存新图片之前,需要删除大量旧图片。

为什么微博、知乎、QQ等社交产品。没有在评论区打开动画功能被这样对待?

微博、知乎、QQ已经试水评论区的图片功能很久了,静态动态图片都可以,但是在产品功能开发上还不够克制,产品功能填充速度比微信快很多,变化很大,导致用户“加一个功能也无所谓”的弱关注心理,人们对动漫评论的期望值不高。

微信一直以内敛著称,它的标签是稳定,不低头,认真。活泼、迎合、幽默、有趣是动漫的标签。

微信给人的感觉是硬的,动漫给人的感觉是软的。微信的在线动画功能很容易在认知上造成“对比”心理,很多人都很惊讶。“一向内敛的微信居然开通了动漫评论功能?是假的吗?”

是真的。

在一定程度上,微信第一次主动迎合了大众的情感期待,而不是更新一个强大的产品功能。

第二个功能,用户可以区分微信好友的权利。那是什么意思?当你点击好友的个人主页界面时,有一个“好友权限”功能,可以屏蔽一些“书呆子”。

如果你想知道一个朋友的所有动态,你勾选选项“聊天,朋友圈,微信活动等。”;如果您只是想与这位朋友聊天,请选择“仅聊天”。从此你们就是“只聊天的朋友”。

这个功能对于一个社交软件来说是相当尴尬的。其他社交产品都在思考如何从各方面让用户更多的互动和交流;微信,思考如何让用户减少多方面的互动。

其实这背后还有另外两个逻辑:免费去中心化,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用户;减少多方信息干扰,促进用户高效沟通。

第三个功能,发消息的时候可以引用前面的内容。“参考”功能以前只能在微信PC上使用,现在也可以在手机上使用。

它利用了一个场景:和别人聊天的时候,需要重复对方的发言,需要出处引用,又不想花太多时间打字或者简单抄袭,于是引用功能就诞生了。你可以引用和评价某人的话。



途中红色方块中的灰色字体为参考部分,黑色部分为评价部分。

在微信的这次更新中,微信扫一扫功能也进行了升级。打开扫一扫功能,你会发现一个绿点,可以更准确快速的识别被拍物体。这就是微信扫一扫的“识物”功能。如果用手机摄像头瞄准某个产品,微信上会出现相关的推荐产品。

只要用“知识”功能扫描一个商品,相关商品出现后,点击一个商品,就可以跳转到对应的小程序商店购买,和手机淘宝的扫描功能一样。

它是微信小程序商业体系的新入口,看似简单,背后的链条却很复杂,涉及商品店铺、商品供应链、支付系统、AI识别技术等等。

在这个层面上,它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工具,而是微信生态中链接商品和人的新渠道,可以成为微信商业化的新路径。

根据刺猬公社的观察,微信目前已经形成了四种商业形态。

一、用户服务。微信整合了传播渠道,让用户通过便捷的传播方式实现商业传播。这个场景中的两个经典案例是微信红包和微信转账。

第二,信息流服务。朋友圈、好友观看、选择、订阅号是微信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目前微信已经开放了朋友圈三个广告的权限(即一个人一天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三个广告,之前是两个)。)加速商业化进程。2019腾讯Q2财报显示,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为人民币120亿元,同比增长28%,主要是由于广告库存和曝光量的增加,如微信朋友圈和QQ watch等产品。

三。电子商务。2013年,微信开始尝试电商。扫一扫和微信支付彻底打通了电商渠道,也奠定了微信线上生活和线下购物的基础。现在,微信已经通过小程序、微信官方账号等内部渠道到达电商路径。,形成日活用户超过11亿的电商生态。

第四,微信游戏。据界面新闻报道,8月,微信披露了微信小游戏商业化的相关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小游戏对开发者的广告总分成超过11亿。2018年全年,月流量超过1000万的小游戏广告有11个,今年上半年扩大到21个。

界面分析,小游戏正在加快商业化的步伐。但是在7000多个小游戏中,绝大多数中小团队想让月广告收入突破1000万,真的是难上加难,甚至很多都赚不到钱。

微信一直是态度开放,行为克制。这种叠加的态度来源于张小龙的良苦用心。

他在年初的微信公开课上说,“我只是想强调,我们对待用户的态度一定是一种善意的态度,而不是一种套路的态度。这种善良是一种基于理智的善良。如果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善良,我认为这是一种无知的善良。所以我认为善良本质上是一种能力。”

在生态结构上,微信崇尚去中心化逻辑,弱化中心化格局。这就是“微信赋能”的说法。用户有权关闭自己的朋友圈,有看看,摇一摇等功能,有权屏蔽一个朋友的朋友圈,和他“随便聊聊”。微信被人称道的另一个原因来自于“免费”。在微信生态中,张小龙不用金钱体系来划分等级。

但这种等级划分体现在更新的“恶搞”中:“聊天、朋友圈、微信运动等。”=VIP好友,“仅限聊天”=试用30天的好友,置顶聊天= svip上的好友,强烈提醒=蓝钻上的VIP好友,黑名单=试用到期的好友。根据朋友的重要性,意义被赋予不同的功能。



根据朋友的重要性,意义被赋予不同的功能。

朋友圈可以发动图吗

微信是好产品吗?张小龙给出了一个不确定的答案。

有一天,张小龙的一个朋友告诉他,在互联网世界里,微信是个异类。所谓异类,就是不同于其他产品。

张小龙又惊又傲。

骄傲自己与众不同,就是自己与众不同,就是优秀;令人惊讶的是,其实微信只是守住了做好产品的底线,其实是不一样的。那是因为很多产品没有把自己当产品,把用户当用户。而微信做了这两件事。

张小龙在年初的微信公开课上分享说,他想起了一位德国产品设计师Rams,他总结了好设计的十大原则,而这位设计师也曾经是苹果特别推崇的人。

想想那个原理对抗微信,会很有意思。

第一,好的产品是有创意的,一定是创新的东西;

第二,好产品有用;

第三,好产品是美的;

第四,好产品好用;

第五,好的产品很含蓄,不张扬;

第六,好的产品是诚实的;

第七,好的产品经久不衰,不会随着时间而过时;

第八,好的产品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第九,环保,不浪费任何资源;

第十,设计尽量少,或者说少即是多。



关于这次更新,很少有人会注意到文章群的转发来源也发生了变化。如果一篇文章被转发到一个群,会显示其来源于哪个微信官方账号或平台。

微信多次提升创作者在微信官方账号中的地位,这与张小龙一贯的理念有关:对于一个平台来说,好的平台自然应该鼓励更多的内容创作者创作好的内容。

这是微信践行这一理念的最新手段。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