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微商加人茄薇qu6dou(“生态杀手”加拿大一枝黄花再现!成都这些常见物种也是“不速之客”)

近日,“生态杀手”加拿大一枝黄花再现入侵河南、浙江、江西、湖南、江苏、四川、重庆、陕西等地,成都也发现了它们。

其实外来入侵植物在成都并不少见。此外还有加拿大一枝黄花、马缨丹、酢浆草、丹参、桉树等。,是成都人身边常见的外来入侵植物。相关资料显示,成都市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58种,其中明显有害的有71种。



一种高大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植物

马缨丹、苦荞麦...

这些常见的植物其实是外来入侵物种

中国生态环境部2020年发布的《2019年中国生态环境公报》显示,中国已发现660余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215种已入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此次出现在成都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被列入“第二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录”。此外,上市的马缨丹、空空心莲子草、飞机草、凤眼莲、刺苋菜、土荆芥、银莲花等。都分布在四川。

其中,空空心莲子草入侵了成都市水源保护地乔云湿地。

空空心莲子草在成都被称为“胖娃娃草”。2010年至2012年,成都市康华社区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在乔云湿地调查,发现这片湿地上的穿山甲草越来越多,不断挤压其他生物的生长空,导致当地最常见的凤仙花减少。

2013年,康华中心开始组织志愿者手工切除。一场与“胖娃娃草”的湿地争夺战打响了。经过多年的努力,到2017年,“胖娃娃草”的疯狂生长得到了有效控制。

“20多年前我们用它来喂猪。因为它占了空的庄稼,我们也处理了。”当地村民王庆宇说,“现在比以前好多了,不再到处都是。”



空空心莲子草

那么,成都到底有多少外来入侵植物呢?以下数据可以窥见一二:

◆成都有外来入侵植物158种,隶属于42科110属。据实地调查,种类最多的3个科分别是菊科(36种)、豆科(17种)和禾本科(13种),占总数的41.77%。苋菜属(8种)是种类最多的属,其次是飞蓬属(4种)。

◆成都外来入侵植物中,起源于美洲的有101种,欧洲有20种,非洲有6种,亚洲有6种,大洋洲有4种,分布于各大洲的有21种。因此,成都外来入侵植物中,美洲大陆种类最多,占63.92%。

◆根据严晓玲等人的外来入侵植物分类原则,成都市外来入侵植物中有19种为恶性入侵种(1级入侵种),其中10种来自菊科;严重入侵种32种(2级入侵),局部入侵种20种(3级入侵),一般入侵种41种(4级入侵),待观察种46种(5级入侵)。属于一至三级入侵等级的入侵种危害明显,共有71种,占44.93%。





外来入侵植物在成都(部分),一串红、桉树、虞美人、葱莲很常见。

除了植物,成都还有哪些外来入侵动物?

今年3月底4月初,四川西昌一名辅警在工作中被红火蚁咬伤脚踝。他出现了意识模糊和呼吸困难的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所幸辅警得到了及时救治,脱离了生命危险。

据悉,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原产于美国南部,是一种主要的入侵性有害生物,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定为100种危害最大的入侵物种之一。从2004年开始,红火蚁的分布范围扩大到我国很多地方,四川省、西昌、攀枝花等地均有红火蚁。今年9月,红红火蚁也出现在成都金堂。



红火蚁

除了红火蚁,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中的牛蛙和福寿螺也是成都乃至四川的常客。

目前,在四川的自然水域中,最引人注目的外来物种是福寿螺。今年6月,家住成都温江区万春镇的居民反映,成都天香路边水池的石头上有大量蜗牛卵。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科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夏季是福寿螺繁殖的高峰期,成都每年都会安排区(市)县农业部门集中处理这种外来入侵物种。

据四川省水产局渔业处处长张志英介绍,福寿螺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以食用为目的引进的,繁殖能力很强,一两年到处都是。像两河公园,可以看到周边的湿地,秧田里的水稻等。如果你仔细看,你可以看到福寿螺的粉红色卵。“可以说是泛滥了,但没有变成灾难。”张志英介绍,自身特点和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消了一些影响。



成都温江的福寿螺卵

如何防范外来入侵物种?怎么会?

《2020中国生态环境公报》显示,在中国发现的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中,有71种已经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那么,如何预防、管理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呢?

据大河报报道,今年1月20日,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外来物种入侵给出了具体防控措施。

◆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监测和预警工作

关于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措施,方案指出,以我国初步掌握的外来入侵物种为基础,在农田、渔业水域、森林、草原、湿地等区域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用3年左右时间摸清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

同时,依托空之间的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监测预警网络,在边境地区、主要入境口岸、粮食主产区、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区域设立监测站(点),重点针对重大农作物病虫害和林草外来有害生物,组织常态化监测。通过加强跨境跨区域外来物种入侵信息跟踪,构建分级管理的大数据智能分析预警平台,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规范预警信息管理和发布。

据《四川农村报》报道,今年,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召开四川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联席会议,会议强调,到2023年底,用3年左右时间摸清四川外来入侵物种发生情况,建立名录名录库和标本库,完成总结报告。

◆加强入境口岸外来物种防控

据专家介绍,这些“海外来客”主要通过三种渠道进入中国:一是空气流、水流、虫鸟自然入侵;第二,它打算被引进,例如,为观赏和饲料目的;三是无意引入,进出口贸易船舶或入境旅客是无意引入的。

显然,入境口岸已经成为外来物种入侵的重要途径。

方案指出,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入境货物、运输工具、快件、邮件、旅客行李、跨境电子商务、边民往来等渠道的检疫监管,严格处理截获的外来入侵物种,充分发挥海关反走私综合管控作用,严厉打击非法引进、携带、邮寄、走私外来物种的违法行为,有效阻断外来物种非法入境渠道。加强口岸查验设施设备,提高实验室检疫、检测和鉴定技术水平,提高海关口岸管控能力和外来入侵物种口岸检疫防线。

如何微商加人

据悉,2020年,成都海关邮局从泰国进境邮件中截获两株新鲜的芋头状植物,初步筛选出杂草种子,分离出大量活体线虫。经鉴定,杂草种子为羽叶三七,线虫为枝孢霉属和枝孢霉属。其中,野马追为菊科野马追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被列入中国入侵植物名录,属于2类严重入侵植物。



句芒种子

◆分类施策,早治小治,全力扑杀

方案明确强调加强农田、渔业水域等领域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目前,我国重点防治危害种植业生产的外来物种,如斜纹夜蛾、马铃薯甲虫、小菜蛾、红火蚁等。,并坚持分类施策、早治小治、全力扑杀,在重点区域铺设拦截带,集成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建立综合防治示范区。

同时,加强水生外来物种培育监管,推进水葫芦、福寿螺、扬子鳄等水生外来入侵物种综合治理。加强对危害农业生态环境的紫茎泽兰、豚草等外来入侵恶性杂草的综合治理,强化生物防治和生物替代,稳步开展集中灭杀。

目前,我国有关部门结合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对主要林草外来入侵物种松材线虫、美国白蛾、互花米草、薇甘菊等进行了较好的控制。并对危害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的恶性入侵杂草蒺藜、龙葵等进行综合治理。加强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物种综合管理,推进城乡绿化区外来入侵物种管理。

◆建立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机制

我国应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的识别标准、扩散规律、危害机制和损失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在关键技术研发方面,针对口岸查验、应急灭火、生物防治、生态修复等关键环节,加快快速识别、高效诱捕、生物天敌等实用技术、产品和装备的研发。,形成可复制、易推广的综合治理技术模式和成果。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有关规定,修订了《农林外来物种入侵应急预案》,完善了应急机制。修订外来物种风险分类、检测识别、调查监测、综合防控等技术标准。建立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协调机制,成立外来入侵物种防控专家委员会,加强防控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撑。

◆加强科学普及和法律政策解读

此外,结合主题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普及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知识。将外来物种入侵防控作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探索参与式、实践性教育,引导和增强青少年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七)》规定了非法引进、放流、丢弃外来入侵物种罪。

此外,中科院北京植物所副研究员余也表示,个人不随意购买、遗弃、放生、处置外来动植物,对防控外来物种入侵也有积极作用。

实习编辑向综合红星新闻大河报央视新闻四川农村日报川观新闻中新社等。

参考资料:

徐波、高新芬、屠卫国主编《成都的外来入侵植物》(科学出版社)

邓恒宁,,居,,高新芬,徐波(生物安全杂志)

(下载红星新闻,举报有奖!)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