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出席联组会听取意见建议。
时间:3月6日下午
日程安排:***总书记看望出席全国政协会议的农业、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委员。
“你是怎么成为群主的?”总书记***笑着问坐在对面的王静委员。
王静,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CPPCC全国政协委员,“乡村振兴读书小组”组长。
“群众推荐,因为他们是积极分子。”清亮的声音回答道。
群里经常聊的话题就是“吃”。这一次,她演讲的话题也与“食品”有关:“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石”。
***总书记一边听一边记笔记。
为农邦本,本古邦宁。近年来,总书记经常告诫和警告:“我们不能对粮食安全有丝毫放松。”
一组数据:经过努力,中国用世界9%的耕地和世界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从今天吃不饱饭的4亿人,到今天超过14亿人对“谁来养活中国”这个问题有了强有力的答案。
“谁来养活中国?中国要靠自力更生养活自己!”总书记语气铿锵。
居安思危,居安思危。粮食安全是关系国民经济的大账本,是国家安全的大战略。
“粮食安全是‘最大的国家’。万事长,吃饭重要。民以食为天。”***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我反复强调,粮食多一点或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一个战略问题。中国之所以能实现社会稳定、人民安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手里有饭吃,心里不慌。”
看着广袤的粮田,有一些令人心碎的现象。总书记铭记在心。这一次,一个接一个,他神情凝重。
“责任一定要挑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光顾着挣钱,把菜篮子、米袋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市场。”总书记明确告诫,决不能让工业化变成没有粮食!
“我们必须保持自主权,确保自给率可控。”有人说,世界上有的是货,不如买一种。”说得很轻。现在,这片土地上没有大豆、玉米和棉花。国际市场不好的时候,我们再种。不容易啊!三五年能转过来吗?”
击鼓锤,震耳欲聋!
“有的地方在耕地占补平衡上弄虚作假,搞‘狸猫换太子’”;有些地方自以为有绿化的“御剑”。如果没有湖,他们不得不占用肥沃的土地,挖一个湖。有人认为不需要18亿亩那么多,只要提高科技水平就行。“站着说话容易!如何做到毫无保留?肯定有非常大的安全系数。这是‘国家的伟人’!”“采取‘长牙’的硬措施”...
18亿亩耕地是关系到国家命脉的红线、战略底线、安全线。
***总书记在谈到耕地保护时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脉,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东折腾西折腾,18亿亩耕地红线怎么保,14亿多人口的饭碗怎么稳?”“农田是农田,农田必须是良田。不允许任何人更改或篡改耕地保护,‘小贩田心不疼’。”
从陕北高原的农村走出来,我知道今天来之不易。总书记回忆起自己勒紧裤腰带的苦日子。“像我们这样的大国,绝对要靠自己。要么我们在困难的时候搞“双循环”,要么在正常时期,“双循环”也是最稳定可靠的经济布局。一定要有底线思维,不忘危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路,对于悬崖村的村民来说,是奇迹,是希望。
四川省民政厅的易希达瓦委员带来了悬崖村的新消息。***总书记仔细研究了他拿起的两张照片。一个是摇摇欲坠的藤梯,挂在过去陡峭的悬崖上;另一方面,如今的钢梯直插云霄,村民们步履稳健。
“乡亲们都下来了吗?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住山下?”
一大娃大声回答,动了一部分,留了一部分。村里旅游业发展起来了,日子越来越好。
短短几年甚至更久,沧桑巨变。
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当***总书记谈到关于悬崖村的新闻报道时,一句话传遍了高山峡谷:“看着村民们的出行状态,我感到很担心。”
道路是一个缩影,是脱贫奔小康时代变迁的鲜明印记。
依达瓦动情地说:“彝族同胞载歌载舞,‘共产党瓦吉瓦,***卡沙夏!’"
在大凉山考察,村民们唱着歌,送总书记一趟又一趟。我清楚地记得过去。
“对于有需要的人,我们要特别关注、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富裕但不平衡、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就是社会主义。”
一位委员接着谈到共同富裕话题中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说“共同富裕既要物质方面,也要精神方面。”
总书记***点头表示赞同。他强调,乡村振兴不仅要注重经济发展,还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这些事情必须正常化。民生无小事,枝叶常牵挂。”总书记郑重指出。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人民日报(ID: rmrbwx),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