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题:2021年,“加减乘除”点亮生活
新华社记者
高铁更畅通,环境更多彩更绿色,科技创新“飞进大海”,居民“跑零次”.....回望2021年,看“加减乘除”如何落笔,点亮我们的生活。
“增加”民生幸福的速度
12月10日,赣深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时速350公里。老区与特区“牵手”,崎岖之路变成了通途。
紧邻赣深高铁龙南东站的里仁镇正贵村,近年来引进社会资本1000多万元,培育农村住宅集群,盘活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带动约150名村民就业。
“我们的游客大多来自广州和深圳,节假日平均入住率超过80%。高铁开通后,我们对发展民宿行业更有信心,敢于开更多分店。”酒店负责人钟美珍说。
铁路内外,加快交通互联互通、民生共享;南来北往,奔向幸福生活,走个不停。
2021年初,一部名为《宁敏小镇》的电视剧冲上热搜,也让宁夏银川市永宁县宁敏镇进入公众视野。48岁的张鹏飞住在宁敏,他说,通过种植葡萄,周围的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村民也买了车。
目前,宁敏在巩固扶贫成果的同时,正朝着乡村振兴的新目标阔步前进。今年7月,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开发综合试验区正式成立,宁敏占试验区核心面积的87%。千亩葡萄藤,塞满了孩子们用手“酿造”的甜蜜。
今年,我们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让人们感受到更多更公平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加”速:
加快保障房建设,升级医保目录,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0多万人,“争取多吃饭”,迎接丰收年...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会更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绿色发展的“减号”
候鸟的冬天到了。在江西鄱阳湖,全球98%以上的白鹤都来这里“过冬”。在山东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成片的浅滩上覆盖着像雪一样的芦苇,成群的候鸟惬意地漫步。
“水是湿地的生命。有水,有鱼,有鱼,有鸟。”保护区1200管理站站长王说,多年持续供水有效遏制了湿地退化,生态得到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稳步增长。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举行。青海等地光伏项目写“减碳实践”,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持续聚焦...今年,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有益的“减法”不断涌现。
“吃的是废钢,吐出来的也没事。”在石家庄井陉矿区河钢集团石钢公司新区,短流程炼钢力求从源头减排。齿轮钢、轴承钢、弹簧钢等精品钢材成为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吨钢综合能耗下降62%,颗粒物、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75%。
在长庆油田H9平台,听不到轰鸣声,闻不到石油味,看不到“大火炬”。原来这里的钻机都已经实现了“电代油”,换成了电驱动钻机。原油开采伴生的天然气也被收集后送往长庆油田第十二采油厂轻烃和混烃处理站进行处理,最终成为轻油和液化气。
减少污染和碳,从而减少和促进增长。“还原”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得到”水更清、草更绿、天更蓝。
利用技术创新
“田文一号”登陆火星,“第9-2章”量子计算样机问世,“奋斗者”已完成21次万米深潜...这是科技创新“顺势而为”的一年。
1-10月,全国发明专利授权58.3万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增长13.6%。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12位。
创新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一刻钟可充80%,这是浙江宁波盛骏电子有限公司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慢、跑得短的痛点研发的“黑科技”。公司的DC转电压转换器实现了新能源汽车的高压快充,缓解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时的“里程焦虑”。
推广了一批育种科研新成果,不断丰富消费者的“舌尖体验”。“中国能种榴莲吗?”2021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展出的榴莲新品种让观众好奇。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水果研究所开展了优质榴莲品种资源引进和区域种植适应性评价,筛选出3个榴莲品种,在三亚市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种植2.5万亩。
“从明年开始,榴莲将陆续大规模结果,届时消费者将能品尝到‘国产榴莲’。”该研究所所长冯说。
2021年,“乘风破浪”,推动科技高度自立自强,不仅为创新中国赋能,也为美好未来获得动力。
"为了企业的便利和利益除外
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区张庄村香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新华,今年1月获得农民副高级农艺师称号,他还是“副教授”。今年将紧盯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解除“人”的后顾之忧,等等。
11月1日,户籍地为四川省的2岁小孩小林在重庆市南岸区公安分局土山派出所办理居民身份证。这是重庆市首例非重庆籍居民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的案例。
看似小菜一碟,打通的是群众的“心结”。对于体制机制障碍的“划分”,我们往往在细节中见真章。
以农民住房建设、城市机动车违章治理等17项群众服务事项的痛点难点为切入点,将跨部门、跨专业、跨层级的县乡联合办公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办理机制,帮助居民“最多跑一次”甚至“零次”。浙江衢州探索出“县乡一体、条条块结合”的改革模式,有效解决了基层治理中的老大难问题。
简政放权,降低税费,加快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造福百姓和企业。今年,我们帮助老百姓解决了“燃眉之急”,让企业“压力更小,信心更足”...“淘汰”的效果在不断显现。
远远望去,2021年的“加减乘除”已经交了;展望明天,新的一页将成就新的辉煌。(记者胡、郭宝江、余显红、颜、吴、李萍、邵鲁文)