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孟、)在公募基金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部分基民的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不断变化,导致不同类型基金的管理规模发生变化。7月21日,田弘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以下简称“田弘余额宝”)发布二季度报告。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该产品规模较一季度末下降近两成,创近五年来新低。有业内人士分析,货基管理规模的下降可能与权益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化有关。
随着公募基金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类基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注意到,2020年9月以来,货币市场基金规模持续上升。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货币市场基金最新规模约为9.6万亿元,同比增长13.91%。然而,在货币市场整体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田弘余额宝的管理规模却一直在萎缩。
随着公募二季报的密集披露,目前市场上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田弘余额宝的最新规模也浮出水面。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田弘余额宝最新规模为7808.09亿元,环比下降19.7%。值得一提的是,这也创下了田弘余额宝自2016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新低。
事实上,这并不是田弘余额宝第一次出现管理规模下滑。在过去的一年中,该产品的规模经历了数次下滑。数据显示,2020年四季度末,田弘余额宝规模分别为1.26万亿元、1.22万亿元、1.19万亿元和1.2万亿元。不难看出,除了2020年第四季度末略有上升外,其余时间其规模均环比下降。此外,今日北京商报记者还注意到,今年一季度末,田弘余额宝规模为9724.15亿元,这是自2017年一季度以来,其规模首次跌破万亿元。
鉴于田弘余额宝规模不断下滑,今日北京商报记者发表了对田弘基金的采访。田弘基金表示,2021年二季度,田弘基金通过与平台导流的方式,主动缩减了田弘余额宝的规模。田弘余额宝本季度运行平稳,主动缩减余额宝规模与基金的运营风险无关。田弘余额宝的下跌不会影响基金的管理和平稳运行。与此同时,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注意到,今年4月,央行也曾发文要求相关平台控制重要基金产品的流动性风险,主动降低余额宝余额。
值得一提的是,田弘余额宝自2013年5月成立以来一直由王登峰管理。今年6月,田弘基金新增刘颖和王长军两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这款产品。对于年内市场环境的表现,上述基金经理在田弘余额宝二季报中回忆道,“今年以来,国民经济总体上继续稳步复苏,但二季度经济势头适度放缓,经济增长不均衡。与此同时,全球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宏观政策继续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经济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债券市场受益于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充裕的流动性,利率呈小幅下行趋势”。
此外,该基金管理人在季报中提到,二季度期间,田弘余额宝保持了较高的流动性资产比例,充分保障了流动性需求,并根据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对到期资产进行了优化配置,资产再配置主要包括同业存款、同业存单、逆回购和信用债。
虽然近年来田弘余额宝的管理规模不断下滑,但目前仍稳坐规模第一的“宝座”。根据已披露的二季报数据,目前,田弘余额宝的管理规模仍居全市场第一,并远超目前排名第二的易方达理财货币A。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易方达理财货币A规模为2326.5亿元,较一季度末也下降了近17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田弘余额宝和易方达易方达货币A的管理规模分别位居全市场前两位。
除了以上因素,还有哪些原因可能导致货基规模下降?财经评论员郭世亮今日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货币基金的赎回压力可能与投资者加大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以及客户的风险偏好等因素有关。此外,货基规模的下滑也可能与市场环境有关,尤其是全球宽松的货币环境。同时,随着居民储蓄投资转型的加快,投资者从货币基金向权益类资产转型的需求可能会越来越强烈,未来向权益类资产靠拢的速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