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微信运动的人心态(“现实版徐正”到底有多可怕?)



一年来,各种婚恋问题在互联网舆论场发酵,两性对抗贯穿始终。因此,我们推出新年系列报道,希望通过三个话题继续讨论“婚姻、性别和亲密关系”。今天是最后一次。

每个人都渴望被爱,但有时候爱的名义背后是情感和精神上的虐待,尤其是情侣之间,亲密关系就像一堵墙。

很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安全感,总是试图控制另一半的生活,无法接受包括对方在内的生活失控。在的贾,她的疯狂男友就是如此。

但最终大家还是要在自由和束缚之间做出选择。



29岁,和朋友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

当时我觉得他是一个完美的伴侣,帅气又善良,很接近理想男友的样子,所以我觉得我已经超常发挥了,比如时不时的检查自己,约会的时候有没有穿他不喜欢的衣服?你说了什么不恰当的话吗?虽然这种心理让我压力倍增,但是两个人的关系还是很甜蜜的。

直到现在,我也不确定是不是我太容易屈服了,导致了后来的一系列事情。

有一次,他带我去参加一个派对。为了不让我尴尬,他尽力把我介绍给他的朋友。喝了点酒后,我开始和别人热身。

然而,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到有人对他挤眉弄眼,他的脸色立刻变了。他把我推到外面,帮我拿外套,跟我朋友说我女朋友不舒服,让他先送她回去。总是很有礼貌。

之后,我们一起去了楼下的便利店。我知道他生气了,想哄他,就买了他爱吃的零食。他还和我开了个玩笑。我们还计划这个周末邀请我们的朋友过来吃饭。

但是他回到家,关上门就开始对我大吼大叫,问我刚才聚会为什么要喝那么多,还把我从超市买的东西一个一个拿出来扔我。我看着他扭曲的表情,脑子一片空白空。骂完他,他躲在卫生间,10分钟后跑出来,抱住我,求我原谅他,解释说他只是怕失去我,所以才那样的。他口口声声说关心我,我立马心软了:我们是因为爱情走到一起的,怎么可能因为爱情失去对方?

我把这件事跟女朋友说了,她分析他可能就是这个习惯,跟性格和人品没有直接关系。当时我也觉得可以通过两个人的磨合来改变彼此的相处模式。虽然那晚发生的事让我觉得像是在看偶像剧,但我并没有太在意。

还有一次,我们在家看电视,抱怨电视节目的室内设计。我随口说了一句,前男友就是干这个的,经常出国。突然,他阴沉着脸跟我说,再听到前男友的名字就分手。

我突然陷入了自我修正的情绪。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就开始哭。

我知道我应该检讨一下自己,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是一个糟糕的伴侣,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我不知道我们还能走多久,但这种相处方式似乎很难改变。



她只是疯了。这是我和她相处一年后对她的整体印象。

现在一想起认识,就觉得是很遥远的过去。我们在一次晚宴上相遇。当时她一脸羞涩,话也不多。我加了她的微信,约会了几次,她终于成了男女朋友。

在我们认识后的一两个月里,我们没有向朋友透露,就像做贼一样,但是我和她非常享受这种亲密的关系。当时她告诉我,日本有个大作家曾经认为最好的爱情应该是私人的。不过,这半年来,身边的朋友也渐渐了解了。

在朋友圈传播狗粮的快感让人开心,但也让事情一点点改变。

一天晚上,她突然无缘无故地哭着喊着。我还记得对面走廊的感应灯在她的尖叫声中亮了起来。我问她怎么了,她说做噩梦了。安静下来后,我们一觉睡到天亮,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后来我从一个共同的朋友口中得知,那天晚上她对自己最好的朋友很不爽,说看到朋友圈里有个女生在夸我的朋友,就憋不住气了,半夜开始情绪发作。

之后我彻底关闭了朋友圈,她却开始查我的手机,说她怀疑我偷偷给她分组,还逼我打开微信运动查看我每天的步数。她会问我为什么今天上班走了一万步,昨天走了五千步。我当时也没怎么在意,以为她在乎我,就努力让她有安全感,信任我。

但是时间长了就变得可笑了。向她解释成了一种负担。有时候,我很小心地选择我的话,有时候我懒得解释。每天走完8000步后,我关闭微信运动的后台运动数据读取权限,让那天的步数永远停在8000步左右。但是有时候第二天忘记开机,下午就会被逼着问,是不是今天故意没带手机什么的,然后就会大吵一架。

被一个人监视太累了,我们还没结婚呢。

一年过去了,最近几个月几次吵架吵着要分手,但是过了不到几个小时又复合了。感觉是在折磨自己,而不是在谈恋爱。



结婚前,我妈说,夫妻俩活着,就要想好怎么过一辈子。

我出生在东北一个非常传统的家庭。我爸爸妈妈都是国企员工。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做一个独立的人,不要依赖别人,无论是生活的哪一部分,婚姻也是如此。

都说相似的人总会互相吸引,老公也想有自己空的房间,也不喜欢太黏人的关系。我们从本科开始交往。毕业后,我们在同一个城市工作。虽然我们俩工作都很忙,但是我们失去了很多异地恋的风险。工作两年后,我生日那天,他向我求婚,我答应了他。

在外人看来,我们一直是很默契的一对: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没有矛盾,没有血腥的情节,所以结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我不是没有顾虑。这样结婚是不是太草率了?但是他的真诚打动了我,我也觉得找一个可以结婚的靠谱的人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和老公都是很懂事的人,我们做了很详细的婚前协议,比如轮流陪父母过春节。今年我们一起去他家,明年还得一起去我家。他还取笑我,说我像甲方。

结婚后,我们一起去了日本。我在离东京不远的横滨租了一个小公寓住在一起。他在一家电器销售公司工作,经常加班到深夜才回家。我给他发信息问他什么时候回来,他的回复往往是这三句话:忙,你不知道我忙吗?让我们看看。

有一次,他下班,我开车到他公司楼下,拿着他最爱吃的宵夜,给他发了一条短信。他回答,我要加班。

我说,那你下来吃饭,我马上就走。

他没有回答。

我一个人回家,把宵夜放在冰箱里。第二天下班回家,在厨房水槽里发现了做宵夜的空碗。我突然觉得他就像这个家的鬼一样。

后来好几次,我都是通过判断冰箱里少了什么来判断他是不是回来了。我忍不住和他争论,但他做出让步,试图安抚我。但我知道,他已经从抱怨加班变成了一个喜欢加班的人。

这种情况持续了半年左右。过年准备回国的时候,提到了过年协议。他说今年不打算跟我回家,也没让我回他家。

我问他什么意思,他说,让他再想想,等他忙一会儿再说。

所以我问他有没有外遇。他看着我,平静地说,你想多了。

那年之后,我跟他提出了离婚。我不想待在一段感情被虐待的婚姻里。虐待不是克制或冷静。虐待是对你漠不关心,不回应你的需求。



作为一个路人模样的同志,在健身和交友app上的各种业务上努力之后,终于找到了男朋友。虽然交朋友要防止在工作中被同事发现,还要应付家人催婚,但现在回想起来,两年后再谈恋爱真的很开心。

起初,我们聊得很愉快,相处得很好。到了一个星期后,他告诉我,他想在合适的时间和我一起去美国领证。当时心里其实翻了个白眼,因为认识时间不长。这种话绝对只是听着听着,装不到心里去。在我看来,gay能长久,还是个神话。

恋爱期过得很快,出国旅游,生日互赠礼物,同居...带着“老两口”的感觉。我有意识的想把这段感情缓一缓,却发现他已经把我逼到了墙角,事情在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因为换了工作,经常需要出差,但他从来不管这些事,很多事情都是让我陪他做。周末他睡不了懒觉,还得出去逛街。爬山也是几乎每周都要做的事情。

虽然听起来很甜,但其实很痛苦。工作之外,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和他在一起。如果你周末赶着上班,他会用各种方式抱怨你不理他,人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说实话,我很累。

我真的很在乎这段感情。我尽力去包容他的所作所为。同时也默默的觉得一段感情来之不易,要珍惜彼此。

直到有一次,我看到他在我面前刷交友app。

基本上他一天贴一次。我想和他交流,因为这会困扰我。但最后,我没有向他解释。而是每天看他主页上的情侣数量,每天增加一对。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他没有回避,我也装作没看见。

我们也吵过很多次。我们冷战了很久,后来我让步了,道歉了。这也是我不想和他聊app问题的原因。我不想再添麻烦了。我害怕分手,害怕一个人回到原来的时光。

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关系就像一架飞机,迅速进入巡航模式,然后急速下降,却始终没有降落,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结束。他一直对“喜欢你”这个词有所保留,对爱的表达也不回应,让人很困惑很恼火。

我几次暗示我想分手。他反而问我是不是喜欢上别人了,还指责我是花花公子。

爱情并没有让我幸福,反而让我觉得自己濒临崩溃。

最丑陋的亲密关系虐待

亲密关系中的情感虐待应该是所有情感关系中最常见也是最难的虐待形式。比起身体上的暴力,很多情感上的虐待可能会让人在心理上承受更多的痛苦。

通常吵架甚至分手都不算是感情虐待。真正的虐,很多人很难发现。可能隐藏在很多日常行为中,比如试图控制另一半的行为和心理企图。

身体虐待和精神虐待的唯一区别是,精神虐待的实施者很少使用暴力等身体形式来造成伤害。相反,他们喜欢把情绪和言语作为自己的武器,喜欢把对方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以此来获得安全感,认为这样可以获得交往的主动权。

心理咨询师安德里亚·马修斯(Andrea Mathews)认为,情感虐待主要有以下明显现象:

1.经常口头批评、讽刺、控制、指挥他人行为;

2.极度限制情感表达,拒绝交流;

3.把性行为和善意情感的表达当作一种回报和报酬来换取利益;

关闭微信运动

4.拒绝接受自己在感情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

5.将受害者与朋友和家人隔离开来。

有专家认为,情感虐待甚至会造成双向伤害,施虐者表面获得快感,但随后越陷越深,受害者更难摆脱。一旦摆脱,他们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心理创伤修复。

但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无法摆脱一些病态的关系,甚至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种虐待正在发生,以为都是自己的错。

处理好这段感情的第一步就是要承认它的存在,然后不要幻想你能改变对方和你的生活,尽量和对方划清界限,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享受每一段健康的感情。

保护受访者的隐私

这篇论文涉及一些个人信息。

编辑:乔纳斯

封面:海湾湾

万元以上的羽绒服有什么好的?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