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该公众号(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遭整治,互联网容不下这种“创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餐饮行业迎来了数字化革命。在运营层面,数字餐饮OA系统的加入,优化了门店业务统计、会员管理、点餐管理流程。在点餐和支付层面,扫码支付和在线点餐模式简化了传统的人工服务流程,但部分商家过于重视微信官方账号的在线点餐,使得整个模式陈旧。

点餐作为消费者线下用餐的重要一环,被一些商家视为收集用户信息的渠道,要求用户在点餐前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面对行业乱象,腾讯近日已亲自向开发者发出《关于自查“扫码订餐强制关注微信官方账号”问题的通知》,要求存在问题的商家及时整改。如果验证时仍出现类似问题,将限制非法微信官方账号扫码开通微信官方账号。

开发扫码点餐服务的初衷是为了提高门店的服务效率,丰富不同用户的点餐体验。现在有些商家把手段误认为目的,影响了用户的用餐体验。

扫码点餐已成必选项?

从服务形式上,扫码订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直接扫码订餐、扫码跟随微信官方账号订餐和扫码跳过微信小程序订餐。三种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种和第三种方式只是以扫码作为跳转到电子菜单的入口,而第二种方式增加了关注微信官方账号并登录的链接,通常需要填写手机号才能完成登录。

关注微信官方账号的点餐模式是最吸引消费者的,增加了他们收到“垃圾信息”的概率。关注微信官方账号,意味着如果你以后不主动拿通票,或者关闭微信官方账号设置中的“接收文章推送”选项,你以后就会收到餐厅微信官方账号的新文章推送。在这个信息推送越来越乱的时代,无疑增加了用户筛选信息的成本。




更可笑的是,如果你经常去的餐厅用扫码的方式强制关注微信官方账号点餐,你在通关的时候只能得到片刻的沉默,并且需要经过扫码、关注、稍后再次登录的过程。对于一些上班族和大学生来说,如果公司或学校附近没有太多餐厅可供选择,只能被动接受。

在笔者公司附近,一家人气餐饮连锁采用扫码的方式关注微信官方账号点餐。进入微信官方账号详情页后,发现已经有8个微信好友关注了这个账号,引流效率远高于普通微信官方账号的宣传方式。直接把去餐厅的用户转化为自己的私人流量,可谓既赚了现场用餐用户的钱,又提升了微信官方账号的关注度,尽可能的挤出用户的剩余价值。


微信官方账号里还有很多其他只能用于强制关注的服务,包括KTV手机在线点歌,药店门口的体重秤,有的甚至在大街上发口罩吸引用户关注,都是为了引流。

与其他平台的内容创作者账号相比,微信官方账号中微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订阅制”。与算法推送的内容平台不同,微信官方账号中的强订阅系统的区别在于,用户可以“主动选择自己想要订阅的账号”,只有用户可以自己接收微信官方账号消息推送,强调的是信息过滤属性。在2019年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在回忆微信官方账号的设计理念时也表示,基于订阅模式,可以防止用户被骚扰和欺骗,“自然就没有垃圾邮件”。

强订阅模式使得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天然具有很强的私域属性,也是商家培育私域流量的主要舞台。在Tech Planet的一篇报道中写道,“有一条不成文的鄙视链在业内流传:平台粉丝的价值排名为,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小红书>:哔哩哔哩>:Tik Tok >: Aauto Quicker >:知乎>:微博。”在粉丝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平台粉丝价值越高,账号运营者能收到的广告推广费就越高,这使得商家更渴望为自己的微信官方账号引流。

不仅如此,有些引流微信官方账号只是暂时的“马甲”,或者用户先关注其他微信官方账号,才能收到利益,可以引流其他微信官方账号,或者等微信官方账号粉丝数达到一定数量,再卖号。

强制商家扫码关注微信官方账号的行为不仅影响用户体验,也违背了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设计的初衷。一方面,微信官方账号由用户自主订阅变为商家强制订阅,增加了垃圾信息推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强制订阅引流容易滋生“卖号经济”,破坏微信官方账号的生态平衡。

当然,强制用户在微信官方账号扫码关注点餐,不仅会影响部分用户的用餐体验和微信官方账号的生态,还会影响整个线下的用餐氛围。强制扫码的“一轨制”也是对产品或服务老化的否定,增加了老年用户的就餐难度和成本。

在扫码点餐的冲击下,传统线下就餐模式已变味儿?

在过去的一些餐厅里,点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菜单是消费者了解餐厅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餐厅里的二维码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纸质菜单,成为用户点餐的唯一甚至是唯一的方式。

扫码点餐是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产物,但并不意味着扫码点餐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的点餐模式。对于不熟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学习微信扫码支付的成本已经够高了,现在还要学习关注微信官方账号,注册会员,在线下单,增加老年用户对互联网的抵触心理。




其实扫码点餐更适合快餐行业,提高用餐高峰期商家的订单和结算效率。普通餐厅完全没有必要照搬快餐店,提升餐厅所谓的“全数字化用餐体验”。关键是有些餐厅学会了魔术,他们提倡手机扫码下单。但是,他们结账的时候要去前台扫码付款。餐桌上的二维码只有电子菜单和费用结算提醒的功能。

另一方面,新的订购方式,包括扫码订购和机器订购,似乎正在形成一个特殊的订购判别链。在一些餐厅,即使可以通过纸质菜单点餐,但从数量上来说,纸质菜单上的菜品数量可能比扫码点的要少。折扣方面,部分扫码订餐服务还可享受专属网上订餐折扣。笔者在一家连锁炸鸡店点餐时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一进门,服务员就提醒他,扫码点餐有优惠。


菜品的数量和折扣形成的线上下单优势,吸引用户尽可能的线上下单。同时也让传统的线下订餐模式越来越没有味道。同一家餐厅同样的菜品,只是因为点单方式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对待。好像线下订餐比线上订餐低。

关注进入公众号

笔者认为扫码点餐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于一些快节奏的用餐场景,扫码点餐大大简化了用户的用餐流程,提高了餐饮资源的利用效率,是餐饮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但过于追求单一的点餐方式,只会挫伤部分用户的消费热情。就像今天,随着移动支付的逐渐普及,很多商场和连锁便利店并不强调扫码支付,只是把它作为丰富用户支付的一种方式,可以用信用卡,手机NFC虚拟卡,现金支付。




今年3月,中消协亲自发文称,仅提供“扫码点餐”侵犯消费者公平交易权,不提供现场菜单,有损消费者知情权。新技术的应用不应该成为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壁垒。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尊重不同的订购和支付方式。“双轨”(在线和离线)模式允许不同的用户有所选择。

“双轨制”发展的必要性

科技的发展给大多数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一些用户带来了新的烦恼。技术创新是为了提高效率,扫码下单和支付也不例外。遗憾的是,这一创新被一些商家误用,变成了“微信官方账号扫码关注订购”的复杂方式,不仅增加了用户的订购流程,也成为了不良商家获取用户隐私信息的主要渠道。互联网的发展不需要这些“二次创新”,这些创新也不可能在市场上大行其道。

从很多技术的发展过程来看,这些麻烦只是暂时的,就像新兴行业会出现偏差一样,行业会在向后兼容中走向成熟,以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实际需求。

“双轨制”不仅仅是指餐厅的点餐和支付场景,还将双轨制理念应用到生活中的很多产品和服务中,包括手机系统中App的老化界面、盲文、旁白、彩色滤镜等。,针对老年人、盲人、色盲等用户。

最佳科技的理念代表了科技产品和服务对不同用户的包容性。笔者认为随着AI技术的发展,未来点餐会更加枯燥,点餐只需简单点击即可完成,并支持现金、在线支付等不同支付方式。未来的纸质菜单不一定会继续存在,但是取代纸质菜单和服务员的线下服务理念会通过机器人等继续存在。要知道,科技发展的趋势是包容,而不是抛弃。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