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花絮是什么意思啊(什么是“角儿”?跟人民在一起才叫“角儿”)

日前,豫剧大师、梅花奖获得者常香玉的弟子汪荃珍作为嘉宾来津参加节目录制。在录制间隙,记者采访了汪荃珍,与她聊起了与老师常翔宇的点点滴滴,以及戏曲传承的实践。

1984年,汪荃珍师从常翔宇。在学美术的日子里,她对老师们感受最深的是严谨、负责、敬业。那时候常翔宇已经60多岁了。由于身体原因,他只在《红娘》中扮演了老太太的角色。老太太的戏份很少,但常香玉还是提前几个小时去剧场化妆,上台前还要反复检查着装,生怕出一点纰漏。年轻的汪荃珍不理解老师的“真实”。后来经过老师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她明白了老师的想法:“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只有台下的努力和处处的用心积累,才能推动舞台上那一分钟的精彩呈现,给观众带来美的艺术享受。”

汪荃珍说老师总是把听众放在心上。八九十年代,常翔宇带着大家到处演出。剧场演出一结束,她就把几个年轻演员领到厨房。你在做什么?为厨师唱歌剧。因为师傅们忙着买菜做饭,没有机会去剧场,所以常香玉说一定要为那些为演员服务的人唱歌。有一次晚上,演员们演完戏回住处的时候,一群粉丝默默跟着常香玉,后来忍不住说:“我们没买到票,没看到你的戏。你能为我们唱首歌吗?”常翔宇一言不发,开始唱歌。

花絮是什么意思啊

“什么是‘角落’?跟人民在一起,这真叫‘大角’!”汪荃珍怀着钦佩的心情回忆往事。“老师听到看到了观众的声音和诉求,然后尽其所能回馈给大家。她那种‘戏大于天’的精神,她那种谦逊诚恳的态度,都是我们后人要学习和继承的。”

以老师为榜样,汪荃珍心中有听众。去年,她参加了一个网络直播。当时,许多网民说,他们希望汪荃珍也能上网。她突然觉得这是时代和观众的需要。而且互联网的传播,新媒体的新玩法,可以让更多的戏迷欣赏戏曲,让不懂戏曲的人感受戏曲之美。于是,汪荃珍马上开通了一个短视频账号。段的唱功,化妆过程,拍摄花絮...她发布的视频内容丰富,很快吸引了30万“粉丝”的关注。

汪荃珍没有忘记在舞台上与观众见面。前不久,团队下乡演出。在广阔的农村广场上,她站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唱《轿子》,台下挤满了村民。她真诚地说:“戏曲演员最终都会倒在舞台上,这才是本质。”

来源:天津日报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