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际美博城,号称西南最大的化妆品批发市场。
和每一个经历过辉煌和巨变的批发市场一样,成都化妆品批发市场这几年的发展也给人“不再繁荣”的感觉。
2015年底,随着成都国际美博城在新都区北商城隆重开业,176家商户从荷花池这个有着30多年历史的古老批发市场搬来了这里。新批发市场美博城位于北方商城的核心位置,它的开业意味着北方商城的格局逐渐清晰。
根据当时媒体的报道,这里将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化妆品总部集散地,对于四川化妆品行业来说,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变革和大迁徙。成都国际美博城总投资据说达到10亿元。
但据盘踞在荷花池的老批发商说,“新批发市场生意冷清,一个人都没有”。
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上午,记者从成都二环荷花池到达成都国际美博城。我看到美博城对面的马路上散落地停着三五辆面包车。五层的美博城大楼,装修得很现代。墙面上贴了很多化妆品广告,门口挂着的红灯笼宣示着这栋楼开业没多久。
当我们真正走进美博城的时候,大理石地面干净到可以反射出三三两两的店铺招牌。除了店员们似乎都坐在收银台的电脑前忙着,我们一上午都没看到几个来批发的人。
批发市场在萎缩,但不会消失。是的,作为化妆品行业的重要渠道,它的一些功能让它暂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成都国际美博城的“人”都去哪了?
那里真的没人吗?
人流少了,是不是说明没有生意了?
我不确定。
伊琳娜·卡普捷洛娃(Irina Kaptelova)是最早从荷花池搬到新批发市场的“移民户”之一。在荷花池开了20多年的店本来就有一批稳定的批发客户。2015年,面对荷花池的店铺遭遇店主大幅提高门面租金,不得不忍痛关闭一家店铺,只剩下一个小摊位。考虑到长远发展,Irina Kaptelova Na的老板在新美博城买下了自己的门面。
伊琳娜·卡普捷洛娃的老板娜娜告诉记者,虽然表面上这里人少,但实际上生意还是和以前一样,现在主要做的是对老客户的照顾:“普通客户不用亲自来进货,我们可以直接通过微信推送告诉他们我们有什么新产品。如果客户需要购买商品,我们会直接从荷花池的摊位发送,例如,一个电话或一个微信。他们一般都是换季的时候来看看当季的爆品和新品。”
成都一位资深化妆品从业者的观点与娜娜不谋而合:“从老批发市场搬到新美博城,生意不会变好也不会变坏。目前小规模的系统采购都有自己固定的供应商。毕竟大家在进货之前都是目的性比较强的,哪怕是这个行业的新手。”但同时他也承认,这几年上门购买的客流确实比往年少了很多。
由于美博城的新客户比以前少了,Irina Kaptelova 2016年的总销售额也在下降。不过,让娜娜感到欣慰的是,现在的租金不到以前的1/5,“成本降低相当于盈利”。同时,搬来的店铺使用空空间大,商品陈列松散。
Elisana自己的店铺主要展示护肤、彩妆、香氛、洗护等品类。
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博城人流量低
如果说互联网的兴起让化妆品经营者足不出户就可以批发自己喜欢的产品。那么,出门看货,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去美博城呢?
博城著名折扣店的老板给出了一些理由:“顾客有固有思维,习惯在荷花池批发。”记者确实在老批发市场的荷花池看到了另一番“繁华”景象——这里的进货、包装、快递、熙熙攘攘的人群,与美博城的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对热闹的荷花池化妆品批发市场
“上了政策的当”。名品折扣店老板无奈地说,他当时是在政府搬迁政策的引导下来到美博城的。除了老客户流失,他还需要面对新客户稀缺的窘境。原因是美博城所在地的交通设施目前还不到位。
著名折扣店的品牌主要有韩束、自然堂、迪士美等。
成都国际美博城2015年底开盘时,据说地理位置优越,未来将是地铁5号线和1号线延长线的交汇点。目前的现状是,5号线虽然在设计中,相关路段已经基本圈定,但预计2019年底全线贯通。
可想而知,美博城那些类似于伊琳娜·卡普捷洛娃和名牌折扣的批发摊位,面对新市场,要花多少时间去培养新客户。这家名牌折扣的老板很担心。如果没有新客户,就失去了开店的意义。“开店主要是为了引流”。
不过,酷炫的美博城千万不要太羡慕忙碌的荷花池同行,因为热闹总是表面的。进驻荷花池批发市场20多年的阿星化妆老板邢深有体会。戴颖在接受我们采访时透露,其零售店的销售业绩比2015年下降了18%,市场形势不容乐观。
2000年左右,为了突破店铺面积的限制,阿星化妆从荷花池内的摊位搬到了街边位置。这时候,邢才发现,地摊上放了一个月都卖不出去的专用指甲油,放到街边小店门前,很快就卖光了。
幸运的是,虽然某彩妆公司租用的店面租金不低,但店面租金成本并不是其业绩不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深层原因是,邢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导致了客户购买渠道的增加”。她表示,今年将寻求更多有特色、有卖点的爆款产品、线上热门产品和进口产品,刺激销售增长。
还好彩妆在荷花池批发市场的批发店。
无所事事或寻找乘客
人流量低,业绩下滑。是该放手,还是该尽力突破困境?
无论对于地摊批发商还是美博城本身,这都不是一个难回答的问题。
早在去年,成都国际美博城就规划了进口产品跨境电商和保税区,着力打造全球进口化妆品一站式购物平台。
但我们在美博城实地走访时发现,地上五层的商场只有两层。一楼以日化店为主,二楼多为面部彩妆品店。在没有使用的三楼和四楼,上锁的玻璃门上只贴着不同名字的红纸标识。可见“摆件”会聚集成为美博城的新业主,五楼以上基本成为堆放货物的仓库。
下到一楼,各种跨境电商的大门还历历在目。美博城一位招商负责人表示,“跨境电商”是成都市政府于2016年9月推出的综合性商品全球跨境体验,美博城一楼目前空是当时的借用场地,但并未真正使用。
传说中的跨境电商并没有真正入驻。
谈及美博城目前和未来的规划,招商负责人表示,“因为互联网的影响,现在整个化妆品批发环境都不好”,商场正在努力帮助入驻的店铺拓展新客户。去年分批次组织店下成都11个二三线城市做“地推”,活动有一定效果,每次都能成功收获10个以上的客户。目前美博城有160家店,比开业以来少了十多家。
一楼靠近门口的一些日化批发店,因为没有客流,干脆把门锁上。
在美城二楼,大部分店铺都是面部彩妆线产品。
除了美博会官方努力招商,为了让美博城热闹起来,很多入驻的店铺也在探索生存之道。
周围都是日化店和美妆店,三吉利无论是店面风格还是产品,在美博城都是独一无二的。说是批发店,更像是形象展示店,面积200-300平米,实木桌椅和仿真花束供休息,浓郁的汉风装饰和店内产品相得益彰。
店员小李说,这是今年新开的店,主要经营韩国小品牌的护肤品和面膜批发。店内陈列的韩国进口品牌共有9个,分别是爱丽Kushayi、水蓝德、施子美、DPC、L*K等。批发价也不便宜,比如一套爱丽酷莎伊洗面奶批发价大概两三百元。
“开头还不错。第一个月就完成了每个品牌3万元的批发要求。没想到突然刮起一股来自萨德尔的冷风。三四月份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差,现在连老板都在忙着开拓市场。”显然,三吉利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赶上好时机。
吉利主要经营韩国进口的小品牌。
多元化的渠道让人们获取信息更加透明,购买化妆品的方式更加便捷。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模式,但不会改变人们对时尚和个性的需求。配合渠道的变化,批发商也在这样的新旧更迭中不断前行,走向更加未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