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贺勋科技
当资本退潮,米豆的出路在哪里?在大量用户投诉的背后,米豆创始人赵世勇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米豆被资本严重抛弃。肆意的营销是否导致了“钱袋子”空?
米豆的故事将从2015年开始。从58赶集集团、高蓉资本、蓝湖资本拿了钱之后,米豆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从58赶集集团独立出来。时任58赶集集团高级副总裁赵世勇亲自挂帅,米豆迎来了第一个“亮点时刻”。
由于产品更加垂直以及当时招聘市场的现状,米豆一直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2016年3月,米豆获得广信资本股权融资;同年10月,米豆获得高启、腾讯、百度投资的B轮4000万美元融资。从那以后,米豆在资本市场上没有任何发言权。
贺勋科技曾在《揭秘米豆真面目:姚劲波弃子赵世勇的奋斗》一文中提到,自从米豆从58赶集集团独立出来后,投资方就没有了58赶集集团,而赵世勇其实是赶集网的功臣,和杨浩涌一起加入了58赶集集团,后来杨浩涌本人也已经离开了58赶集集团另起炉灶。
在2018米豆战略升级媒体见面会上,米豆兼职宣布更名为米豆招聘(以下简称“米豆”),意在拓宽业务范围,全面进军网络招聘市场。同时,赵世勇也在会上向公众“秀肌肉”:2015年11月正式成立,2016年米豆用了半年时间,做到了兼职平台领域的绝对第一。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倍,申请量增长3倍,在垂直招聘领域排名第三。
随后,米豆开始了烧钱换市场的策略。2019年4月,米豆签约岳云鹏为形象代言人,拉开了米豆的烧钱之路。随后在贝尚广深等近20个城市进行了大量投放,包括应用市场、热门app、视频网站等线上渠道,以及公交、地铁、写字楼等线下渠道。
但就目前而言,米豆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大规模营销还是未知数。毕竟米豆上一轮融资停留在2016年10月的4000万美元。与此同时,竞争对手的融资进程也没有停止。2017年9月,Lagou.com完成D轮融资1.19亿元;2019年8月,收购大街网,背靠美图集团;2019年11月,Boss直聘数亿美元E轮融资。
除了综合招聘领域,米豆原有的兼职招聘领域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完成七轮融资超1.35亿的共青团组织和完成六轮融资超2.24亿的兼职猫,都在不断蚕食米豆的“原生蛋糕”。
[/s2/]深陷投诉泥潭的平台再现“假公司”审核机制成谜[S2/]
据米豆官网介绍,截至目前,米豆的业务已覆盖多个服务行业,如餐饮、酒店、快消零售、互联网、物流快递、教育培训、会展等,并在中国近30个重点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覆盖300多个城市,用户超过7600万。
随着用户的增长,米豆的服务不达标。
5月26日,用户7460142163在黑猫投诉平台投诉称,花费3888元开通“米豆金典直通车”后,没有得到相应的服务,怀疑米豆存在严重的虚假宣传和虚假数据。5月20日,用户7457944983投诉称,米豆与米豆签订有偿服务合同后,服务差且不退款,存在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
这种情况并非独一无二。在黑猫投诉和投诉收集平台上,已经有300多条关于米豆的投诉。上述“虚假宣传”、“服务质量差”、“不退款”是投诉高发的领域。
除了招聘人员对米豆的投诉,求职者也表示他们在米豆平台上遇到过公司的虚假招聘和拖欠工资。麦琪数据显示,近期米豆APP的评论充斥着低星评论,其中大部分指向米豆虚假招聘和涉嫌出售用户信息。
这种情况在投诉平台也有体现。5月14日,用户纪女士投诉,在兼职旗下的某兼职平台工作后,商家存在欠费少债的问题,但客服无法处理。5月9日,用户陈女士投诉称,她在米豆摩拜单车做兼职后被拖欠工资。
贺勋科技注意到,除了上述问题,在对米豆的投诉中,还出现了“允许他人盗用公司信息进行注册”、“虚假认证”、“刷单”等字眼。
在经历了招聘行业乱象、传销被骗、个人信息被泄露等事件后,米豆是否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审核机制?然而,在市场竞争加剧、缺乏“输血”、肆意营销的背后,外界无法得知米豆的现金流是否充足,目前是盈利还是挣扎。此外,对于现阶段的米豆,我们应该告别野蛮生长。作为一个面向C端用户的企业,如何提高现有的口碑将是制约米豆未来发展的首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